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赏识,其本质是爱。学会赏识,就是学会爱。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欣赏。赏识教育就是通过激励表扬手段,肯定学生的优点、长处,鼓励他不断追求成功。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传统的教育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新课程中指出教育的使命和教师的任务,是让学生从小有良好的心态,学会自信,学会欣赏自己。  相似文献   

2.
赏识教育就是通过激励、表扬手段,肯定学生的优点与长处,鼓励他们不断追求成功的过程。这就是说,教师的赏识,就是对学生的肯定、信任和鼓励,它能使学生在潜意识中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看到自己的能力,从而增强自信心,对学习产生兴趣,进而挖掘和提高自己的潜质,并取得求知的成功。  相似文献   

3.
赏识教育 ,就是在教育活动中 ,教师要积极发现并赏识学生的优点、长处和进步 ,并加以鼓励、指导其学习 ,使学生增强信心 ,从而获得学习成功的一种教育方法。  如何用赏识教育的方法帮助学困生取得学习上的成功呢 ?  第一 ,教师要满腔热忱爱学困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赏识的本质是爱。现代教育是人性化的教育 ,因此 ,教师应从人格的角度平等地对待学困生 ,乐意接纳他们 ,真心赏识他们 ,对学困生要满腔热忱 ,不奚落、不歧视、不排斥他们 ,相信自己爱的雨露能浇出成功的花朵 ,这种爱便会驱动…  相似文献   

4.
赏识教育就是通过激励、表扬手段,肯定学生的优点、长处,鼓励他们不断追求成功。优秀的学生需要赏识教育,“后进生”更需要赏识教育。  相似文献   

5.
哲人詹姆士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而赏识正是肯定一个人的具体表现。赏,含欣赏、赞美之意。识,是肯定认可。赏识教育就是通过激励、表扬手段,肯定孩子的优点、长处,鼓励他不断追求成功。作为教师,应该积极地去寻找学生的优点,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优点,发自内心地去赞扬,去鼓励。当别人把你的学生看“扁”的时候,你千万要把他们看“圆”。学会赏识,就抓住了教育的本质。因为,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是渴望得到赏识。在我的语文教学中,我尝试以赏识的目光来看待每一位学生,在学生“犯错”中发现优点,捕捉闪光点,精心设计充满爱心的教育场景,在“润物细无声”中发挥教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赏识,心理学上是指充分认识到人的积极因素,并加以肯定与赞赏。赏识教育就是通过激励表扬手段,肯定学生的优点、长处,鼓励他不断追求成功。一位心理学家说:"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要是渴望被赏识。"赏识对于成长中的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赏识可以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赏识不仅是鼓励,更是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肯定。  相似文献   

7.
陈惠芳 《班主任》2000,(3):13-13
赏,含欣赏赞美之意;识,是肯定认可。赏识教育就是通过激励、表扬手段,肯定孩子的优点、长处,鼓励他不断追求成功。赏识是孩子不断追求成功的“金钥匙”。其育人功能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8.
赏识教育就是教师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给予积极肯定和鼓励,让学生得到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从而产生强烈的自我展示和成功欲望。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营造赏识氛围,善于赏识后进生,把握赏识分寸,以期达到教育的最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一、对赏识教育的理解 对于"赏识"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1193页中的解释是这样的:赏——即赞美之意,识——即肯定与认可.赏识就是认识到别人的才能或作品的价值而给予重视或赞扬.所以,依我之见,赏识教育就是通过激励表扬手段,肯定学生的优点、长处,鼓励他们不断地追求成功的教育理念.在赏识教育理论中,它是一种思维视角,即用赏识的眼光看世界,是一种凡事发生往好的方面想的积极的思维方式,同时它又是一种欣赏的心态.在学校教育中,赏识教育就是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把"以人为本"、"以育人为本"作为指导思想,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人格,使其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力量,帮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挥潜能和取得成功的一种教育过程.  相似文献   

10.
“赏识教育”以充分认识每个孩子的巨大潜能为前提,以发挥“从成功走向成功”的心理效应为出发点,帮助孩子自己解放自己,从而走向成功。“赏识教育”提出的前提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潜力,教育者发现孩子的优点,肯定他们,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闪光点,使他们有继续前进的动力,获得更大的进步。这是一种积极的教育方式,它和我国几千年来形成的教育方式是不同的。“赏识教育”认为,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应当像尊重上帝一样尊重孩子、相信孩子。因为人的精神生命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为此,我们应该积极推行“赏识教育”。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赏识教育,应该注意热切的激励性、真挚的情感性、精当的指导性、强烈的启迪性。  相似文献   

11.
赏识教育就是通过激励、表扬等手段,肯定孩子的优点,长处,鼓励他们不断追求成功。有位心理学家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就是渴望被赏识。赏识是滋润学生灵魂的雨露;赏识是唤醒学生自我价值的号角。赏识是开启学生奋斗之心的钥匙。那么,如何在教学中进行赏识教育呢?  相似文献   

12.
马生霞 《考试周刊》2014,(27):30-30
能在教学中直接起到唤醒和激励作用的是赏识。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是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和爱。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个孩子都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逐步形成燎原之势。所以教师应该学会赏识,善于赏识,这样会让学生爱上语文。  相似文献   

13.
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让学生时常得到成功的喜悦和快感,培养他们的成功心理,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激活他们自身的潜能,增强自信心,使他们一步步走向成功。  相似文献   

14.
赏识教育与传统的惩戒教育相反,它是用赞赏的态度来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培养其自信心。使用赏识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扫清思想道路上的障碍,促进其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郑妍 《文学教育(上)》2011,(15):114-115
赏识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赏识可以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尊重孩子、相信孩子、鼓励孩子,可以帮助孩子扬长避短,克服自卑、懦弱心理,树立自信心。在实际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是促使孩子将自身能力发展至极限的最好方法,是促使孩子形成自信、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其所能达到的教育效果往往出乎我们的意料。  相似文献   

16.
宋昆鹏 《青海教育》2014,(11):28-28
赏识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它摈弃了传统教育的弊端。通过赏识教育不断挖掘学生的优点、长处、潜能,开发学生智能,培养美德,最终达成学生人格、精神和生命的发展和成长。在此,针对语文教学中的赏识教育,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实践。  相似文献   

17.
赏识教育就是通过激励和表扬的手段,肯定学生的优点和长处,鼓励他们不断追求成功。赏识学生是对学生人性的尊重,没有爱就没有赏识,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放牛班的春天》通过马修老师和他学生的故事,向观众很好地诠释了赏识教育的基本原则,即:对学生的信任和理解、尊重和激励、宽容和提醒。  相似文献   

18.
对赏识教育的几点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文凤 《职教论坛》2005,(20):50-51
赏识教育是对学生言行、举止、所作所为予以肯定、表扬,是通过欣赏和赞扬受教育者的优点来进行教育的一种教育方式.赏识教育以信任、宽容、激励为原则,尊重个性,鼓励学生在宽松的教育环境中成长.赏识教育使受教育者坚信自己是有能力的,体会到自己的人生价值与力量,帮助受教育不断得到成功和最佳发展的一种教育过程.  相似文献   

19.
在班主任工作中开展“赏识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赏识教育注重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在高职学生中开展赏识教育有助于提高其心理素质,对学生今后更好地适应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赏识教育就是教师以赏识的目光看待学生,抓住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渴望尊重,它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小题大做、适当夸张,放大孩子的优点和长处,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