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赏析人言孔圣为生而知之者。孔子曾有言: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然孔子亦曾自谓: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相似文献   

2.
太极拳形神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志远 《武当》2003,(10):18-20
身心之在,古哲谓之形神。《练功秘笈》曰:“有形谓之形,无形谓之气,运有形与无形而会之谓之神。”哲者又云:“形者有为之功,神者无为之德。”古人又云:“灵明知觉之谓神”。清玄散人曰:“神者,变化(阴阳)不测之为神,昭感应化者为神,出乎意料者为神,不由思虑智慧而得者为神,拳技武艺运用自如,依随自然,不凭思虑所出而制胜者为神。”  相似文献   

3.
程清远 《武当》2005,(8):12-12
太极拳全在“自然”二字,不得“自然”之理之法,穷终生难有所成,而今世人所学所练。与“自然”之道背道而驰,根本不知“自然”为何物,行拳走架、推手、实战,全凭心中横气用事,哪里得半点“自然”之妙用?“自然”者,去后天返先天也。一个“去”字道尽天机,“去”心中三横气,“去”后天之拙力,通过一定之规矩将后天作为统统抛弃,越多越近乎先天。拳谚有云:打拳如走路。走路之时,无任何强求,迈腿便走,无丝毫牵  相似文献   

4.
胡孚琛 《武当》2010,(7):48-49
一、取坎填离术。内丹学认为,后天的坎离二卦是由先天的乾坤二卦中间的阴阳两爻互换位置造成的。《渔庄录》云:“先天八卦,乾南坤北。因男女交媾之后,乾体破而为离,坤体实而为坎。故后天八卦,谓离南坎北,盖以离代乾,坎代坤也。”内丹学要从后天返回先天,变离为乾,变坎为坤。丹功修炼则要求将坎卦中的阳爻再抽回来,填入离卦中阴爻的位置上,  相似文献   

5.
我认为中国乒乓球的文化密码其“深”。谓“深刻”也,每次重温其“广”,谓“广褒”也,每番研习其“清”,谓“清澈”也,每度叩问可以用马光泓的“泓”字概括:深、广、清。必迭获新解:必再有领悟:必高山仰止。  相似文献   

6.
徐达东 《中华武术》2004,(11):57-57
“武玄醉八仙”原名“易道搏技”,又叫“醉道”或“醉八仙”,其产生的确切年代已无从可考,其雏形“修道”大致产生在先秦,汉朝既已形成完整体系。其出处目前仅有的文字记载是生卒年代已不可考、道号“真阳子”的前辈所著的《修真正义》。该文说:“昔太祖修道于上京,入悠然恬淡之境,出痴疯飘逸之形。爰弟子视之谓日:师或醉焉?师日:斯道之真象也,其示与貌,其出于质,夫今汝醉然,或以是名乎?爰此名之初成乃《醉道》也。”  相似文献   

7.
张方 《精武》2009,(12):52-52
气与“炁”者不同,始见于崔希范的《入药镜》,崔希范乃唐朝丹道大家,号至一真人,《入药镜》在内丹学上有至尊经典的地位,吕洞宾、张伯瑞、王重阳等的丹道思想均受其影响。《入药镜》开篇四句日:“先天炁,后天气,得之者,常似醉。”由此而将先天与后天划出了泾渭。  相似文献   

8.
一、WKB训练引入学校体育的背景 W(Wisdom-智慧)K(Kind.heartedness-仁爱)B(Brave-勇敢)的基本含义就是团结精神:“w”就是“智”指“目标导向,快速反映,智者无敌”。“K”就是“仁”指“互动关爱,群策群智.仁者无敌”。“B”就是“勇”指“超越自我.永不服输,勇者无敌”。通过WKB训练。参与者能在如下方面有显著的提高:学会一种精神.一种团队协作的精神,离开了团队的力量就无法到达我们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孔德 《武当》2012,(3):53-54
第十四章视之不见名日夷,听之不闻名日希,抟之不得名目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恍惚。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名道纪。【释解】本章是老子在讲参同式地修道体验和感悟。修道是以后天返先天的生命修为过程。什么叫以后天返先天?就是将后天具有的感知思维一概不用,一任先天的本能发挥作用。这种状况类似于胎  相似文献   

10.
杨群力  时保平 《武当》2013,(3):29-31
七、性命双修(一)“性命双修”是武当拳功的主题,是仙道重生、长生久视、得道成仙的途径,也是道教养生思想的组成部分。何谓“性”?何谓“命”?《道教五派丹法精选》第三集,明代道人陆潜虚所著《玄肤论》中文日:“性者,万物一源;命者,己所自立。性非命弗彰,命非性弗灵。性命所主也。命性所乘也。今之论者,类以性命分宗,而不知道器相乘,有无相因,虚实相生,有不可歧而二者。故性则神也,命则精与气也;性则无极也,命则太极也。可相离乎?”意思是说,性是产生万物的根源,命是万物存在的基础。性没有命就不能显现,命如果没有性就没有灵机。性是命的主宰,就是神,是思想情志活动,是先天之性,真性;命就是精与血,是筋骨肉及形态外在表现,是性的基础。现在人将“性”与“命”分宗分派,不知道“道”与“器”的相互联系,“有”与“无”的互为因果,“虚”与“实”的相互依存,其之间是不可分割的。  相似文献   

