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数字化图书馆的概念和特点,数字化图书馆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并介绍现代技术网格技术、数字水印技术、云计算技术、数据挖掘技术及其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文章整理了图书馆服务的发展,介绍了数字化制造技术的定义及其发展,分析了数字化制造技术在图书馆的作用,提出了数字化制造技术下的图书馆服务在培训、创造实物、建立交流平台和培养技能等方面的几点创新措施。  相似文献   

3.
文章阐述了信息技术的定义,进而介绍在其影响下产生的数字化图书馆的概念及其特征,最后总结出了我国当前数字化图书馆技术对高校图书馆的模式产生的影响与变化。  相似文献   

4.
数据挖掘技术与数字化图书馆建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共予  李月丽 《现代情报》2002,22(9):120-120,109
简要介绍了数据挖掘技术在数字化图书馆建设中相关领域的运用,为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5.
数字图书馆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字化技术形成的跨地区、跨国家的信息空间、信息系统,并以数字化方式将信息资源存储在具有海量存储能力的存储系统中,通过计算机和网络将信息资源传递给不同地域的用户,从而做到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信息资源共享。介绍了数字图书馆的定义和基本特征,探讨了当今数字化图书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对构建数字化图书馆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看法。  相似文献   

6.
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大众阅读文化发生深刻的变革,数字化阅读已经成为新潮流。文章简要介绍了阅读方式的变迁,数字化阅读的基本含义,并指出数字化阅读对图书馆的冲击。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利用这一新阅读方式,采用各种新技术手段,拓展图书馆的服务功能,积极引导数字化阅读,改善用户数字化阅读的质量,倡导数字阅读。能否做好数字阅读,将决定图书馆是否有未来。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图书馆未来的发展模式,介绍了数字化图书馆的概念及特征,分析了影响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因素以及在数字化图书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观念的转变、构建数字化图书馆的网络体系、建立新型的管理机制以及人才的培养方面,对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徐世伟 《中国科技纵横》2013,(18):219-219,221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以及广大中小学“校校通”网络工程的实现,图书馆的发展出现了数字化的趋势。本文就我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现状、具体做法以及在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做了介绍。中小学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应主动学习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理论,不断探索实践,建设好数字图书馆,使其在中小学教育教学现代化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对数字化图书馆的概念作了解析,介绍了高校数字化图书馆与电子图书馆的关系、高校数字化图书馆的特点与性质,分析了高校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发展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数字化网路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研究将对数字化环境下高职图书馆服务体系进行介绍,并提出高职图书馆服务模式的转变及创新,从而更好的为用户提供服务,提高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实力。  相似文献   

11.
云计算技术驱动下构建数字图书馆虚拟化环境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考虑到云计算技术与虚拟数字图书馆的目标具有共同点,本文以云计算技术作为构建虚拟数字图书馆的基础支撑,从技术层面探讨云计算环境下数字图书馆的虚拟化,研究数字图书馆虚拟化资源在云计算环境中的集成与共享机制,进而创建一种云计算技术驱动下的数字图书馆虚拟化环境,为云计算时代虚拟化数字图书馆的组织模式作出探讨。
Abstract:
Considering the similar objectives of the cloud computing technology and virtual digital library,this paper takes the cloud computing technology as the basic support for constructing the virtual digital library,and discusses the virtualization of digital library in the cloud computing environment.The paper also studies the integrating and sharing mechanism of virtualized resources in digital library in the cloud computing environment,and furthermore constructs a virtualized environment for digital library driven by the cloud computing technology.Thus,the paper makes an exploration of the organization pattern of virtual digital library in the cloud computing era.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论述了语义网格运用于数字图书馆的有关技术,从研究语义网格技术的应用出发,探索利用语义网格技术实现数字图书馆资源共享的新思路,提出开放的数字图书馆语义网格的模型架构.利用语义网格技术来解决数字图书馆的互操作问题及检索上的性能瓶颈,并建立了基于语义网格的数字图书馆管理平台的层次模型,提出了模型的基本实现思路.  相似文献   

13.
罗佳 《现代情报》2010,30(9):86-91,95
图书馆的发展深受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影响。本文阐述了新技术环境对图书馆的影响及其区域数字图书馆的发展与实践。可以预测未来区域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将趋向以数字资源为基础,对技术环境的依赖性更强。  相似文献   

14.
李军艳 《现代情报》2009,29(12):82-84
随着数字图书馆全方面网络信息服务的提供,数字图书馆中数据的存储和访问安全变得越来越重要。数字图书馆中的元数据可以通过XML语言描述,XML作为数据交换的规范已经在数字图书馆中进行了应用。通过对XML数据安全进行分析,使用XML加密和数字签名技术可以确保数字图书馆在互联网应用环境下的数据安全。  相似文献   

15.
李莉 《情报科学》2005,23(12):1818-1822
数字图书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认为图书馆数字化的发展就是图书馆技术的发展,因此长期以来对数字图书馆的研究就一直在技术领域上深入,带来了研究数字图书馆的技术盲区。本文结合网络营销领域中的4C理论,对数字图书馆的横向服务进行探讨,使数字图书馆理论不断完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梁欣 《现代情报》2012,32(1):63-66
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与必然产物,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数字图书馆技术为依托所构建的移动数字图书馆为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带来了跨时代的革命。本文梳理了国内外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实践现状,尤其以图书馆联盟与数字图书馆联盟为重点进行了重点阐述,指出移动数字图书馆联盟将是未来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发展趋势。最后对我国移动数字图书馆联盟建设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随着数字孪生技术的发展以及在制造、航空、医疗等领域的成功应用,其已开始逐步应用于智慧城市建设中,智慧图书馆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入数字孪生技术将为图书馆建设注入新的活力,推动智慧图书馆转型升级。[方法/过程]文章通过分析数字孪生图书馆的概念、特点,进而提出数字孪生技术在智慧图书馆的应用场景,此外基于数字孪生技术设计了图书馆体系架构,提出了保障数字孪生图书馆顺利建设的策略,以期为图情领域应用数字孪生技术提供启发和指引。[结果/结论]研究发现数字孪生技术在图书馆管理与服务中均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基于数字孪生技术设计了图书馆体系架构,提出可以通过国家层面建立统一标准、持续技术攻关,行业层面开发评估工具、推动多方合作,图书馆层面持续升级设备、培养专业化队伍,共同保障数字孪生图书馆的建设和运行。  相似文献   

18.
李翠侠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3):165-165,164
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促进了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积累了大量宝贵的数字资源。由于资源数字化的特点以及所处的开放网络环境,使数字资源的管理面临着传统信息管理所不面临的问题。本文在分析高校数字资源所面临的安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高校图书馆的特点,从技术和管理的角度提出了相应安全问题的安全对策。  相似文献   

19.
数字图书馆统一检索研究及开发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韩炳黎 《现代情报》2006,26(3):25-27
本文介绍现在图书馆检索现状;分析图书馆统一检索的难点及核心技术。提出一种切实可行的联合检索系统。  相似文献   

20.
数字图书馆的关键是解决各个信息仓储间的互操作性问题,以实现跨仓储的统一检索。因此互操作问题是数字图书馆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首先分析了数字图书馆的互操作问题,然后介绍了工作流技术及解决互操作问题的方法,最后提出了一种基于工作流技术的数字图书馆互操作问题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