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伟大领袖毛主席对鲁迅作了高度的评价,指出:“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一生,是为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光辉战斗的一生,他不仅给我们留下了七百多万字的不朽著作,而且以他英勇战斗一生的革命实践鼓舞和教育着千百万革命人民。  相似文献   

2.
鲁迅这一生,对很多后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是,在他本人的成长历程中,他也受到很多前人的影响,尤其是对他发生最直接影响的几位老师。  相似文献   

3.
王锡荣 《教育》2011,(36):56-56
<正>鲁迅这一生,对很多后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是,在他本人的成长历程中,他也受到很多前人的影响,尤其是对他发生最直接影响的几位老师:绍兴三味书屋的塾师寿镜吾;同盟会元老章太炎,在日本时教鲁迅等文字学;鲁迅的日本老师藤野先生;而鲁迅在南京矿路学堂总办(校长)俞明震,是引导鲁迅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思想启蒙者,对鲁迅的影响是极大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没有他就没有后来的鲁迅。  相似文献   

4.
鲁迅一生用了157个笔名。这些笔名都是他根据当时战斗的需要而使用的,都有一定历史意义。因此系统而全面地研究鲁迅用过的这些笔名,既有助于研究鲁迅光辉一生的战斗历程,也有助于对鲁迅斗争艺术的理解。为此,本文作者曾作过研究,写了《鲁迅笔名考》,共三万字,这篇文章作了压缩,仅对一些常见笔名作点考释,以期得到同识者的关注,把鲁迅笔名研究再深入下去。  相似文献   

5.
杨国凤 《广西教育》2012,(34):14-15
鲁迅先生一生写作600万字,其中著作500万字,辑校和书信100万字。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文章多反映社会现实,揭露社会弊病,引发国人警醒。近年来,虽然各类教材经过多次改革,而且有了多个版本的教材,但鲁迅先生的文章依然毫无疑问地被选入教材。  相似文献   

6.
李永军 《语文新圃》2008,(11):41-42
蔡元培与鲁迅有过不同寻常的交往,他对鲁迅一生的影响相当深远.郭沫若曾说过:"影响到鲁迅生活颇深的人应该推数蔡元培吧?这位有名的自由主义者,对于中国的文化教育界贡献相当大,而他对于鲁迅始终是刮目相看的.……  相似文献   

7.
鲁迅的一生,是一个伟大的、真诚的爱国主义者的一生。 爱国,是他一切思想、感情、言论、行动的总出发点。因此,他忧国忧民;因此,他要救国救民。 他一生中,不断地在追求、在探索,有坚持、有扬弃,并曾一再产生苦闷、彷徨,甚至时  相似文献   

8.
<正>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短短的头发刷子似的直竖着,浓密的胡须成一个隶书的"一"字……他,就是鲁迅。在旧中国,鲁迅为了投身唤醒民众的事业,他一生以笔为武器,同专制统治势力坚决抗争。虽然鲁迅离学生们的生活很远,但是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有太多的理由需要走近鲁迅先生。  相似文献   

9.
在鲁迅伟大的战斗的一生中,他为革命写了七百多篇、共一百多万字的杂文。这些杂文,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价值,是我们研究鲁迅、学习鲁迅重要的宝贵资料。由于鲁迅的一生,“处在黑暗势力的统治之下,没有言论自由”,为了战斗的需要,鲁迅在他的杂文中,经常巧妙地运用反语来深刻表达他要想表达的思想感情,给敌人以辛辣的讽刺和沉重的打击。因此,准确把握鲁迅杂文中的反语并弄清  相似文献   

10.
杨逵被称为"台湾文学的脊骨",这不仅对其文学创作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更是对他的人格魅力的充分肯定。杨逵一生未曾见过鲁迅,他对鲁迅的解读与接受是通过鲁迅的作品与友人的介绍得以实现的,然而,在这两位中国大陆与台湾现代文学史上产生巨大影响的作家身上却有着割舍不断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鲁迅是中国无产阶级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出现,决非偶然,也决非神秘莫测,而是历史时代与他个人的诸种因素互为影响、互为促进矛盾统一的结果。这与他接受马克思主义,从事伟大的革命实践活动分不开的。除此之外,他个人的天赋气质和奋斗精神以及他的家世变迁,对他一生的成长,以至最后成为时代的巨人,也不无作用。这里,我想粗浅地谈谈鲁迅家世的变迁以及这种变迁对鲁迅成长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有人说,鲁迅正在离我们远去,周作人正在向我们走来。这或许是事实,但我却并不以为然我是31年前读的鲁迅,1年前读的周作人,中间隔了30年。但鲁迅仍然离我很近,周作人仍然离我很远一个人,在他的青年时代,首先读的是鲁迅还是周作人,我想,可能对他的一生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一个时代,是提倡鲁迅还是周作人,我想,对于今后整整一代人也会产生很不  相似文献   