11.
自序 乾坤肇造,元气流行,动静分合,遂生万物,最为后天而有象。先天元气,赋予后天形质,后天形质,包含先天元气,故人为先后天合一之形体也。人自有知识情欲,阴阳参差,先天元气渐消,后天之气渐长。阳衰阴盛,又为六气所侵(六气者,即风、寒、暑、湿、燥、火也),七情所感。故身躯日弱,而百病迭生。古人忧之,于是尝药以祛其病,静坐以养其心,而又惧动静之不能互为用也,更发明拳术,  相似文献   

12.
吴晓丛 《收藏》2001,(3):72-73
“润格”又称“润例”、“笔单”,其词虽不见于《辞海》、《辞源》,但行内人士皆知其意,即书画家出售作品所列价目标准之谓也。其源起于哪朝哪代,难以确考,然从字面推测,无疑应在“润笔”一词行世之后。所不同者,在文人雅士的书面语言中,“润笔”至今还常与“爬格子”写文章所得稿费混用,而“润格”一词则专用于书画篆刻之属。  相似文献   

13.
孔德 《武当》2014,(9):55-58
第六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楷式。常知楷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乃至于大顺。  相似文献   

14.
学稼 《武当》2013,(4):48-49
论得药1、什么是药物《道言浅近》中指出:"学道之士,须要清心清意,方得真清之药物也。"《心印经》上说:"上药三品,神与气精"。《规中指南》中说:"采药者,采身中之药物也。身中之药者,神气精也。"《人道言浅近》中也说:"精气神为内三宝。"精气神三者,在内丹功法中强调练先天,忌用后天,称为内药。《金丹四百字·序》中说:"炼精者,炼元精,非淫溢所感之精;炼气者,炼元气,非口鼻呼吸之气;炼神者,炼元神,非心意思虑之神。"这与张三丰在《道言浅近》中的"毋逞气质之性,毋运思虑之神,毋使呼吸之气,毋用交感之精"是一致的。后天的精气  相似文献   

15.
二、以《周易》太极、气化论为基点,补生气之原,助升降出人《周易·系辞上》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里所说的太极,就是天地未形成前的浑沌状态,气、形、质浑为一体,清浊未分。后来由于太极运动产生阴阳二气,气之轻清上浮为天,气之重浊者下降为地。这一过程可以用太极图来表示。太极图高度概括了宇宙间的一切事物的变化规律,是一个具有高深哲理和分析探索事物规律的模型。宋·朱熹说:“太极者,可以指夫天地万物之根也,合而言之,万物统一太极也;分而言之,一物各具一太极也”(《周子全书·太极图说上》朱注)。他又说:“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那么,人有太极在哪里呢?”神阙穴肚脐部位便恰是人体太极之所在,对此,历代医家都有论述。如《难经·八难》曰:“诸十二经脉者,皆系于生气之原。所谓生气之原者,谓十二经之根本也,谓肾间动气也。此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呼吸之门,三焦之原”。肾间动气如此重要,它究竟在哪里?《难经·六十六难》明确了这一问题,指明在肚脐下:“脐下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也。”肚脐为生气之原论,《类经附翼·大宝论》也有明论:“人之初生,生由脐带,脐接丹田,是为气海,即命门也。所谓命门者,先天之生我者由此而受,后天之生我者由此而栽也。夫生之门即死之户,所以人  相似文献   

16.
马琳璋  马天巧 《武当》2005,(7):16-17
练习心意拳,要懂得“中和之道”。所谓“中和”之道,乃阴阳和合也,阴阳均衡,二气得调之谓。人在天地之间,能秉承天地之气,则能得中和之气。古人有:“冲气以为和”的说法,并且还说:“天下万物,同一和气。”而人则是“天本诸阳,地本诸阴,人本中和。”意思就是,  相似文献   

17.
古韵 《集邮博览》2011,(9):85-85
夫“中”者,内也。别于外,别于偏。然则,其内涵不独若此,“天地之道。帝王之治,圣贤之学,皆不外乎中”,古人论道,也以中为归旨:“中即道也,道无不中,故以中形道。”  相似文献   

18.
梁基英 《武当》2003,(1):53-53
“和”乃协调、和谐、平衡、融洽之谓也。“和”,存在于天地万物运化之中。植物从幼苗到开花结果,是因为土壤、雨水、营养、光照诸因素和谐一致。否则,难免黄瘦、萎靡、枯槁。人体也一样,需要在多方面保持“和”的状  相似文献   

19.
卢艳彬 《武当》2013,(8):30-32
二、蹬、踢、摩、探、踩五劲在先天八卦中获得,于拧旋走转中变化不已。八卦有先后天之分,八卦掌亦有先后天之别。先天八卦掌为拧旋走转,为根为本为体。后天八卦掌为64势法与384之手法,为用。以身体而言,有身体八卦,为先天八卦,"本"也;以四肢而言,有四肢八卦,为后天八卦,"用"也。天地生万物皆有本源,人体亦皆具先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  相似文献   

20.
安子 《武当》2001,(2):31-32
相传周朝老子创聃道玄学,传武将函谷关令尹喜。尹喜隐太和山习武修道,创武当武学,后人称老子为玄,尹喜为武,此二真相合谓“玄武”,称北方之神。到唐朝,安庆府人李道子尝居武当山,创先天拳;公元710年,歙州人许宣平创三世七,亦名长拳;但都不叫太极拳,也均无确切考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