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主观幸福感量表和大学生角色认同问卷,对521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目的是为了探讨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与角色认同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和角色认同存在高相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和角色认同的不同维度在人口学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角色认同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因此,角色认同,是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主观幸福感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和《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量表》对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主观幸福感显著正相关;大学生高时间管理倾向者的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低时间管理倾向者;大学生时间效能感对其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3.
运用量表对安徽省四所本科院校的685名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以研究大学生社会支持、孤独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从而探讨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机制。结果表明:大学生在社会支持、孤独感和主观幸福感上存在学校差异,在社会支持、主观幸福感得分上。重点院校显著高于新升本科院校。在孤独感上,重点院校显著低于新升本科院校;大学生在孤独感、主观幸福感上存在社会支持水平差异,高社会支持水平的大学生在孤独感上显著低于低社会支持水平的大学生,在主观幸福感上。高社会支持水平的大学生显著高于低社会支持水平的大学生;在社会支持、孤独感与主观幸福感各维度间,两两呈显著相关关系;在孤独感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中,社会支持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
运用问卷调查法探讨了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网络体验和网络成瘾倾向的关系.对1060位大学生的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和网络体验、网络成瘾倾向之间均呈显著负相关,主观幸福感水平低,网络体验高,网络成瘾倾向程度高;网络体验和网络成瘾倾向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网络体验越高,网络成瘾倾向程度也越高.网络体验和主观幸福感的家庭满意、社会性行为、消极情感雏度对大学生网络成癌倾向都有较为显著的预测作用.应用结构方程分析表明:主观幸福感直接影响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同时,主观幸福感可经由网络体验这个中介变量影响网络成瘾倾向.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生活事件、人格特征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以455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和艾森克个性问卷,探讨了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结构和特点及其与生活事件、人格特征的关系,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不同性别、生源和年级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差异;家庭施加学习压力这项生活事件的进入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和人格特征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即生活事件、人格特征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采用心理资本量表与主观幸福感量表对1 287名曾留守大学生进行调查,考察其幸福感与心理资本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其二者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曾留守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低水平,而心理资本状况发展良好.父母外出务工类型、回家频次是影响曾留守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幸福感与心理资本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西南地区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大学生总体幸福感问卷对西南地区192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西南地区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略高于中等水平;主观幸福感性别和经济水平差异显著,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男大学生,非贫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要显著高于贫困大学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大学生专业认同和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及二者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高校学生专业认同度调查问卷和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量表对21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专业认同高分组和低分组大学生在主观幸福感上有及其显著的差异(p<0.001).大学生专业认同和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正相关(p<0.001),专业认同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有很好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9.
采用大学生诚信心理问卷和主观幸福感问卷对1 100名不同专业的高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发现,大学生诚信心理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相关,大学生诚信对主观幸福感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采用大学生幸福感影响因素问卷(AFW-US)对255名永州地区大学生进行了主观幸福感的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出大二年级学生主观幸福感体验显著低于其他年级学生,非独生子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体验显著低于独生子女大学生。鉴于此,本研究提出要对大二年级学生及非独生子女学生加强主观幸福感体验的人为干预。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幸福感指数》量表对388名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及相貌满意度进行了调查,旨在研究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相貌满意度的关系。结果显示:外貌满意度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有极其显著的影响。引导大学生作出积极的自我相貌评价,是提高主观幸福感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为了考察自尊在大学生存在焦虑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采用大学生存在焦虑量表、自尊量表和综合幸福感量表对选取的大学生进行测量评定。结果显示:大学生存在焦虑、自尊和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存在焦虑既可以直接影响主观幸福感,又可以通过影响自尊来影响主观幸福感;自尊在存在焦虑和主观幸福感之间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主观幸福感量表对安徽省1287名曾留守大学生进行调查,考察其幸福感总体状况及特点。研究结果发现:曾留守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低水平,曾留守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显著低于无留守经历的大学生。父母外出务工类型、回家频次是影响曾留守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采用人格量表、社会支持量表、主观幸福感量表对386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探讨不同人格类型大学生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人格中的积极因素与社会支持、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人格中的消极因素与社会支持、主观幸福感呈显著负相关;社会支持、主观幸福感和人格各积极因素呈显著正相关,与人格中的消极因素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以684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来探讨应对方式在大学生社会态度与主观幸福感二者关系之间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发现:(1)大学生社会态度、主观幸福感、积极应对、消极应对变量之间两两相关显著;(2)大学生社会态度对主观幸福感影响显著,且为正向影响;(3)在大学生社会态度对主观幸福感影响中,应对方式起着部分中介效应。并依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应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6.
通过心理问卷探讨了学生干部经历对大学生坚韧性人格、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有学生干部经历的大学生在坚韧性人格、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三方面均显著高于其他学生,在坚韧性人格、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三者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回归分析进一步表明坚韧性人格在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研究基础上,对如何提升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河西学院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总体幸福感量表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26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论:1.年级在主观幸福感和自我效能感上均存在显著差异,性别在主观幸福感上存在显著差异,专业在主观幸福感和自我效能感上不存在差异;2.主观幸福感各维度和自我效能感之间都存在显著相关;3.主观幸福感中的精力、忧郁或愉快的心境、松弛和紧张维度对自我效能感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对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网络社会支持、网络安全感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网络社会支持和网络安全感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影响,且对主观幸福感3个维度(积极情感、消极情感、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模式不同。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大学生健康焦虑和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并检验大五人格在其作用机制中的调节效应,在我国新冠疫情的感染暴发期,对国内六所高校的201名大学生进行健康焦虑、主观幸福感和大五人格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大学生健康焦虑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焦虑阈值;(2)大学生健康焦虑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3)神经质人格在大学生健康焦虑和主观幸福感之间有显著正向调节效应,外倾性人格在大学生健康焦虑和主观幸福感之间有显著负向调节效应。研究揭示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大学生人格在健康焦虑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调节效应。这为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特别是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增强大学生应对风险事件能力,提升其主观幸福感提供了学理依据。  相似文献   

20.
采用<大学生心理素质量表><自尊量表>和<国际大学调查>问卷对938名大学生进行测试,旨在探讨大学生心理素质、自尊及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回归分析表明:心理素质对自尊具有显著的回归效应,对主观幸福感及其因子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具有显著的回归效应,自尊是心理素质与主观幸福感的一个中介变量,心理素质通过自尊的完全中介对消极情感产生间接影响;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进一步验证了自尊是心理素质与主观幸福感的中介变量的结论.心理素质、自尊对主观幸福感的作用得到结构方程模型的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