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文化迻译中,译者对砖雕文化中的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互文性的正确识别、阐释和转换是实现内互文和外互文视域融合的重要因素,也是确保翻译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互文理论为跨文化英语译介亳州花戏楼砖雕文化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亳州花戏楼融北"晋"建筑风格与南"徽"砖雕艺术于一体,成为古代建筑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文章探讨砖雕所蕴含的传统文化,从而增加花戏楼的艺术魅力,对现代文明也具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3.
雅各布森从符号学的观点出发,将翻译与语言学相结合,提出了语言符号观、语言强制性范畴以及翻译对等理论,并在符号学的基础上把翻译分成了三大类:语内、语际及符际翻译。本文以雅各布森翻译理论为指导,指出《论语》英译过程首先要充分发挥语言符号的解释力,在弄准语内翻译的基础上注重其整体信息的传递。该理论在扩展翻译领域、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以及提高翻译质量方面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亳州山陕会馆位于亳州北关的大地桥南端,始建于顺治十五年(公元1656年),因大帝庙本是一座戏台,又因其上面雕刻彩绘绚丽夺目,民间俗称为"花戏楼"。主要论述了花戏楼建筑装饰艺术中的砖雕、木雕、彩画等民间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5.
英汉翻译除了反应语句的直观意思之外,还要做到语义内涵、文化信息等方面的传达,因而文化转换关乎着英汉翻译的质量水平,论文通过对语内翻译和语际翻译分析,探讨对语内翻译和语际翻译的必要性和转换研究,以实现无缝衔接,使英汉翻译达到更高的一个水准。  相似文献   

6.
亳州花戏楼又名山陕会馆,在建筑布局、整体设计及装饰艺术上,都堪称中国古代建筑的杰作,其砖雕更是中国砖雕艺术历经几千年演变的巅峰之作。看似不经意的砖雕作品拼合,实则为设计者精心组合,力求在有限的空间内,彰显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  相似文献   

7.
从文化的角度审视语际翻译是翻译领域的一个新视野。本文从表达习惯、习语、情感联想及文学意义等方面分析了语际翻译中的文化因素问题,强调文化意识在翻译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建筑艺术文化的翻译是中国文化向西方文化的传播输出。它的翻译既包括一种语言内不同变体间的转换,语言与艺术形式的符号解读、转换,还包括不同语言之间的"语际转换"和重建。"语内解码"的过程是分析艺术作品"形"与"质"的关系,解读古建筑艺术的文化内涵和特质;"语际转换"则是译者对于译品(古建筑艺术)从源语到目的语的"深度翻译"。  相似文献   

9.
狭窄的翻译定义既不利于赢得译者的自我认同,也无益处于引发外界的认同与对翻译真正社会价值作用的挖掘与揭示。在采取广泛翻译定义范畴和雅各布森符号学翻译活动类型划分的基础上,以《哈利·波特》系列为例,阐释作品译介的形式与展现出的新特征。分析表明,广泛范畴翻译定义下,翻译的内涵与内部核心元素均被重新定义,内涵逐步扩大与深化;语内、语际、符际三种翻译形式独立广泛存在且频繁相互作用,相互融合与促进;翻译起到了比起普通认知更大的多产业连接作用、满足读者需求的传递作用和促进全球合作的生产力作用。  相似文献   

