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每个幼儿创作的手指印画都是独一无二的,因为世界上每个人的手指纹都是独一无二的。在手指印画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和创作愿望,运用APP营造动态情境让教学游戏化,利用多媒体手段丰富表象提高幼儿创造力,利用多媒体手段保持幼儿的创作热情;利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活动评价,不仅促进了教师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教"的趣味性,也提高了幼儿"学"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
活动要求: 认识黑颜色和油画棒,学习均匀涂色,训练幼儿手眼协调能力。活动准备: 1.发通知,请家长协助,让每个幼儿从家中带一样黑色的物品来。 2.准备十二色油画棒数盒。 3.教师画好男女娃娃的头部图画数张。  相似文献   

3.
小班版画活动《爸爸的大胡子》,主要让初入园的小班幼儿通过用手指蘸颜料印出不同形态的胡子,初步感受用手指印画的乐趣,促进他们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在实际操作活动中,经过不断的调整和反思,我对在小班开设版画有了更深的认识。以下是《爸爸的大胡子》三次活动的实录、反思、调整和体会。  相似文献   

4.
王岚  刘建霞 《学前教育》2009,(11):39-40
勺子,是每个人从小学习使用的第一种餐具。在观察幼儿进餐时我们发现,有的孩子由于不会用勺子,不是让成人喂饭就是把饭菜弄得到处都是。看似简单的用勺吃饭,其实里面包括了对手部小肌肉灵活性和手眼协调的锻炼。因此,孩子在小班学会使用勺子吃饭是很有必要的,而且还为以后使用筷子吃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更为独立进餐良好习惯的培养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5.
宝宝,请仔细观察下图,用笔画一画,找出灶神爷爷最喜欢吃的祭品. 幸福小目标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语言——在绘画和游戏中做必要的书写准备.如通过连线等游戏,促进手眼协调,帮助幼儿学习运笔技能.  相似文献   

6.
跳房子     
目的:训练幼儿单足跳的能力和手眼配合协调的能力,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竞争意识。材料:沙包或碎瓦片。玩法:此游戏需在平整的地面上进行。先画  相似文献   

7.
欧美各国,日本及台湾都明文规定不准在幼稚园正式教写字。语文的学习次序是听、讲、读、写,幼儿的学习应多听、多讲、多阅读。 写字是一个通过手眼协调即小肌肉与脑神经功能相互协调的复杂活动。我们在幼儿这方面未成熟时,应把时间精力放在大肌肉的体能协调活动、小肌肉的玩具、绘画剪贴、搓泥、拼图等活动上,作为写前的准备。幼儿的教育,我们应注意孩子们“能”学什么,而非“应”学什么,应着重孩子学习的“过程”,并非成人眼中所认的学习“成果”。  相似文献   

8.
设计意图 折纸是幼儿园美术活动的一种基本形式,它在发展幼儿审美情感和艺术表现力的同时,也能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手眼协调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通常,幼儿园折纸活动都是老师教一步孩子学一步,孩子折完后活动也就结束了,然后将折纸作品粘贴在画纸上继续添画.这种教学过程显示,教师不太善于利用折纸作品的特性引导孩子进行更多样化的艺术创造.  相似文献   

9.
情况分析我班曾教幼儿认识过一些动物。大部分幼儿都能画出这些动物的形态,有些能力强的幼儿还能画出这些动物的各种动态,但也有几位能力弱的幼儿在画动物时不会把握身体各部分的比例。本活动是在幼儿画过小动物和会熟练使用剪刀的基础上进行的。为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协作的能力,我一改过去每位幼儿完成一张画的模式,组织全班幼儿和老师共同完成一幅画。内容和要求 1.要求幼儿根据动物的特性和画面主题,把自己画出的动物粘贴在背景图的恰当位置。 2.要求幼儿相互协调合作。  相似文献   

10.
(一 )  穿珠是常见的、适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深受孩子们喜爱的一种活动。在穿珠的过程中,幼儿可以自主根据珠子的色、形、数等因素任意排列组合,掌握间隔排序的方法和规律,建构逻辑思维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遗憾的是,许多教师将穿珠活动作为教学活动,采用教授的方式来进行,忽视了知识的整合性,幼儿处于被动地位,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受到限制;忽视了幼儿学习中的个体差异,无法真正满足每个不同学习特点、不同学习速度和方式的幼儿的需要,束缚了孩子的思维,使他们满足于简单机械模仿教师的层面上,不敢大胆突破,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11.
折纸是幼儿喜爱的手工活动,是幼儿园美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在孩子操作时,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而且可以促进幼儿观察力、记忆力、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折纸是典型的训练手脑并用、手眼协调的活动,幼儿在折纸活动中不仅能获得成功和满足,而且能促进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自我学习能力的发展。在实践中,可以采取一些能够有效培养幼儿折纸兴趣的途径,让幼儿在健康、愉快、幸福的前提下主动学习折纸。本文以中班幼儿为例,探讨了折纸兴趣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2.
音乐是人类社会精神生活的组成部分,音乐活动对幼儿的生活、学习、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打击乐教学是幼儿园音乐教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打击乐教学活动的目的是让幼儿体验节拍、节奏,掌握使用各种乐器的技能,并学会手眼协调进行演奏,体验到打击乐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和艺术享受。  相似文献   

