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解说词是电视新闻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画面、人物同期声、现场效果音、字幕等共同构成了电视新闻的语言符号系统。一条电视新闻中,解说词和其他  相似文献   

2.
电视新闻解说词的写作是语言的艺术,解说词配合画面和其他电视元素形成的电视新闻主要诉诸受众的感官,这就决定了电视新闻解说词应当具有感性特色.通俗质朴.  相似文献   

3.
江波 《中国地市报人》2013,(10):118-119
美学与新闻似乎是"不搭界",有的人认为电视新闻不是艺术片,不存在美学,那么什么是美?李泽厚曾这样概括:"美就是包含社会发展的本质、规律和理想而有具体可感形态的现实生活现象,简而言之,美是蕴藏着真正的社会深度和人生真理的生活现象。"电视新闻是一种具体可感形态的现实生活现象,所以电视新闻存在美。电视新闻摄像研究构图美,电视新闻编辑研究镜头组接的节奏美,作为电视新闻的重要组织部分电视新闻解说词虽不同于小说、诗歌、散文等文学体裁,但它起着串联画面内容、提升画面内涵、弥补画面不足、阐发思想  相似文献   

4.
我从事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虽然时间不长,但是经过短短的几年实践,我深深感到,电视新闻是由图象、文字(解说词)、声音(现场效果)三部份组成的,忽略任何一部份,都会直接影响到电视新闻的质量。解说词写不好,电视新闻质量肯定要受影响。下面,我想结合编辑电视新闻解说词的实践,谈点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5.
电视新闻是一种视听结合的传播媒介,电视新闻解说词起到解释、补充、说明电视画面的作用,二者相辅相成,以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所以电视新闻解说词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解说词的写作时,要切实做到准确、具体、简练,使解说词更加通俗易懂,易于观众清晰明确的接收信息。  相似文献   

6.
电视新闻是通过电视手段对新近发生地事实进行的报道,它通过电视荧屏形象地向观众传达新闻信息,具有视听结合、声画并茂的特点。一则电视新闻是由画面与解说词两部分组成的。因此,研究电视新闻解说词如何写作,是做好电视新闻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电视新闻是声画艺术,它是由图像、解说和同期声效果组成的。而目前有很多电视新闻却成了“蜻蜒点水”,原因是,有的电视记者只追求画面美,忽视在解说词上下功夫。近年来,有好多好的电视新闻和专题,在解说词上是颇费匠心的。《迎接挑战》,不但画面语言丰富,而且解说语言更为丰富,它不但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加强了画面的表现能力,揭示了画面难以表述清楚的意蕴。又如,《话说运河》那明快、自如、风趣、幽默的聊天式的解说,自然地把你带到了运河两岸。试想,如果没有解说词的点染,靠画面是很难以让电视观众理解的。所以说,好的解说词,不仅仅是释意,而且还应该传神,传画面之神。解说词既不能完金重复图像内容,又不能脱离图像内容.画面上可以看到的不必去赘述,但解说与图像  相似文献   

8.
电视新闻中主观性解说词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华  詹恂 《新闻界》2006,(4):106-107,105
在电视新闻中,解说词承担着解释、说明、补充图像并开拓图像深度和广度的重要使命。解说词的编撰和播报中语调的运用都能体现新闻从业人员的个人意志。因此,解说词写作和播报的过程即是新闻工作人员主观传播的过程。新闻单位和新闻工作者必须有效的控制个体的主观性,从而达到解说词的“相对客观性”。近年来,新闻报道的方式和倾向出现了“多样化”。多样化趋势适应了市场需要,然而也为电视新闻报道带来了消极作用:解说词主观性语言的泛滥使用就是最直接的后果。那么导致电视新闻解说词主观性日益严重的根源是什么,我们又应如何有效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9.
作为修辞手法之一的比喻,在文学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但是,在电视新闻专题片中如果喜欢用比喻,又善于用比喻,做到说理、状物、抒情,都能用确切、生动的比喻联翩而来,就能使专题片顿然增加诱人的视听效果。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善用比喻,是电视新闻专题片的一大绝招。(一)电视新闻专题片用真实人物、事件反映现实生活,纪实性是它的根本属性。它相当于报纸上的通讯,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电视新闻专题片选择的材料比较丰富多彩、系统全面,有故事、有细节、有起伏。电视新闻专题片运用电视形象化的表现手法,综合运用叙述、描写、议论…  相似文献   

