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为加快民族地区文化建设,必须大力加强高校民族传统文化教育。这就要求民族地区高校首先对加强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结合学校实际,开设民族传统文化课程,加强民族传统文化研究,举办民族传统文化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加强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提高教师人文素质,加强民族传统文化学习。  相似文献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资源,二者的有机融合对培育学生爱国情怀、培养文化自信和延续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面对新媒体迅速发展带来的挑战,高校出现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衔接不到位等问题。为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高校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平台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代青年大学生进行文化自信教育实已成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使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结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具体内容,挖掘教学内容中丰富的文化土壤,找准文化自信融入教学的契合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讲好中国文明的故事,融入革命文化教育,讲好中国革命的故事,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讲好改革开放的故事。  相似文献   

4.
将思想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关键。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为例,从生态理想、生态精神、生态道德和生态法治这4个维度分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如何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生态理想是绿色家园梦、美丽中国梦和美好生态生活梦的统一;生态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绿色阐释;生态道德是共同体、社会与个人的共同价值取向;生态法治是法治思维培养的生态维度。  相似文献   

5.
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为理论基础,从民族地区的特有文化资源和生态资源等出发,通过研究黔东南地区高校生态文明观教学资源,分析该地区高校开发生态文明观教学资源的现状,探索利用民族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民族文化资源,对民族地区生态文明观教学资源进行开发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贾荣荣  曹顺仙 《文教资料》2014,(8):162-163,169
生态文明建设时期,要通过生态道德教育帮助人们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培养生态道德情感,养成生态道德行为习惯。加强生态道德教育是时代赋予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新内容。文章论述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加强生态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展生态道德教育的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化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生态文化教育应得到广泛开展。本文旨在论述生态文化教育价值的基础上,分析生态文化教育形势。结合实际问题,推进需求导向教育、重视生态道德建设和加强生态法制教育的路径选择,从政府、高校、非政府组织、民众四个维度探析生态文化教育模式,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行思路。  相似文献   

8.
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和提升生态文明意识的教育引导已成为高等教育面临的迫切任务。新时期赋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的使命,同时也提出新的要求。文章主要论述了两大问题:一是高校思政课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时代价值;二是"五课联动"系统加强生态文明教育。  相似文献   

9.
办好思政课首要关键在课堂。课堂生态建设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出了新思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是一个微观生态系统,由生态主体和生态环境组成。优质的课堂生态具有调整优化、疏通引导、文化滋养和可持续发展等功能和特点,能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存在生态主体间关系相对失衡、课堂内外部环境非生态化问题,应积极以“共建”优化“关系”,打造共建式课堂生态范式;提高教师“生态素养”,激发课堂活力;回归育人本质,建立融洽和谐的课堂生态文化,着力构建高校思政课优质的课堂生态,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  相似文献   

10.
绿色发展理念涵盖"绿色"价值取向、"绿色"思维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三方面内容,蕴含着丰富的哲学内涵,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更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拓展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彰显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以校园生态文化建设为有效载体,以社会生态文明实践活动为重要环节,是绿色发展理念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1.
生态环境系统是指将一切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及其效果产生各种影响的内外部因素之关系及结构的总和,并将其进一步分为微观、中观和宏观生态环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与生态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微观生态环境下把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走势,在中观生态环境中做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的衔接,在宏观生态环境下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面临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2.
民族高校思政课对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业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作用。以满意度为切入点,对民族高校思政课教学所反映出的满意度差异进行分析,提出提升民族高校思政课教学满意度的对策建议:把握民族高校思政课教学对象的复杂性,树立"差异化"教学理念;把握民族高校思政课教学目标的特殊性,打造"多源化"高水平教师队伍;把握民族高校思政课教学内涵的丰富性,开发"民族+"的特色教学资源;把握民族高校"两民"学生的思政课学习实际,推动"多维度"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今世界多元思想及文化交流的背景下,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在塑造学生人格、培养学生良好品质等方面上取得显著成绩,而且也为学生的综合发展提供了有利帮助,但分析教学情况可见仍存在不足之处,如大学生缺乏文化自信意识等,极易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造成影响。文章基于文化自信视域下分析民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设措施,为相关学者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相关内容不仅是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有效做法,对于我国高校学生成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思政教育视角下对于传统优秀文化的审视可以进一步发掘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政教育价值,对于我国高校思政教育质量提升以及思政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也具有关键作用。但是在实际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部分高校在教育环境、教学资源、教学方式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欠缺,需要高校领导和教师不断提升对于思政教育视角下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营造良好的环境,不断改进教学方式,促进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实效性的提升以及高校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生态包括外源性生态和内源性生态。它主要由外在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等多维生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资源配置、课堂环境、教材建设、评价体系等教学结构的各层次的生态因子构成。这一系统强调有机统一、亲和融洽,追求教育内部与外部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依赖,互生互补,协同进化,和谐发展。但是,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生态存在危机,需要认清生态系统的构成,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建设,才能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6.
军事院校的课程思政就是在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教学的同时,发挥院校各门课程的育人功能,促使课程思政化进而形成院校整体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合力育人。军事装备类课程在思政育人方面存在授课教员思政育人能力不足、教学内容思政元素挖掘不到位等问题,应从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人民军队优良传统等五个方面挖掘思政元素,以达到课程思政润物无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文章梳理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现状,提出将浙东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性思路分析了浙东传统文化育人价值和浙东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18.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型办学实体,必须理直气壮建设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以湖南省某独立学院为调研样本,对其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现状进行实证调研,从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课程考核、教学资源、改革成效五个维度分析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现状、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以期为同类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供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19.
近两年,随着中央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进一步重视,各地都采取多种举措强化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地位。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起得很大的发展。但是作为应用型高校的思政课同时也面临着巨大挑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地位还有待提升,人才培养模式和思政课教学理念的矛盾需要克服,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仍需探索。  相似文献   

20.
文章简述高等院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指出民族地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遇到的问题,并探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路径。要深化思政课程教学改革,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加强网络新媒体掌控,为高校提供安全的意识形态教育环境;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助力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常态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