13.
正"拼图"游戏是一种在平面上组合拼出一个具体的形象,材料简单,经济实惠,是一种很适合托班幼儿玩的游戏。它可以培养观察力、启发智慧、增进操作及手眼协调能力,培养做事耐心、专注的品质,提高挫折忍受度及耐力,帮助其养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托班幼儿的精细动作、手眼协调、逻辑观念等都有帮助。在区域游戏中,我设置了拼图区,投入了拼图材料,让幼儿在操作中得到发展。一、巧用材料,自制玩具预设:托班区域活动的拼图,要符合托班孩  相似文献   

14.
何媛 《学前教育》2008,(9):45-46
亲子活动中,老师出示一张范画,上面有两只小船,船下方有很多小点点,老师示范用蓝色笔把点与点连接起来,形成波浪,并对家长说:“连线是为宝宝以后的写字打基础的。发展手部肌肉的控制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接着,老师给每个宝宝发了一张画有两条小船和点点的纸,家长带着孩子练习连线,可是孩子们都不是按照老师的要求连线,而是在纸上乱涂。这时,老师来到20个月大的乐乐身边指导他连线,可是乐乐根本不听,仍在乱涂,老师就把着他的手画波浪线,并一边说:“这个点和这个点连起来……”他倒也听任教师操作自己的手,  相似文献   

15.
顾梦佳 《家教世界》2013,(9X):33-33
折纸是典型的训练手脑并用、手眼协调的活动,幼儿在折纸活动中不仅能获得成功和满足,而且能促进自身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自我学习能力的发展。然而,它又不同于其他美术活动形式多种多样,极易吸引幼儿。折纸是最枯燥最具有挑战性的美工活动之一,致使以往的折纸教学只是让幼儿机械地、被动地模仿成人去折,大大的限制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和学习折纸的兴趣。只有当幼儿对活动产生兴趣时,才会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热情。那么,如何激发幼儿的折纸兴趣呢?  相似文献   

16.
幼儿的许多知识技能都是在操作活动中得到培养的,对幼儿进行动手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对幼儿智力开发大有裨益。小班幼儿对绘画、折纸、剪纸、泥塑等发生兴趣,因此我们在幼儿园小班适时开展幼儿美术操作活动,及时引导和培养幼儿的兴趣,耐心教导他们各种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手工制作技巧,以增强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17.
古筝是一件双手演奏的多弦制民族乐器,对演奏者的双手协调能力和手眼配合能力都要求很高。中老年人的手眼机能处于人生的衰退期,所以很多中老年人对学习古筝心存畏惧,害怕学不会、弹不好。其实只要有科学的训练方法,合理的手眼分配,循序渐进的学习进度,完全可以演奏出流畅动听的美妙音乐。  相似文献   

18.
古筝是一件双手演奏的多弦制民族乐器,对演奏者的双手协调能力和手眼配合能力都要求很高。中老年人的手眼机能处于人生的衰退期,所以很多中老年人对学习古筝心存畏惧,害怕学不会、弹不好。其实只要有科学的训练方法,合理的手眼分配,循序渐进的学习进度,完全可以演奏出流畅动听的美妙音乐。  相似文献   

19.
<正>手工活动是培养幼儿手脑并用、手眼协调,提升幼儿审美素养的重要渠道。在手工活动中,教师要了解幼儿的兴趣和发展水平,为幼儿搭建充满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的空间,支持幼儿自己动手,让幼儿在探索世界、认识世界中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0.
<正>一张小小的正方形或长方形的纸,在手中经过不断的折叠,可以形成许多不同的造型,所以折纸活动一直以来受到幼儿的青睐。中班幼儿所处的年龄阶段,正是小肌肉发展和手眼协调不够完善的时期。而折纸活动在锻炼手眼协调能力,左右手协调能力以及小肌肉精细动作方面的作用却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传统的折纸活动大都是采用教师折一步,幼儿跟一步的方法,养成了幼儿对教师的严重依赖性。另外幼儿折纸水平存在着个别差异,而教师对幼儿提出的要求却是统一的,往往会出现幼儿"吃不饱"或"吃不了"的现象。再有教师指导时并无预定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