10.
目前,在从事电视新闻的同行中,有些同志主张以解说词为主或实际把解说词摆在主要地位。比如,有的同志处理电视新闻的工作方法是,不管镜头的组接和节奏的要求,而是先把解说词写好,然后按解说词的长度去编辑画面;有的同志主张,要以文字稿为主,画面相应配合文字,文字一完,画面随之结束;甚至有的领导同志在审查电视新闻时,只审解说稿,不审画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其一是电视是一种新兴的事业,电视台的工作人员来自四面  相似文献   

11.
作为"以视为主、视听结合"的传播媒介,电视主要作用于人们的综合感官,也包括听觉感官在内,能够同一时间接受多个信号,在人们接受信息中占据着核心位置。在接受解说词所传递信息时,人们会本能地将它融入到画面的形象中。为此,电视新闻解说词写作过程中,必须全方位考虑电视特点,整体构思,充分发挥综合效应,掌握必要的语言运用技巧,才能更好地吸引观众,提高收视率。因此,本文作者对电视新闻解说词写作技巧这一课题予以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电视新闻是视听兼备的,不像报纸新闻的纯视觉和广播新闻的纯听觉。显然,电视新闻一开始就面对一个难解的课题:镜头画面和文字解说的有机结合。从以往的实践来看,解决这一课题除了题材选择、采访功力等前期因素之外,电视新闻作品的后期制作也是重要一环。许多记者为了不在这一环节上失误,于是采访回来后先在办公室写好解说词,然后拿着解说词作为新闻作品的蓝本到剪接台上把所拍摄的镜头画面对号入座,解说词说到哪,与之相关内容的画面就编入相应的时间段。这种作法避免了解说和画面风马牛不相及的毛病,但这只是做到了表面的结合。随着电视新闻改革的深入,要求画面和解说不仅要“形合”而且要“神合”,要做到内在地统一成一个整体。笔者根据自身体验认为,在剪接台上完成电视新闻解说词的撰写是做好这一环节的好办法。  相似文献   

13.
在电视新闻采访中,真实性是电视新闻的生命。记者在进行采访时所获得的第一手资料越多,在电视新闻采访中的真实性就越高。而同期声在保证电视新闻采访真实性方面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特别是在媒体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电视新闻要站稳脚跟,就要掌握电视新闻采访同期声的编辑技术。本文重点探讨了电视新闻采访同期声的编辑技术,拟期为电视新闻编辑工作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4.
电视画面和电视解说词,是电视新闻专题两个最重要的表现语言,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可视化技术也在不断优化,在电视新闻中的应用革新了新闻的报道形式,在提升电视新闻质量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数据可视化技术使得电视新闻更加的具体、形象,能够将新闻事件的相关情况全面地展示出来,在现代电视新闻发展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数据可视化在电视新闻中的表现形态和应用现状,在此基础上对电视新闻中数据可视化的应用方面进行了相关的分析,以期为电视新闻数据可视化技术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电视解说词是电视新闻或电视专题片的基础和底稿。一则电视新闻或一部电视专题片的成功与否,解说词的优劣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在前期采访拍摄以及后期的撰稿过程中,应怎样切合主题,撰写我们的解说词呢。本文从解说词的重要性、受众范围、后期撰稿中应注意事项等方面,对电视解说词的写作进行了详细阐述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7.
大家看电视新闻和报刊上的新闻图片,除想了解一些地方发生了什么事情以外,同时也是一种享受。但是在许多时候,有些新闻和画面,看了不但起不到上述作用,而是让人越看心里越别扭,像吃了苍蝇似的。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毛病出在图文不符上。在这里,笔者列举几例:  相似文献   

18.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改变了电视新闻采编方式,加强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已成为我国电视新闻创新发展的一条重要渠道。基于此,本文在简要论述大数据技术内涵的基础上,从策划、制作、宣传与传播四个方面,系统论述了大数据技术在电视新闻节目中的应用方式,一方面帮助我们深化对于大数据技术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其在电视新闻节目中的应用;另一方面也能够为电视新闻制作机构提供必要的指导价值,提高其对大数据技术的使用质量与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9.
李靓 《今传媒》2023,(4):48-51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一项热门研究课题和新的发展领域。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下,具有自动化控制、大数据分析、移动信息交互等功能的智能化设备也涌入了人们的视野,为电视新闻采编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支持。基于此,本文阐释了电视新闻采编工作融合人工智能技术的意义与必要性,针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电视新闻采编工作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融合与创新策略,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前,在一些电视新闻中,有不少解说词只注重词汇的生动,因此,拚命罗列形容词、排比句等。明明画面上只有少数人在鼓掌,而在解说中偏要写上‘某的讲话,博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