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南洋公学的创立甲午战争后,中国近代实业巨子盛宣怀认为欲图自强,当以培育人才,筹设学堂为先,以兴学堂为己任。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任天津海关道时,盛宣怀奏准设立天津中西学堂,成为中国新式大学设置的雏形(后改名为北洋大学,今天津大学的前身)。1896年(光绪22年)12月,他又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  相似文献   

2.
盛宣怀,字杏荪,别号愚斋,江苏省常州府武进县(今常州市)人,生于1844年4月27日,是清政府办洋务不可或缺的干才,中国近代民用工业的开拓者,一生兴办了采矿、航运、纺织、煤炭、冶金、铁路、银行、电讯等各类大型企业十多个。在兴办近代企业取得巨大成功、为中国近代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同时,他又先后创办了天津中西学堂(1903年改为北洋大学堂,现天津大学的前身)和上海南洋公学(上海交通大学的前身)等一大批近代新式学校,首开中国自办新式大学教育、公立新式普通中学、新式小学和正规师范学堂及职业技术教育之先河,为中国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师范教育百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师范教育,实始于1897年4月7日开办的南洋公学师范院。一、清末(一)盛宣怀(1844—1916)盛宣怀以襄助李鸿章办理洋务起家,成为声势煊赫的洋务官僚。1896年,盛宣怀即  相似文献   

4.
我国师范教育产生于近代。它适应着时代、阶级的要求,从产生之日起,逐步地向前发展。正确认识我国近代的师范教育,吸取其有益的经验,这对今天办好我们的师范教育,具有现实的意义。一我国近代师范教育产生前后的思想酝酿我国近代师范教育,发軔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盛宣怀在上海创办的南洋公学。一八九七年,大理寺正卿盛宣怀奏请并同时奏派何嗣焜为公学总理,聘张焕伦为总教习。公学租借上海徐家汇民房作为校舍。是年二月,公学首创师范院(相当于现在的师范学校),考选成才之士四十名,于四月八日正式开学。是年秋天,公学仿照日本师范学校有附属小学之法,特选十岁至十七、八岁的聪颖幼童一百二十名,设外院学堂(相当现在的附属小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师范教育源于1887年(清朝光绪二十三年)上海南洋公学设立师范院,而师范性的美术教育则以晚清学政李瑞清首于1906年在两江师范开设图画手工科为起点.  相似文献   

6.
1897年,上海南洋公学设立“师范院”,这是中国新式师范教育的开端;1902年,张春在江苏南通创办通州师范学堂,开中国新式中等师范教育先河。自有师范学校,便有语文课程;自有语文课程,便有语文教材。如今,师范学校已走过一个世纪,在这百年岁月里,中师语文教材建设经历了怎样的过程?本文试对此作一番梳理。一、清末时期(1902~1911)清朝末年,内忧外患加剧。清王朝为维护其统治,不得不进行教育改革,创办新式学堂,设置西学(新学)课程,弓l进西方先进科技知识。然而;日学牢牢地控制着教育方向。19O4年1月13日,张百熙、荣庆…  相似文献   

7.
一、创“公学”立“模范”我国古代学校只有两级,即小学和大学。现有小学、中学和大学的制度,是在近代创立的。1896年,盛宣怀在上海创办的外院、中院、上院三级的南洋公学,是我国近代学制的肇端。公学的外院即为小学,公学的中院即为中  相似文献   

8.
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深化改革 开拓前进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深化改革开拓前进马立一、昨天的师范教育经历曲折战绩辉煌我国的师范教育已经走完100年的历程。1897年盛宣怀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其内设师范院,从此拉开了中国近代师范教育的序幕;1902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开学,开中国近代高等师范教育的先...  相似文献   

9.
把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师范教育带入21世纪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一、中国的师范教育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培养与培训中小学教师的体系1中国的师范教育已有一百年历史。我国的师范教育已经走完100年的历程。1897年盛宣怀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其内设师范院,从此拉开了中国近代师范教育的序幕;1902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开学,开...  相似文献   

10.
盛宣怀是清末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十分重视基础教育和人才的培养,认为师资建设尤为重要.基于这种思想,他创办了南洋公学的师范院,这是中国第一所正规的高等师范学校.该校以其独特的办学模式培养出师范人才,为中国的师范教育树立了典范.  相似文献   

