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课程是一种文化,它内在地包含民族地区的文化。民族地区的语文德育与其社会生活有天然的联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使民族文化取得合法的身份,要求民族地区的语文老师有足够的民族文化自觉,让民族文化在学校课程体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民族地区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又为民族地区的语文德育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有效地充实语文德育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与课本中的鲁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是人类交流的工具,又是传承文化的载体,一个民族的语文代表了一个民族的精神。语文教学要担负教会学生掌握交流的工具和传承民族文化的双重任务。鲁迅作为一个时代的文化现象应该在中小学课本中有一定的位置。  相似文献   

3.
民族的语言文化是民族的精神之根.可以说,语文教育是民族文化的薪火相传者,是传承、升华、创新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的延绵不绝的链条.语文教育在培养学生人格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那么,应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格教育呢?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育与民族文化关系密切。当今我们的民族文化日渐弱化,语文教育难辞其咎。因此,有必要检讨语文教育实践中实际奉行的理念、方式和方法,并提出有效对策,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孙芳 《文教资料》2010,(9):116-117
当今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在母语课程中进行民族文化的认同教育。参照和借鉴国外和我国港澳台地区的国文教育.中国大陆的语文课程需要进一步推动民族文化认同教育的深入开展:语文课程标准要明确民族文化认同教育的要求;语文教材要丰富民族文化认同教育的内容;语文教师要积淀民族文化的底蕴:语文教学要落实民族文化认同教育的举措。  相似文献   

6.
蔡春玲 《考试周刊》2015,(20):43-44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不朽的脊梁,语文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自然也承载了更多的民族精神和民族灵魂。语文教学应该和传统文化相互融合、互相体现,大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热爱语文学习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文化是炎黄子孙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但是由于部分学生对祖国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知之甚少,传统文化知识严重不足,在弘扬传统美德方面不尽人意。语文作为文化载体,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作为语文教师,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弘扬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积极寻求弘扬民族文化的策略,努力在学生灵魂深处夯筑起优秀民族文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蔡春玲 《考试周刊》2015,(19):48-49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不朽的脊梁,语文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自然也承载了更多的民族精神和民族灵魂。语文教学应该和传统文化相互融合、互相体现,大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热爱语文学习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9.
刘丽 《成才之路》2010,(17):51-51
历史更迭,世事流转,中国民族文化的永恒的魅力,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尽力彰显。我们语文老师很有幸担任民族文化的传承者,让语文课堂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阵地。有真情才有教育,呵护学生心灵的教学才叫真正的教学,所以追求语文教学的"真情实感",是我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矢志不渝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不朽的脊梁,语文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自然也承载了更多的民族精神和民族灵魂。语文教学应该和传统文化相互融合、互相体现,大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热爱语文学习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1.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构成炎黄子孙民族凝聚力、民族自豪感、民族文化素质的力量源泉。学校教育构建的是人的文化精神世界,语文教学承担着文化传承的任务。语文教师应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积极寻求弘扬民族文化的策略,努力在学生灵魂深处,夯筑起优秀民族文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王惠 《现代语文》2007,(10):12-13
教育中应该充满人文精神,尤其是在语文教学中,应该自始至终渗透人文性。因为语文不仅是人们交往的工具,更是文化的载体。语文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一个民族的语  相似文献   

13.
教师既是民族文化的承载者,更是民族文化的传播者。河池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聚居最多的地区之一。通过调查分析河池地区小学语文教师践履民族文化传播责任的现状和小学语文教师践履民族文化传播的制约因素,以期为民族地区有效培养民族文化教育师资,改善民族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有效传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地阐述了语文的性质与地位:"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语文教育不仅要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能力的训练,更为重要的是还要担负起民族文化的传递的使命,加强对学生的人文教育,以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传承中华文明,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5.
语文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语文课程是最具社会文化、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的课程,它涵盖着伦理道德、艺术审美、哲学思想等元素,融载道、载情、载史于一体。课内外很多优秀作品的字里行间里,无不流淌着浓浓的鲜活的民族文化的血液。如果我们语文教师指导学生科学地阅读,不仅是带领学生穿越时空,和圣者、智者对话,和先驱者、跋涉者交流,感受他们伟大的心灵、深邃的思想、超凡的智慧和创造的力量,而且能在整个语文学习中,对传承民族文化起到多方面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民族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是一种文化现象。多语种、多文种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设立民族语文专业,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也是《宪法》赋予少数民族公民及其语言文字的基本权利。因此,根据不同民族的语言文化采取不同的措施,大力加强高校民族语文教学,对于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及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民族语文翻译是一种为增强各民族之间相互了解的跨文化解读,而从民族语文的翻译中可以窥视到一种文化与周边民族的文化适应过程,对跨境苗族语言文字的学习和理解亦不例外。因此,对族际间人文社会环境的文化适应过程的认识,为如何更加准确地进行民族语文翻译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在传播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上具有特殊的作用。语文教学更应注重挖掘其文化内涵,对学生进行文化情感熏陶,力求变语文课平面单一的知识传授或技能训练为立体多元的知识传授、技能训练与文化熏陶相结合。  相似文献   

19.
语文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小学生可以学习中华五千年的优秀文化,通过积累语文知识,充实文化内涵。学习语文可以给其他学科做铺垫,尤其是对于政治、历史等文科的学习。学习语文可以增强小学生的民族精神。学习语文不仅是学习课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中华文化,通过学习语文,小学生会了解、热爱中国文化,会被中华文化所震撼并且爱上中国文化,有利于增强小学生的民族精神。学习语文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从小积累语文知识,掌握写作技巧,对于写作能力的提高有很重要的作用。语文是学习之本,所以,良好地开展小学语文教学,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0.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翻开人教版小学语文新教材,几乎每一篇课文或多或少地蕴含着民族文化。因此,语文教学应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厚植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