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纯粹理性批判》是康德的一部主要著作。如果没有读过《纯粹理性批判》就等于还没有真正进入康德哲学。尽管康德有三大批判和其他一系列著作,但是其整个哲学体系的基础是建立在《纯粹理性批判》之上的。这为我们初步了解康德的哲学思想奠定了基础,便于我们今后更好地学习康德哲学及其形而上学思想。  相似文献   

2.
论述康德"理性"哲学中的科学与宗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考察康德在其哲学中对科学与宗教的界定来指出它们的联系.理性的批判是科学与宗教得以产生的基础,科学是对理性的合理批判,宗教是对理性的合理批判的体现.  相似文献   

3.
康德界限思想是康德批判哲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康德界限思想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吸收和总结各个时期哲学思想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创新之后产生的。康德界限思想的理论源泉、康德界限思想的深层涵义和康德界限思想的意义,为康德批判哲学中的界限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问题一直被广泛地思考和讨论,在经院神学和近代宗教哲学的发展中,上帝存在的问题不仅成为宗教哲学所关注的基本问题,而且也是宗教哲学中讨论得最多的问题.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将在他以前的种种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都归入到三种证明--本体论证明、宇宙论证明和自然神学证明中,通过三个方面一步步地演绎他对传统...  相似文献   

5.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的第一版与第二版中,就"概念分析论"部分的"范畴先验演绎"分别提出了"主观演绎"和"客观演绎"两种演绎方式,构成了康德批判哲学的一大难点.康德"范畴先验演绎"的内在逻辑矛盾成为德国古典哲学进一步发展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6.
与在康德哲学中一直引起人们关注的物自体概念一样,先验对象也是一个在哲学界极有争议的概念.其真实的所指在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中不曾明确,其所指称的对象也在不同的哲学家那里有着不同的含义.它是康德哲学不可跨过的重要概念.  相似文献   

7.
立足于康德的原著,具体地分析了康德对"物自身"概念的处理.这个概念是康德哲学的精髓所在,是其批判哲学的最重要的着力点,也是他的批判哲学与其他哲学家及哲学流派的最重要的概念上的区分.  相似文献   

8.
怀疑论可以看作整个希腊哲学的总结——否定性的总结。这种“绝对”怀疑一切的态势虽然看上去针对一切理论学术,尤其针对整个希腊哲学,然而,它实际上集中地映射出了希腊哲学的独特特质。这些特质包括:由逻辑精神和“科学精神”带来的强理性批判冲动,彻底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批判意识,对“最佳人生”(幸福)的追求。所以,对于怀疑论的考察能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希腊哲学的独特精神。  相似文献   

9.
康德哲学的根本精神不仅在于对形而上学的批判,更重要的是对形而上学的重建。这种重建是通过"哥白尼式的革命"实现的。这一哲学革命最集中的显示了康德所面对的问题和他解决问题的独特方式,最集中的体现了康德哲学的基本原则、特征和趋向,最集中的体现了康德哲学的基本精神。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唯物史观的达成离不开宗教批判这一重要环节,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一文则印证着马克思通过宗教批判已经转向唯物主义视域的事实。尤其是《〈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第一重意蕴则高度体现了这一转向的开始,即马克思在宣告青年黑格尔派宗教批判环节已然结束的基础上,将批判的矛头直指那个产生了宗教的现实世界,同时以对宗教双重社会功能的肯定找到了哲学这个担负着改变客观世界的现实力量。其不仅使马克思的宗教批判事业具有了彻底性与现实性的可能,更是马克思开启唯物史观视域转向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1.
审美时间性问题已经成为当代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论域。时间问题贯穿康德批判哲学的始终,是理解康德思想的一条重要线索;在此基础上,康德《判断力批判》"美的分析"就显现出审美独特的时间性内涵;对康德美学时间性内涵的分析进一步凸显出当代美学与康德美学之间的内在联系,对理解当代美学及审美时间性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马尔库塞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态环境危机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以及人对自然的统治构成了人对人的统治的观点,表征了法兰克福学派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之间的源脉关系。同时,马尔库塞以批判科学技术的极权主义为切入点和着力点,从技术批判转向社会批判,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但是,他对技术理性、科学理性同价值理性、艺术理性相统一的理想的描述,由于缺乏基于人的主体性的实践过程,从而具有明显的乌托邦色彩。  相似文献   

13.
萨特作为存在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曾高度评价马克思主义,并试图将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融合起来.但他所高度评价的马克思主义不过是经过其改造的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他在《辩证理性批判》中反映的基本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排斥、歪曲和否定.  相似文献   

14.
康德批判哲学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座丰碑,他的学说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和持久的魅力.在康德庞大的哲学体系中,自由是康德批判哲学的一个核心概念.通过研究康德的自由与意志思想,笔者认识到:教育应引导人们正确认识自由与纪律的关系,应引导人们从纪律中寻找自由,应引导人们自律.  相似文献   

15.
科学和哲学是人类理论思维的两种主要方式。科学是对具体的物质运动规律的探究,哲学是建立在对科学及其研究成果的反思和批判基础之上的,思辨性是哲学思维的关键。体育哲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其从本体论角度追问体育存在,反思和批判体育实践和体育理论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黑格尔认为区分知性与理性是康德的独创。仅就名称言,康德新创的是“知性”,但就实质言,知性与感性之相互依存地构成经验,正同于前康德的感性与理性功能。因此,知性基本上相当于前康德的“理性”,但作了更精致的限定;作为无限性思维的理性,才是康德三分法中的创新。但康德研究中最薄弱的部分恰是理性;而在德国古典哲学之后理性就失落了。在前康德二分法的意义下,感性与理性这对术语(外加“非理性”)已成为现代文化最重要的语言思维构架之一。从康德去看,这里只有感性与知性,却缺失了理性。本文拟通过回溯康德审查这一现状。  相似文献   

17.
康德哲学学说的中心,是主体性的学说,其主体性原则体现在两点上:一是理性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二是人是自由的。康德通过用先验形式来规范经验内容的理论方法,使理性和自由成为了各自领域里的立法者,使人的主体性得到了史无前例的张扬。  相似文献   

18.
1842年《莱茵报》时期的马克思,在政治哲学思想、国家观念上没有完全摆脱黑格尔的影响,在批判立场上强调通过对宗教神学的批判,使国家摆脱宗教神学的束缚,进而实现理性国家的归复;1843年,马克思意识到尘世现实问题与理性国家之间存在着极大的矛盾和冲突,于是把批判的矛头指向1842年所追捧的黑格尔理性国家理论,展开对整个政治领域的彻底的批判,并走向彻底的革命,实现了从对宗教神学的批判到对尘世批判的转向。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早期批判思想是一个较为系统的理论批判体系:以博士论文为代表的宗教批判、以《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为代表的政治批判以及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标志的经济批判。马克思早期批判思想的批判目的是通过批判资本主义旧制度,实现全人类的解放。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以下简称《导言》)中通过批判的武器与武器的批判两条线索来寻求人类从各种形式的压迫下获得彻底解放的途径:批判的武器与武器的批判相结合,最终实现人的全面解放。深入理解《导言》的意旨,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仍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