11.
盛宣怀是清末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十分重视基础教育和人才的培养,认为师资建设尤为重要。基于这种思想,他创办了南洋公学的师范院,这是中国第一所正规的高等师范学校。该校以其独特的办学模式培养出师范人才,为中国的师范教育树立了典范。  相似文献   

12.
中国近代师范教育的特点和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代师范教育的特点和影响王涛黎章春1897年,盛宣怀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师范院,开创了中国师范教育的先河。历时100周年,中国的师范教育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并积累起不少成功的经验。今天,我们回首近代中国师范教育的历史,探究其特点和影响,仍能从...  相似文献   

13.
考察解读校名更易的具体过程与内在根源,可以窥见我国现代教育诞生和成长的特殊轨迹。南洋公学(1896-1905)是盛宣怀倾注心力最多、办学成绩最突出的一所学堂,其校名数经变更。在现代教育起步之初,以盛宣怀为代表的绅商阶层扮演了先行者的角色,其创办的南洋公学借鉴西方,定名"公学",采取由工商实业出资支持的"公学"发展模式。然而,当时中国社会还远未形成成熟稳定的工商阶层,而国家行政管理体制主导社会的传统却异常发达,"公学"办学模式注定缺乏可持续性。在晚清政府主持学制改革后,"公学"模式不得不退出历史舞台,转而融入到由国家政府主导的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滚滚洪流之中。  相似文献   

14.
1901年(光绪26年)清政府颁布兴学诏书后,全国各地纷纷建立新式学堂,但由于当时没有法定的学制,致使兴新学无所依循。1902年由管学大臣张百熙拟定了《钦定学堂章程》,即壬寅学制,但因种种原因,这个学制虽然正式公布,却未付诸实行。1903年清政府又命张之洞会同张百熙、荣庆在壬寅学制的基础上制定了《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师范教育即将迎来100周年诞辰。 早在1897年,实业家盛宣怀首先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内设“师范院”,成为中国师范教育的发端;1902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开学,成为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萌芽;同年实业家张謇在江苏南通创立通州民立师范学校,开创了我国中等师范学校的先河。如今一个世纪过去了,作为“教育  相似文献   

16.
我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发展和系科专业的演变及当前应采取的措施西南师范大学熊明安国家教委办公厅章炳良中国的师范教育自1897年春盛宣怀在南洋公学设立专科性质的师范院以来,迄今已有近100年的历史。1898年7月3日,梁启超在为清政府总理衙门拟奏《筹议京师大...  相似文献   

17.
盛宣怀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比较复杂的历史人物。从化角度来审视盛宣怀,他又是一位大藏书家,曾创办图书馆,编书。刻书,收藏金石书画。本由愚斋图书馆的创建,愚斋藏书的源流、愚斋图书馆藏书目录、愚斋藏书的流散四个方面,论述了盛宣怀在传承化典籍方面的活动和贡献。  相似文献   

18.
《湖北教育》2007,(9):56-56
中国师范教育源于鸦片战争之后,最早成立的师范教育机构当数由上海南洋公学于1897年所设的师范院,而真正开启高等师范教育的是  相似文献   

19.
林传甲,福建闽县人。早年就学于西湖书院,毕业后到湖北从事教育工作,先后创办湖北时务学堂、衡州时务学堂、常宁时务学堂。光绪三十年(1904年),经严复推荐,被管学大臣张伯熙聘为京师大学堂文科教授,著有《中国文学史》。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任广西知县,并前往日本东京考察政治、教育。是年十二月,奉调黑龙江。民国五年(1916年),因病辞职离黑龙江抵北京。 林传甲在黑龙江十年,历任学务处提调、学务公所总务科长、提学司总务科长兼教育行政会议长、通俗教育社社长、政务厅教育科长等职。他以兴学为已任,呕心沥血,积极创办各级各类学校。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他在省城齐齐哈尔创办初等小学堂10处,并成立里永中学堂,亲任监督。为了培养师资,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起,他在省城齐齐哈尔先后设立两级师范学堂、满蒙师荡学堂、第一女子师范及农工教员讲习所等。在省内两府以上合设师范的有呼  相似文献   

20.
俞可 《上海教育》2013,(15):62-63
1897年4月8日,地处徐家汇的南洋公学(交通大学前身)开办师范院,此举为中国近代师范教育之圭臬。师范院亦为该校首个教学机构,后人遂尊该日为校庆日。因此创举,南洋公学首任总理(校长)何嗣煜得以彪炳中国教育史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