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中介语及其石化现象是二语习得研究和外语教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依据中介语理论、错误分析理论,通过对安徽师范大学夜大学和安徽广播电视大学芜湖分校的120名英语专业大二学生的问卷调查和英语测试以及后继水平测试,得出结论:母语负迁移则是造成汉英中介语石化趋势的主要的成因,而且随着学习者英语水平的提高,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就越小。这项研究对于防止成人汉英中介语石化和提高成人英语学习成效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汉英两种语言对于动作行为的概念化方式不同,从而产生了不同的语义结构,造成了两种语言在某些重要语法结构方面的差别。汉英语义结构的方向特征差异对于L2英语句法发展有很大影响。二语习得者在习得英语某些句法结构时,会受到母语的影响而做出不正确的语义方向特征选择,产出不合英语语法的中介语句子。  相似文献   

3.
中介语(interlanguage)是外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不同于母语也不同于目的语的一种非联续性的语言体系,是目的语学习者尚未掌握所学外语之前的过渡性语言状态.大学英语学习者在中介语中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不地道的语言现象,也就是汉英中介语的拙涩现象.本文阐述了汉英中介语的掘涩现象及其成因,进而论述了时这一问题的解决办法及其对写作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试析汉英中介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历史上看,中介语理论研究是从错误分析发展而来的,它不仅仅关注语言错误,而更关注学习者特有的语言系统,并将其作为一个独立的、与学习者母语和目的语系统并列的系统来考察.文章依据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期末作文中的汉英中介语现象和规律,对其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汉英中介语现象与他们的英语学习策略的关联性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5.
中介语是外语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不可避免的语言现象.利用错误分析理论探索学习者的动态的中介语系统是有必要的.我国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常见的中介语主要表现在称呼语的使用、语言结构的学习、翻译和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过程中.教师对这种语言现象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从而采取适应的教学对策,促进学生语言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不同的语言结构反映不同的思维方式.汉英语言在丈字结构及其发展、词语构成、使用与理解、句法和语篇结构上的不同折射出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异.了解汉英两种语言的差异及其所折射出的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可以帮助英语学习者更好地把握两种语言的特点,并增强处理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中介语是用来描述介于二语学习者母语与目的语之问的一种不连续的语言体系。英语学习者的早期中介语中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错误,或诸多不确切、不妥当的言语现象,称之为拙涩言语现象。探究汉英两种语言的语言思维习惯差异、句法取向差异等,分析汉英中介语的一些拙涩现象,可以为中国英语学习者与教学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比中国大学生英语学习者非英语专业组、英语专业组和留美学生组的汉语请求表现,验证了二语对一语的影响。通过对比英语专业组的汉英请求表现和留美学生组的汉英请求表现,验证了中介文化风格假说在一定程度上是成立的。本研究调查结果同时显示留美学生组的中介文化风格特征比英语专业组更为显著。导致这一差别的主要原因是被试所处的语言学习环境不同。总之,目的语环境有助于中介文化风格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汉英中医辞书将中国传统文化以英语的形式表达出来,其表现方法类似于中介语,这注定了其词条构建方法的和其它科技辞书有所不同,它。本文以“三焦”一词为例,具体考察七本汉英中医辞书的词条结构,尝试性提出外向型汉英中医辞书的词条结构模式,以供国内外业界学者借鉴。  相似文献   

10.
汉式英语(Chinglish)又称中国式英语,是中国人在使用英语时因受汉语思维方式和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影响而拼造出的不地道或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中介语。文章以中国学生英语写作中出现的汉式英语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汉式英语在词汇层面、句子结构层面和语篇层面的表现形式,指出汉式英语的产生受到汉语思维方式和中西方文化差异影响,并提出培养学生英语思维方式及在教学中导入英美国家文化的解决办法,旨在帮助学生写出地道的英语,提高其英语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1.
本文简述中介语特征及中介语错误分析理论,对二语习得过程中常见的几种汉英中介语错误进行分析,并总结出汉英中介语错误分析对英语教学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2.
中介语是外语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不可避免的语言现象。利用错误分析理论探索学习者的动态的中介语系统是有必要的。我国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常见的中介语主要表现在称呼语的使用、语言结构的学习、翻译和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过程中。教师对这种语言现象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从而采取适应的教学对策,促进学生语言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两个方面分析了汉英思维模式差异对中国大学生英语写作中语篇组织造成的影响,提出教师在教学中应对学生输入汉英思维模式差异的有关知识作必要介绍,以帮助学生用英语语篇模式来构建自己的文章结构,写出地道的英文。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DCT测试卷,调查了在校大学生汉英双语者道歉言语行为的实施情况,发现其母语汉语确实受到其二语英语的影响,证实了英语向汉语的语用反向迁移的存在。但在具体的道歉模式和策略项目中,这种反向迁移表现得并不均衡。同时由于语言结构类型的距离和语用规范的差异,汉英两种语言之间的中介文化风格尚未形成。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问卷的形式调查了汉英两种语言感谢语的使用以及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感谢语的习得情况,并从致谢情景、致谢策略使用以及具体感谢语言几个方面比较了汉英感谢语的异同和语用迁移。  相似文献   

16.
冯序颖 《考试周刊》2007,(37):51-52
本文从词汇、句式和语篇三个层面分析了汉英中介语拙涩现象,指出汉英中介语拙涩现象由母语负迁移而产生。并提出相应的英语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英语教学法忽视了从概念层面系统分析汉英中介语中的不地道现象,难以提高学习者外语的地道性。本文基于认知语法理论提出英语概念型教学法实施方案:针对中国英语学习者句子加工过程中的主要难点,基于认知语法分析和解释英汉核心句式概念差异,通过归纳与记忆体现英汉认知差异的语块来培养概念加工方式的地道性,并结合交际活动使概念内化。  相似文献   

18.
依据中介语原理对汉英进行对比分析,会得出中式英语存在于语言的几个层面:词汇,句法,修辞及语篇。产生中式英语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英汉语言差异,文化差异,思维方式差异,理解因素差异而引起的,根据其产生的不同特点有相应的纠正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中介语是外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使用的介于母语与目的语之间的语言体系。中介语理论为外语教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从中介语理论的角度探讨了高中阶段学生英语学习中介语语言失误周期和语用失误的表现和特点,阐述在英语教学中如何依据中介语失误特点有效地缩短中介语失误周期和延缓中介语石化现象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汉英两种语言的语言意识差异、句法取向差异以及交际表述习惯差异等方面入手,引用大量语言材料,分析了汉英中介语的一些拙涩现象,以期为中国英语学习者与教学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