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趣”字当头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心理动因。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兴趣才有动力,有兴趣才有潜力,有兴趣才有主动性和积极性。识字教学的第一要务应落在“趣”字上。  相似文献   

2.
1.掌握构字规律。在学生学习了基本字,基本笔画、笔顺和常用的偏旁部首之后,上课时首先解决生字的读音,接着我问学生:“今天我们要学习这几个生字,看谁最聪明。自己动脑筋想出最佳的记忆方法,请你告诉大家。”这样一问,同学们兴趣盎然,马上就开始动脑筋寻找答案,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记忆方法:“以旧带新”、“形近字对比”、“同音字”、“基本字加偏旁”、“熟字去偏旁”、“拆部件”、“增减笔画”……如学习“玉”字,有的说“国”字去掉方框儿,就是玉;有的说“王”字加上一点就是玉;有的说“主”字的点挂在腰间,就变成玉。学习“园”字时,有…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让学生“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学生如果对识字产生了兴趣,就拥有了无穷的力量。教学实践证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老师有许多困惑,其中识字教学中识字量太大最为困惑!以一年级上册为例,“学会”和“会认”的字共有500个。  相似文献   

4.
张慧 《学周刊C版》2011,(1):47-47
小学一年级的主要教学任务是识字。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低年级的识字任务也有明确的要求:会认1800个字,会写800—1200个字,这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个艰巨的学习任务。那么,教师如何突破这一教学难点呢?崔峦老师说过,识字要“当堂采取多种方法复现,及时巩固要求认识的字”。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对此深有体会,特将自己的识字教学经验总结成五个步骤:  相似文献   

5.
翟文梅 《黑河教育》2012,(12):14-1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认读,了解几种汉字的构字规律。激发学生识字兴趣;会认写“杨、梨”等7个字。  相似文献   

6.
一、教学目标学习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重点识写“摘”、“捧”、“懂”:结合课文理解“不知所措”、“惶恐”等生字新词,抓住关键词语充分朗读,感悟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小女孩真挚、纯朴的感情:学习运用构字特点识字,并把汉字写匀称。  相似文献   

7.
趣味识字谈     
学习“菌”、“苗”师:同学们,这里有兄弟俩(板书“菌”、“苗”)老师都认不出他们了,怎么办呢?哪个小朋友来帮帮忙?生:这两个字下边不一样。师:要是把这两个字编成口诀,应该怎么编呢?师:(边指“菌”字)田里种水稻,田外长青草,当然容易长“菌”。(同学们...  相似文献   

8.
识字是阅读的基础,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一年级的识字量明显增多,如何让学生识记生字成为教学的难点。在识字教学中,利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达到识字的目的。1联想形象识字在生字中,有的字是象形字,如:《口耳目》一课的生字,这类字很容易让学生由字联想到它所表示的形象,还有一些字虽然不是象形字,但它的笔画组合在一起往往是一幅图画。利用这一特点在识字过程中可以用联想形象的方法帮助识记。如:学习“鼠”字,“鼠”它像只小老鼠,上面的“臼”是老鼠的脸,下面是小老鼠的牙齿。这样一想,这个字就会深深地印在脑子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得到了发展。2比较联系识字在生字中有许多想近的字,在学习时,不让学生单独去认字,而是把想近的字一并出现,在比较中识字,在联系中区别。如:学习“目”字可以与“日”字相比较我,“日”太阳只有一个,所以“日”里只有一横,“目”眼睛有两只,所以“目”里有两横。如:学习“她”字,可与“他”“地”相联系比较,在学生观察比较后,记他们总结出:这三个字的右边都是“也”,但又有不同,男人他是亻,女人她是个女,地是土。这样,学生通过比较它们的偏旁及其表示的意...  相似文献   

9.
笔画部件是构成汉字字形的基本要素。开始教简单的独体字,一般用按笔顺分析笔画的方法识记字形。如“人”字先撇后捺.笔顺为先左后右。掌握了笔顺后再指导学生在课本的田字格中描写、仿写。教合体字或结构复杂的独体字时.可以分部件来学习字形。部件是合体字的结构单位.它是由偏旁部首和一些有结构能力的独体字构成的。分却件可以把生字与熟字联系起来学习。如“好”字可以说“女”字旁、“子’字边.而“国”字可以说“□”字框“玉”字心.  相似文献   

