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寓言教学是阅读教学中的一大难点,许多老师上公开课一般不会选择寓言作为教学内容。教学这类课文,老师们都比较重视引导学生感知故事的内容,理解故事的寓意。诚然,这是寓言教学首要达成的目标。除此之外,有的教师把寓言中生动的情节和形象的描绘,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详尽地剖析;有的教师注重朗渎指导,反复体味;有的对故事的情节进行反复引读,并加以生动形象的动作表演;有的注重培养学生寓意的概括能力;有的让学生学写寓言……几位教师各有自己的教学意图,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相似文献   

2.
一、阅读下面一段古文,并回答问题(?)(?)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持取,昂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仆不能起。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也。1、解释加点的词:2、上则寓言的寓意有三种说法,你认为哪一种准确些,请在括号里面画“√”。(1)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不从实际出发,逞强好胜最后终于失败的人。( )(2)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不接受别人帮助,  相似文献   

3.
寓言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文体,其故事情节虽然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通过阅读寓言,人们常能得到一些启示。比如《狐狸和葡萄》这则寓言就讽刺了那些"吃不到葡萄就说  相似文献   

4.
吴宜平 《成才之路》2009,(16):73-73
俗话说:“良药苦口,忠言逆耳。”这似乎已经成为了警示名言。有的班主任在遇到学生们的缺点和不足时,就采取“狂风暴雨般”、“讽刺挖苦式”的批评,自认为对学生是鞠躬尽瘁、仁至义尽了。殊不知,这样做已经深深地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其实,良药已经不必苦口,批评也可以是甜的。只要教师随机应变地利用教学机智地引导学生,  相似文献   

5.
黄珍 《陕西教育》2007,(10):17-17
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了不少古今中外的寓言。它们都是通过讲述一个情节简单、形象显明的故事,进而告诉人们一些生活中的道理。每则寓言都有“故事”和“寓意”两个方面。通过寓言教学让学生分析寓言形象,了解故事内容还不够,还要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明白其中所蕴含的道理,这是寓言教学的难点所在。[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吴强 《云南教育》2008,(4):38-39
《矛与盾》这则寓言是“九义”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的第二十五课,它借卖矛与盾的故事讽刺生活中自相矛盾的人,耐人寻味。教学这篇课文应帮助学生理解寓言的寓意,并开展思维和语言训练。  相似文献   

7.
<正>《伊索寓言》是三下第二单元“快乐读书吧”的主要推荐书目。从主题看,这本书既是民间故事集,也是经典寓言集。经典寓言承载着古代人民的智慧、优秀文化的传承等众多功能,它能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明晰道理,增强思辨,提升学生的品德修养。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阅读寓言经典?下面,笔者以《伊索寓言》整本书的阅读指导为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亲历阅读过程,探索在自主阅读中建构阅读经验和方法,主动建构阅读策略和实现阅读价值。  相似文献   

8.
这是南京师院附小刘静若老师上的一堂课内阅读指导课。教师一上课就开门见山地对要阅读的《伊索寓言》作了简要介绍:伊索是古希腊一位伟大作家,传说是个奴隶,善写寓言,讽刺抨击残暴的反动统治,后被杀害。这本书(出示《伊索寓言》)共有十几则寓言,今天我们只阅读其中两则(出示卡片:《整天唱歌的蝈蝈》《一把斧子》)。短短几句话,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提出了明  相似文献   

9.
引导学生理解寓意,这是寓言教学的重要任务。由于小学生认识理解能力欠缺,直接要其归纳寓言的寓意则难以胜任;直接由教师讲解寓意则学生难以接受。因此,在寓言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特点,讲究方法,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理解寓意。一、自我感受。由于小学生缺乏生活经验,理解课文又多“立于文外”,难以真切感受寓言情境,困而难以感受和理解寓意。为此,教师可让学生充当文中人物,进人文中情境,设身处地地感受内容,理解寓意。如《田忌赛马》是历史寓言故事,为引导学生理解寓意,我让他们充当田忌、齐威王、孙膑,随时接受我(假…  相似文献   

10.
《寓言三则》是自读文章,文字比较浅显,教学任务主要是引导学生更好地读懂它,并从中受到教育。  相似文献   

11.
《狐假虎威》是一则经典的寓言故事,蕴含着深刻的哲理、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也许是因为狐狸在人们的印象中生性狡诈、奸猾,“狐假虎威”被人们赋予了反面的寓意:讽刺那些依仗别人的势力来欺压人的现象,进而寓言本身所蕴含的智慧和谋略被淡化了。受这种语意定势的影响,《狐假虎威》故事中的狐狸也在无形中成了一个反面的角色。正因为存在这样的矛盾,教师在教学《狐假虎威》时,遭遇了一场“意外的尴尬”,不过,这场“意外的尴尬”却在教师的引导下,生成了一段“意外的精彩”。面对学生的争论以及学生“抛过来的球”,  相似文献   