13.
有人说,鲁迅正在离我们远去,周作人正在向我们走来。这或许是事实。但我却并不以为然。一个人,在他的青年时代,首先读的是鲁迅还是周作人,我想,可能对他的一生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一个时代,是提倡鲁迅还是周作人,我想,对于今后整整一代人也会产生很不同的影响。对今日中国青年,今日中国知识分子来说,更需要的还是鲁迅,而不是周作人。当然,鲁迅与周作人是亲兄弟,鲁迅也并不知道周作人的“后事”。但即使从周作人的“前事”而言,他与鲁迅的地位也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这不仅是从文学史角度的评价,而且是就他们对于中国文化对中华民族的意义而言…  相似文献   

14.
阅读训练     
正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鲁迅不应离我们远去杨曾宪有人说,鲁迅正在离我们远去,周作人正在向我们走来。我却并不以为然。我是31年前读的鲁迅,1年前读的周作人,中间隔了30年。但鲁迅仍然离我很近,周作人仍然离我很远。一个人,在他的青年时代,首先读的是鲁迅还是周作人,我想,可能对他的一生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一个时代,是提倡鲁迅还是周作人,我想,对于今后整整一代人也会产生很不同的影响。对今日中国青年,今日中国知识分子来说,更需要的还是鲁迅,而不是周作人。  相似文献   

15.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作者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的生活和创作道路,与我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同步前进。他的一生经厉了由进化论到阶级论,由革命民主主义者到共产主义战士的转变。他以自己的创作实践为我国现代文学奠定了不朽的基石。他一生的创作甚  相似文献   

16.
鲁迅的一生,是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英勇奋斗的一生。他的一生,有许多宝贵的东西值得我们努力学习。现仅就学习鲁迅认真读书这个问题,略抒管见,聊表景仰之情兼以自勉。 鲁迅先生学习的目的是非常明确的,他说:“革命是要有经验的,所以要读书。”他还有句名言:“倘能生存,我当然仍要学习。”最充分地表现了鲁迅为革命事业需要刻苦攻读的精神。  相似文献   

17.
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他一生给我们留下了五百多万字的宝贵遗产,其中小说三十三篇。他的小说是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座纪念碑,在中外文坛上影响深广。究其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他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并且从不满足,一生中坚持探索、坚持实践,不断地开拓新的生活领域,扩充新的题材,  相似文献   

18.
鲁迅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也是破旧立新的一生。他在一生的经历中,不仅同形形色色的旧事物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战斗,而且积极地、满腔热情地支持革命的新生事物,为新生事物的成长大喊大叫,鸣锣开道。鲁迅对革命的新生事物是无限热爱的。他认识到:新生事物在刚一出现时,总是幼小  相似文献   

19.
鲁迅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而且也是一位杰出的编辑出版家。鲁迅一生卓越的文学活动,他在编辑出版工作上的建树及其所取得的成就,是举世瞩目的,在我国和全世界的文化事业上,已产生了并将继续产生着巨大的影响。认真总结鲁迅在编辑出版工作方面的理论和经验,对于今天深化编辑出版工作的改革和精神文明建设,一定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20.
鲁迅是否是一个自由主义者迄今仍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纠缠于鲁迅是否自由主义者身份似乎并不必要,重要的是明晰鲁迅在哪些方面和自由主义产生确凿有据的关联。鲁迅的一生特别是早期曾多次引用自由主义理论家的言论,鲁迅的"以众陵寡"论和自由主义的"多数暴政"、"多数统治"主张如出一辙,鲁迅的"任个人而排众数"的立场、鲁迅对于自由和平等的理解也在自由主义那里得到回应,鲁迅事实上对自由主义并无厌恶之感。鲁迅的独异之处在于他是"无所属"的,他不属于任何主义,但又和包括自由主义在内的多种主义发生深刻的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