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张莉萍 《科教文汇》2009,(18):89-89
“大学语文”课程作为高校重要的基础课程,在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中起到传承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品质和民族精神;弘扬人文精神、关爱生命、亲和自然等重要作用。这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陶冶思想道德情操,塑造健全人格,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杜泳林 《科教文汇》2014,(2):50-51,53
大学语文是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开设的一门集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于一体,以人文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基础课程。由于该课程涉及内容丰富,面向不同专业,授课立足点难以统一,导致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不乐观。本文结合对信阳师院华锐学院数学专业和经济管理专业的大学语文教学现状的问卷调查,对师资建设、教材编写、教学理念、考核方式等可能影响授课效果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阐述目前独立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3.
黄昆民 《内江科技》2006,27(8):47-48
大学语文在增强学生人文素质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从大学语文课程自身的特点出发,探讨学生读写能力不高的原因,论述提高读写能力的关键是要遵循语文学习规律,强化读写过程中的人文素质教育,实现人文与工具的融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大学语文课程是现代大学倡导的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当前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教育面,悔着严峻的形势。大学语文课在高职院校中的特殊地位使我们不得不思考如何去加强大学语文课程的建设。本文旨在改变这种现状而做一些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5.
"大学语文"课程作为高校重要的基础课程,在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中起到传承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品质和民族精神;弘扬人文精神、关爱生命、亲和自然等重要作用。这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陶冶思想道德情操,塑造健全人格,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浅谈大学语文教学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杜霞 《科教文汇》2008,(20):83-83
高校在传授科学知识与提高实践能力的同时,还应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本文指出大学语文教学有利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同时该选择策略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文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7.
黄向荣 《科教文汇》2014,(10):43-44
大学语文的理想模式应该是“人文-审美-工具”的三位一体,其中人文性是第一位的和根基性的。提升大学语文教育中人文素养培养的力度,进而培养出人格完满的、全面发展的人,是这门课程所应承担的重要任务。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处处闪烁着人性的光辉,激活经典文本中的人文性和审美性,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康高尚人格和健全心性。  相似文献   

8.
高校在传授科学知识与提高实践能力的同时,还应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本文指出大学语文教学有利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同时该选择策略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文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9.
李敏 《科教文汇》2008,(31):100-100
大学语文是一门培养提高大学生语文水平、写作能力的综合性文化基础课,它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内涵,是对大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和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课程,在素质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李敏 《科教文汇》2008,(11):100-100
大学语文是一门培养提高大学生语文水平、写作能力的综合性文化基础课,它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内涵,是对大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和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课程,在素质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从当前独立学院大学语文教学令人担忧的现状着手,分析大学语文现状的成因,在明确大学语文课程开设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结合的科学定位,深化独立学院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观点,进而明确了独立学院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具体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12.
语文是大学阶段的重要课程,在大学语文课堂中,除基础内容的教学外,社会文化素养的灌输也至关重要,目前已被作为大学阶段人文教育的主要渠道之一。但就大学语文视域中的人文教育落实现状来看,由于诸多外界因素的影响,大学语文所处的整体人文环境不容乐观,人文教育的推行仍面临诸多阻碍。因此,如何准确定位大学语文教育,使其成为人文教育价值发挥的一大路径,是当前应当重点思考的课题。因此,文章通过分析当前大学语文视域中的人文教育渗透现状,提出了关于如何深化开展人文教育的相关策略,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王耀臣  聂凌燕 《科教文汇》2009,(16):109-109
“大学语文”在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方面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着重讨论了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营造人文化教学氛围的策略问题。  相似文献   

14.
石丽艳  李卉  杨蕾 《科教文汇》2020,(12):109-110
在医学教育中,医学人文素质的培养日益被重视,但在教育实践中的具体路径措施仍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完善。要在医学人文素质课程体系构建、“课程人文”建设、实践教育活动开展和营造人文素质教育环境等各方面推进落实。  相似文献   

15.
大学语文是专门针对非中文专业的大学生而开设的素质教育课程。其培养学生语文的能力、提高人文修养、激发审美情感功能主要通过选文来实现。选文时应该在不受经典主义思想限制、注重思想性和写作技巧的借鉴等方面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16.
陈亚琼 《科教文汇》2014,(31):33-34
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与大学教育的普及化浪潮巩固了大学应用型、实用型学科课程教学的中心地位,而作为人文科学基础学科的大学语文课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语文课程是当代大学生内在精神发展的动力,也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养的基础所在。鉴于人文关怀的缺失是目前大学课程设置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大学语文课程的改革应当立足于学科的人文性目标定位,通过“知、情、行”三者的有机结合,构建充满人文关怀的语文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扬州市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当前的教学情况进行梳理,将扬州高职院校《大学语文》需要面对的问题逐个列出,并对扬州运河文化遗产进行了梳理,探讨将扬州运河文化遗产与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相融合的路径。扬州运河文化融入高职院校《大学语文》的教学,实现《大学语文》教学内容到教学手法的创新,打破以往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无趣且无地方特色的传统,展现扬州历史文化底蕴;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王群芳 《科教文汇》2009,(28):75-75,95
大学语文在高校是落实人文教育、培养审美观念最合适的载体。为了更好地进行大学语文的教学工作,应丰富内容、改革方法、科学评估、加强师资,使这门人文课程的教学改革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指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人文素质教育进一步被弱化的倾向,揭示了当前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普遍存在的若干问题,分析了人文素质教育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培养方案、课程改革、教师队伍建设和校园文化等方面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指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人文素质教育进一步被弱化的倾向,揭示了当前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普遍存在的若干问题,分析了人文素质教育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培养方案、课程改革、教师队伍建设和校园文化等方面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