12.
不少教师在教《狼和小羊》这则寓言的时候,引导学生想象“在狼扑向小羊的时候,小羊一躲,狼掉到了河里”、“狼扑向小羊的一刹那,猎人来了”。乍一听,也许会认为这种教法很好,然而,寓言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寓言形象,最终领会寓言的寓意。《狼和小羊》这则寓言主要表现了狼的狡猾凶残和小羊的善良单纯,揭示坏人为了做坏事,是可以找到任何“理由”的。这样看来,这种教法的联想和想象就是没必要的,也未达到使学生领会寓意的目的。教学寓言时,一般应通过有感  相似文献   

13.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六册第27课《寓言二则》 :《掩耳盗铃》、《亡羊补牢》。这两则寓言的寓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前者讽刺了做了不该做的事 ,自己欺骗自己的人 ;后者告诉我们 ,一个人有了错误 ,只要认真改 ,就不算晚。这两则寓言语言浅显易懂 ,故事生动有趣 ,容易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但寓意含蓄深奥 ,对小学生来说不容易理解 ,是教学的难点。根据这一特点 ,教学时要让学生在充分理解故事内容、感受人物形象的基础上体会寓言。懂得做事要老老实实 ,有了错要及时改正的道理。一、预习感知 ,了解大意。1 弄懂题意。①板书课题后 ,启…  相似文献   

14.
如果说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那么感悟就是写作的生命。许多学生在观看同一个景物时,有的灵感顿生,有的却~片茫然;在经历同一件事情时,有的百感交集,有的却无动于衷;在面临同一个问题时,有的思如泉涌,有的却木然无知:这就是感悟的差异。那么如何引导学生细致入微地感悟生活,提高作文水平呢?  相似文献   

15.
笔在对小学寓言教学的调查中,发现了以下问题:一、“重”义“轻”。1.忽视寓言的故事性寓言是寄托着深刻含义的简短故事。它是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形象地反映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给人以启示和教训。教师在教学寓言时能让学生掌握寓意,却淡化了故事情节,这显然是不科学的。这两的重轻不在于教学时间的长短,而在于教师的教学意识。  相似文献   

16.
理解中心思想中如何“煮”出“语文味” 一位教师教学寓言故事《白兔与月亮》,设计了两个问题:①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②读了这则寓言后你有什么收获?由于寓言故事简单,寓意浅显,学生在短短5分钟内就彻底弄清楚了这两个问题,但老师还是不厌其烦地让学生反复谈对寓言的感受。这是地道的语文课吗?应该说更像思品课,因为这位老师把一堂语文课的教学目标仅仅定位在了“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实际上,教师要借这两个问题来指导学生读课文是不错的设想,但在引导学生理解这两个问题时必须要更加充分地关注另两个维度的目标,在达成另两个维度目标的基础上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受到感染。  相似文献   

17.
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一般都是似托一个事件来阐明一种人生哲学或者一种教训,有劝喻或讽刺意味的短小故事。但是在多年来的寓言阅读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大部分教师对其重视不够,往往教学方法简单,花费时间也少。当然,学生也就随之抱着轻视态度。为此,我们应该重视它,从以下几个方面指导学生进行寓言阅读:  相似文献   

18.
李忠祥 《中学文科》2009,(13):70-70
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一般都是似托一个事件来阐明一种人生哲学或者一种教训,有劝喻或讽刺意味的短小故事。但是在多年来的寓言阅读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大部分教师对其重视不够,往往教学方法简单,花费时间也少。当然,学生也就随之抱着轻视态度。为此,我们应该重视它,从以下几个方面指导学生进行寓言阅读:  相似文献   

19.
阅读是人重要的活动之一,它能使人积累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让人的身心愉悦。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当十分重视学生的阅读。但是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课文具有一种绝对的权威意义,学生被动地、谨慎地、封闭地阅读与欣赏,认为作者和课文是至高无上的,自己只能是“服从”阅读。有的教师把教学参考书中的对课文的分析滔滔不绝地灌输给学生,把...  相似文献   

20.
《蚊子和狮子》是篇短小精悍的寓言。有的师生认为,作者伊索在创作本则寓言时已把心目中的寓意表达出来了“:这故事适用于那些打败了大人物却被小人物打败的人。”这真的是本则寓言的寓意吗?严格意义上讲,这还不能称之为寓意。因为这句话只点明了这则寓言适用的对象和范围。整部《伊索寓言》主要是用这样的两种格式(:1)先讲故事,结尾说“这个故事适用于……的人”。像《赫尔墨斯和雕像者》就是如此(。2)先讲故事,结尾把寓意点明。如《农夫和蛇》的结尾是“:这故事说明,邪恶的人们是不会变的,即使人家对他十分仁善。”这些寓意说得明明白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