10.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又是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本文从文化与语言、翻译的关系入手,认为翻译是一种以跨文化交际为目的的语际转换过程,其关注的焦点是源语和目的语之间意义的对应转换。虽然不同文化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诸多差异,但这些文化屏障大多是可以跨越的,并就此提出了相应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1.
文化有其不同的特性,是谓文化特性或文化个性。文化特性会给语际交流与翻译造成障碍和困难。本文对文化特性给翻译造成的困难作了较充分的阐述与揭示.探讨了翻译文化特竽词语应遵守的原则和方法,并举例分析了翻译中如何越过字面含义去寻求文化上相应的表达以传达原语富含文化特性词语中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2.
牟立群 《文教资料》2009,(27):50-52
跨文化图像翻译属于符际翻译的一种,其翻译步骤包括解构(decoding)、分析(analysis)、重构(manip-ulation)、转语(transposition)和修正(revising).跨文化图像翻译过程中的信息走失量相较于语内翻译与语际翻译来说是最大的.跨文化图像翻译的信息走失分为有意识的走失和无意识的走失.针对在解构及转语两个阶段所产生的无意识的走失,从图像学及心理学角度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3.
亳州花戏楼是典型的明清时期徽派建筑,其建筑结构和造型反映了亳州发展的历史文化。它在绘画、建筑、雕塑等方面具有珍贵的价值。随着亳州经济的发展,花戏楼成为亳州文化的代表,但又因为亳州经济发展的局限性,花戏楼并不为人们所熟知。亳州花戏楼的建筑形式美研究首先阐述花戏楼的历史概况;其次论述花戏楼的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最后对亳州花戏楼的艺术形式美进行探究。对今后亳州花戏楼的建筑形式美研究提出更好的借鉴,让更多的人目睹它的风采。  相似文献   

14.
翻译中对文化因素的处理一般有两种方法忠实于源语文化的"语义翻译"和适应目的语文化的"交际翻译".本文根据翻译的不同目的,探讨了分别适合于两种译法的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15.
在翻译中如何将源语中的文化信息传达到译语中,以便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现代语言学的成就为语际间的文化阐释提供了诸多理论原则.本文借助符号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的观点说明翻译中处理文化信息的原则和相关技巧.  相似文献   

16.
电影是最具影响力的跨文化传播途径,是沟通语言和文化的桥梁,电影文本的翻译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同国度、民族之间独特文化因素的译介和传播。与其他文本的翻译不同,电影字幕翻译对语言的逻辑性、感染力和艺术性等有更高要求,异化策略和归化策略便是跨文化因素电影字幕翻译中常用的策略,应根据具体情况,恰当运用这两种翻译策略,力求使源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实现成功对接,使观众顺畅观看和正确理解影片的源文化内涵,实现成功的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7.
论“亳文化”译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译介学理论基础上,突破传统语码转换式的翻译方法,对"亳文化"旅游资源及其所承载的文化内涵进行系统译介,突出地域文化所承载的精神内涵,将会为亳州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和有效传播打下坚实的基础。系统论证"亳文化"译介与传播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也为"亳文化"译介与传播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8.
本科阶段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中的文化翻译的内容导入,应该遵循由浅到深,由低到高的原则。内容应包括语言对比翻译与文化对比翻译两大部分;其中语言对比翻译又包括词法对比翻译、句法对比翻译、语篇对比翻译三大分块。在翻译教学中通过系统的文化翻译的传授,教会学生从文化研究的大语境下来考察翻译,即对各民族间的文化以及语言的"表层"与"深层"结构的共性和个性进行研究,懂得英汉文化的差异及其语言表达上的不同,提高翻译能力与实际交流能力。  相似文献   

19.
美国学者雅各布森开创了从符号学角度分析翻译的先河,给翻译研究者们带来了新的角度和方法.符号学把解释和操作非语言因素也纳入了翻译研究的范畴.基于此,利用雅各布森的翻译观来解读影视字幕翻译,证明影视字幕翻译中各种因素的制约决定了译者对目的语符号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翻译所要遵循的原则在理论界出现了许多观点,但都是基于传统的翻译原则——"信、达、雅"展开的,其中,"信"是最基本的但也是最难把握的一条原则。它是指在各种翻译活动中(包括语内翻译、语际翻译和符际翻译),应从"忠实"这个角度出发,力求寻找在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下最佳的翻译方法。文化对等意指翻译过程中注重文化的差异,尽量再现原文所要表达的意图、思想感情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