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4 毫秒
1.
本文在新贸易理论框架下,以战略性目标产业选择标准为参照,对比分析我国航空工业,得出只有政府视航空工业为战略性目标产业,采取战略贸易政策,我国的航空工业才有可能发展壮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日本政府为了使本国新兴产业快速获取国际竞争力,采用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及联合创新、实现规模化生产等为目标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在家电产业的主要表现为鼓励企业之间的研究开发联盟、价格联盟.直接或间接的资金支持、政府牵头的技术攻关等手段,为日本家电产业的迅速扩张和国际竞争力的获取提供了基础.中国家电产业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实施应该学习日本贸易产业政策的灵活性,以战略性贸易政策促进家电产业的自主创新.  相似文献   

3.
今科 《金秋科苑》2011,(10):139-141
航空工业作为工业之花,是国家战略性产业,是国家技术、经济、国防实力和工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航空工业FDI的技术溢出效应越来越显著。然而,哪些因素影响我国航空工业FDI的溢出效应,这种溢出效应是否能够提高我国航空工业企业的技术水平,如何合理引导和有效利用FDI的技术溢出效应并以此提升我国航空工业企业的创新能力,是当前我国政府和航空工业企业共同面临的现实问题。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我国航空工业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技术研发能力、产业集中度和开放程度是影响我国航空工业FDI技术溢出的显著性因素,技术研发能力和开放程度的提升有助于促进FDI的技术溢出,而产业集中度的提高无助于FDI的技术溢出。  相似文献   

5.
航空工业作为工业之花,是国家战略性产业,是国家技术、经济、国防实力和工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在《航空春秋》里记录了1949年那段历史:开国大典的空中阅兵开始了,第一组为9架P51战斗  相似文献   

6.
<正> 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的竞争是当今国际竞争的主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发达程度的主要标准。因此,世界各国在利用新技术革命的机遇,进行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中,均把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战略性产业,大力推进其发展。随着世界经济、贸易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和我国开放程度的日益加深,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面临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参与世界贸易体  相似文献   

7.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我国新时期抢占未来国际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大举措,虽然与高新技术产业都具有技术密集、创新驱动的特点,但两者在产业的性质、内涵、范围、目标和发展阶段等方面还是存在较大差异的,因此,我国和地方在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时一定要遵循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结合我国20多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经验教训,强化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和政策引导,有效指导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的科学选择;强化产业自主创新,选择适合本地产业发展的自主创新模式;依托高新技术产业科技园区,重点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8.
战略性贸易政策中的产业政策及其绩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琼  宗刚 《中国软科学》2003,(3):156-159
一、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综述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将产业组织理论引入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所形成的战略性贸易政策是现代经济理论发展中最具有影响的创新之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全球性产业在世界范围内竞争的加剧,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与实践又成为新的关注热点。克鲁格曼、格罗斯曼、赫尔普曼、迪克西特、斯宾塞等都对战略性贸易政策做出了开创性或跟踪性的研究。克鲁格曼最先利用迪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所建立的一个规模经济和多样化消费之间选择的模型,将其应用到国际贸易理论研究之中,建立了一个主要由规模经济所引致贸易发生的…  相似文献   

9.
以国际贸易由产业间贸易向产业内贸易的转变为出发点,结合世界各国都已开始重视产业内贸易,研究产业内贸易的测度指标的状况对我国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进行静态和动态分析,明确了我国机电产业整体、内部各部门均主要以产业内贸易为主要贸易模式,及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国家和地区集中度较高。我国企业要尽快适应这一贸易模式的转变,就要坚持走自主创新的道路,从而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发达国家重振制造业的战略性举措给中国产业发展带来严峻的外部挑战。因此,在全球经济深度调整期积极推进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时,有必要深入分析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现状和演变态势。文章通过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un Comtrade Database),综合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竞争指数和价格指数指标,对2000—2015年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演变态势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在国际分工格局中劳动与资源密集型产业竞争力较强,但部分劳动与资源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不断降低;部分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竞争力不断上升,但其仍处于全球价值链中附加值较低环节。文章提出了4条政策建议:(1)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新竞争优势;(2)坚持创新驱动,提升产业创新能力;(3)积极参与全球治理,营造良好外部环境;(4)健全产业创新生态体系。  相似文献   