10.
新课标在识字和写字方面实行了“识写分开”,提出了“认识”和“学会”两种要求,在第一学段明确提出了要“多认少写”,有利于学生尽早、尽快、尽可能地多认字,提早进入阅读阶段,培养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这就要我们在思想上十分明确:要求认识的字,只要求认识,在课文中认识,搬到别的地方去了还认识。但是我们都明确这么一点: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常对字词进行抄写。  相似文献   

11.
学习目标:1.认识“挂、街”等13个生字,会写“园、因”等6个字。  相似文献   

12.
印度前总理尼赫鲁曾对他的女儿说:“世界上有一个伟大的国家,她的每个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画,你要好好学习。我说的这个国家就是中国。”汉字是中国文化的根,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习惯,  相似文献   

13.
[教学目标]1.会认“孔、雀、锦”等10个生字,学习书写“物、牢、猫”等8个字。2.复习多种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3.理解“翱翔”“雁群会写字”“唱不休”等词句的意思,受到保护动物、关爱自然的教育。  相似文献   

14.
一、学会观察, 引导发现。 1.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汉字的组合、书写规律。中国的汉字具有独特的艺术美,它变化微妙,神形兼备,只要仔细观察分析,这千奇百怪的汉字是有规律可循的。那么,从哪些方面引导学生观察呢?一是学会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了解汉字的笔画、框架、结构以及每个笔画所占的位置,如学习“人”、“个”、“大”时,应让学生先分清这三个字中的“捺” 有何不同,分别占什么位置。二是学会对比观察,区分 形 近 字 细 微 的 差 别 , 例 如 :己—已 末——未 田——由 三 —— , — , — 。是仔细观察教师的范写,如写“…  相似文献   

15.
一、教学目标学会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偏旁“隹”;知道含有“鸟”、“隹”两个偏旁的字一般都与鸟类有关,月字旁含有“月”与“肉”两个意思:培养识字能力以及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6.
《识字7》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七组的第一课,其主要学习目标如下。 【学习目标】 1.认识“虚”“骄”等9个生字。会写“冷”“淡”等6个字。  相似文献   

17.
一、画面导向认识生字画面导向认识生字即教师要理解编者的意图 ,充分利用插图 ,通过问题的导向 ,使学生的认识逐步拓展与深化。问题的设计既要体现学生探索、发展的导向思路 ,又要使学生的思维处于多维开放状态。例如 ,在教学《小猫种鱼》一课的生字“玉米”的“玉”和“土”时 ,先出示挂图 ,让学生观察图上画了什么 ,画上的字怎样读。通过看图 ,一生说 :“图上画了玉米。”然后 ,让该生到黑板前写这两个字 ,其他学生在下面练习 ,认清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再比较“玉”和“土”的异同。学生通过观察 ,最后发现“玉”字是“王”字里加一点 ,…  相似文献   

18.
新课标在识字与写字方面,实行了”识写分开”,提出“认识”、“学会”两种要求。在第一学段明确提出要“多认少写”,有利于学生尽早、尽快、尽可能地多认字,以便及早进入阅读阶段。要求会认的字要在本课认识,放到其他语言环境中也认识,不抄、不默、不考;强调会读、会写。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逐步做到能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们如何科学、合理、扎实、有效地进行识字教学呢?笔者从“激”、“创”、“引”三个方面对写字教学做了探索。  相似文献   

19.
教材内容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学写“情”字,初步掌握汉字左右穿插的特点。 2.在比较认读中体会并感悟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浓厚兴趣。  相似文献   

20.
张玉敏 《山东教育》2003,(25):35-36
一、明确识字写字“认写分开”的学习目标小学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标准在识字写字方面,实行“认写分开”,提出“认识”和“学会”两种要求,要求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在第一学段(一二年级)明确提出要“多认少写”。这就要求教师要依据新课标,准确把握两种识字要求。要求认识的二类字,只要求认识———在本课上认识,放到其他语言环境中也认识。要求学会的一类字,以往强调的“四会”(会读,会写,会讲,会用),现在调整为会读、会写,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逐步做到能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教学中再也不用花费大量的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