11.
文启湘  樊秀峰 《预测》2005,24(4):7-11
基于经济全球化的国际环境分析,流通企业并购应是以国际化发展为方向、以塑造核心竞争力为目标的战略性并购;基于流通产业结构、性质及我国流通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实现战略性并购应以同业横向的强强并购为主。在具体的并购策略上,批发业与零售业还有一定的区别。流通企业实现上述战略性并购目标的制约因素很多,本文着重对企业自身的制约因素:动力与能力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2.
刘艳 《科技风》2011,(18):245
产业内贸易已成为当今世界重要的贸易形式,对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我国也不例外。本文以我国产业内贸易为视角,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我国产业内贸易的决定因素;产业内贸易与经济;中国与各国产业内贸易。  相似文献   

13.
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后危机时代"的新宠儿,当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都在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国也提出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分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背景与意义。阐述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与发展的动力因素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其它产业的关系,概述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最后,提出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以产业经济学和区域经济演变理论为指导,对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内涵和旅游业建设战略性支柱产业的意义及可能性做了深入剖析,运用多模型对国务院决策目标的实现可能性进行了测算.旅游业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战略产业,目前我国的旅游业规模也远没有达到支柱性产业的地位.提高城市化,推进工业化,增强制造业竞争力,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材料、新能源工业,避免泡沫经济,是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在出口受阻、就业压力巨大、碳排放瓶颈制约越来越严峻的情况下,把旅游业建设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有着特殊的意义,文件中关于2015年旅游业发展目标是基本可行的,也是完全必要的.要突破旅游业发展瓶颈,加强旅游学基础研究,建设和完善金旅工程,推动"华人游中国"和城里人"上山下乡"活动,坚持政府主导与企业化运作相结合,遵循地域分异规律,充分发挥中央、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有序推进全国旅游业战略性支柱产业建设.  相似文献   

15.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产业内贸易和贸易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中国海关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分类,基于HS六分位数对我国高新技术九大领域的产业内贸易进行测算,并采用Greenaway方法进一步测算出高新技术产业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和垂直产业内贸易,我国高新技术的净贸易条件和收入贸易条件。结果显示:(1)高新技术以产业间贸易为主要特征,产业内贸易则体现为典型的垂直产业内贸易;(2)高新技术产品的产业内贸易主要集中于几类产品;(3)高新技术竞争力提高很大程度依赖于外资;(4)高新技术产业收入贸易条件表现良好。  相似文献   

16.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文本量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系统搜集整理我国2010—2013年国家层面制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的基础上,运用内容分析方法对40项政策样本进行文本量化研究。通过构建"产业发展维度"和"政策支持维度"的二维分析框架,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主题频数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具有主题集中、聚焦"创新"、目标规划过溢和需求型政策明显不足等特征,并由此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布局合理性决定了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针对国家和各省市科学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本文基于产业价值链视角,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布局的内涵界定基础上,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布局指标体系,以系统聚类分析法为核心设计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布局模型,并对我国航空航天器制造业进行空间布局.本论文研究旨在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布局规划工作提供理论方法支持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8.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阶段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突破重大技术难题,引领未来科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提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覆盖的领域广,产业发展阶段的要素不同,针对这一问题,论文阐述了当前科技的发展方向,分析目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在"S"曲线上的发展情况,针对不同产业的发展阶段,提出运用不同类型的产业技术路线图技对产业进行规划.  相似文献   

19.
李强  楚明钦 《资源科学》2013,35(4):704-712
在全球经济衰退凸显的形势下,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了各国用来抑制颓势,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战略转型的主要手段.本文通过基于能源产业建立新能源和常规能源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计算公式,计算以新能源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以常规能源为代表的普通产业的贡献率.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整体上以新能源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要低于以常规能源为代表的普通产业,但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增长速度要远远大于常规产业,可以预计未来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贡献.文章认为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贡献率比较低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还处于未成熟阶段、缺乏核心技术、产业政策配套不足和技术转化率低等原因.因此,本文认为在政府政策上面应当加大研发投入、完善财税政策、增加战略性新兴产业内需和加强产学研合作.  相似文献   

20.
从GVC驱动机制理论分析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GVC升级的影响因素入手,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GVC升级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研发环节是当前影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GVC升级的关键环节,其中RD经费和人力资源投入强度对产业GVC升级具有不同作用;生产环节中技术效率和销售环节中利润率的提高同样有助于产业的GVC升级,但出口规模的扩大却不利于产业的GVC升级。还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例,对其GVC升级路径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