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7月24日凌晨,我们到了张家界。导游说,下午我们要去漂流。我听了,别提有多高兴了,因为我们漂流的地方是被称为"天下第一漂"的猛洞河呀!  相似文献   

2.
<正>一、班会背景近年来,不少学校开展了图书漂流活动,我校也不例外,学生们只需放漂家中闲置的一本图书,就可以阅读到来自其他小伙伴放漂的N本图书。活动的初衷是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但是,一段时间之后,"诚信危机"不断凸显:不少漂流书销声匿迹,不知沉睡何方;不少学生再也寻觅不到自己的漂流书,不愿继续放漂图书;回漂的图书伤痕累累,再也无力负重前  相似文献   

3.
<正>暑假,我和妈妈一起游览了武夷山。其中的一天中午,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前往九曲溪漂流。旅伴说,武夷山九曲溪竹筏漂流号称中国最美的漂流,此番漂下来,绝对不会让人觉得白来。  相似文献   

4.
正2013年8月22日晴早就听说王屋山漂流很好玩,在暑假的最后一个星期天,爸爸带我和妈妈去王屋山漂流。我们乘车走了两个多小时,才到达目的地。这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树木郁郁葱葱。山谷里一条小河缓缓地流淌,一派人间仙境的景象。吃过午饭后,我们便准备漂流。来到漂流点,只见在大门的上方悬挂着一幅巨大的广告牌,上面写着"河南第一漂"。看着河面上的橡皮筏,听着哗哗的流水声,我们个个跃跃欲试。爸爸和  相似文献   

5.
美丽的绿潭     
乡下奶奶家后面有个水潭,四季常绿,我叫它绿潭!春天,桃花、杏花的花瓣落入潭里,像小船一样,慢慢地漂呀漂……有时,几只小蚂蚁乘在上面,像坐在船上漂流一样呢!旁边老树上缠绕着  相似文献   

6.
万能遥控器     
"啊——找到了!""找到什么了,这么拼命叫?"我瞥了一眼精瘦的老哥,笑着说:"你喜欢什么好吃的,我请客!""那好,就来只乳猪吧!"他准是以为我在跟他开玩笑。我没理会,掏出遥控器,按下"食物"键,说了声:"烤乳猪!""呼——"一只超大的、闪着金光的烤乳猪出现在我们面前。看着惊得快掉了下巴的老哥,我笑道:"看吧,老哥,这可是我神秘的万能遥控器!""哇,借我玩几天行不?""不行!""小心我的巴掌!"老哥见软的不行,居然想来硬  相似文献   

7.
共读一本杂志,共享一种快乐。2008年9月,《课堂内外》高中版"校园快乐漂流阅读"活动正式起漂。本次活动以"图书漂流"的形式,每月向校园内投放数量不等的最新杂志,在校园内"漂流阅读"。活动志愿执行者招募全面开始,自愿报名,每校3~5名!选拔完成后,即组建立活动QQ总群!  相似文献   

8.
共读一本杂志,共享一种快乐。2008年9月,《课堂内外》高中版"校园快乐漂流阅读"活动正式起漂。本次活动以"图书漂流"的形式,每月向校园内投放数量不等的最新杂志,在校园内"漂流阅读"。活动志愿执行者招募全面开始,自愿报名,每校3~5名!选拔完成后,即组建立活动QQ总群!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当前图书漂流存在的没有认证、缺乏诚信,无法追溯、回漂率低,参与不便、没有持续等关键问题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基于移动互联网,运用HTML5、Java等技术探索开发图书漂流移动应用的新思路。开发出的图书漂流移动应用能够实现线上认证、投漂、求漂、溯漂、评价与阅读信用体系构建,线下开展实体图书的投书、取书与还书,并具有个人图书管理、阅读管理、闲置图书转让和组织者后台监管等功能。  相似文献   

10.
石磨     
在我的老家这个僻静的村里,还可以见到古老的石磨. 那一天,我走过一户人家隐隐约约听到里面传出有节奏的"隆--吱,隆--吱"声.我好奇地走进去.堂屋里放着一架石磨,一个强壮的年轻人立着弓步,双手撑着吊在长绳上的磨担子.  相似文献   

11.
暑假快过完一半时,听说老家的亲戚朋友组织了一个小旅游团,准备去位于湖南省炎陵县境内的桃源洞漂流。我立即联系上他们,成为了旅游团的一员。桃源洞名为“洞”,实为山,是国家  相似文献   

12.
老哥     
正花白胡子,两颗即将"红杏出墙"的门牙,一个他自己认为命运不济而长错地方(和毛主席比)的大痣在鼻子左下方镶着,经常笑嘻嘻的,这便是我印象中的老哥。我称他为"老哥"只是从家谱上排辈分得来的。据大伯说,我和老哥之间的血缘关系早就出八服之外了。由于是地邻,我听到很多关于他的事,我们俩之间也发生过许多值得回忆的事。  相似文献   

13.
独竹漂运动是运动员脚踏漂流在水面上的单棵楠竹,依靠小竹竿划动实现水上漂行的一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该运动集民族性、体育性、观赏性和娱乐性于一身。本文对独竹漂运动的形成、演进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独竹漂运动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独竹漂运动是运动员脚踏漂流在水面上的单棵楠竹,依靠小竹竿划动实现水上漂行的一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该运动集民族性、体育性、观赏性和娱乐性于一身。本文对独竹漂运动的形成、演进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独竹漂运动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遭遇甘水潭     
享有“襄樊第一漂”美誉的甘水漂流位于南漳县李庙镇甘水河,一个星期天我们一家慕名乘车前往,车还未停稳,我便迫不及待地一跃而下……  相似文献   

16.
巧手姥爷     
我姥爷有一双灵巧的手,他每次给我做玩具的时候,都做得又快又精致。有一次,我看到别的小朋友从玩具店买回的飞机,羡慕不已,梦想自己也拥有一架既结实又漂亮的小飞机。于是我趁星期天回农村老家看姥爷的机会,对姥爷说:"姥爷,您能帮我做一架小飞  相似文献   

17.
反哺     
杨茵茵 《大学生》2020,(4):74-75
前段时间,微博上流行个段子"疫情结束前不要和家人吵架,因为到处都封路了,吵完架也不能离家出走。"不过,我们家还真是没这个烦恼,倒不是因为家庭关系多和谐,而是因为疫情之前就已经吵过了。准确的说,每年关于"要不要回老家过年"这个问题我们都会吵上一架。我出生在广东揭阳,三岁时全家搬到了西安,只有近几年的春节才会回广东待上一段时间,对于老家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感情,所以一直以来也都没有要回老家过春节的欲望。  相似文献   

18.
最初接触"exchange-student"一词是在初三的英语课上,让我想象不到的是,4年后,我也成为了一名国内院校的"exchange-student"。我来自湖南郴州,2010年考入吉林大学新闻系,按照时下流行的说法,我也算是一名"北漂",而且"漂"得还挺北。2011年9月,因为学校的"第二校园计划",我又"漂"到了距长春2 000多公里的武汉大学。这次是真正的"漂",因为我只在武大待半年。  相似文献   

19.
舍不得离开     
桃林镇小桃林村是我的老家。村后是历经沧桑的马陵山,山后是川流不息的文山河,西南面有波光粼粼的黑龙潭水库。从小班到大班,我都在老家上的。上小学,我转到了县城,只有逢年过节或假期周末才回老家看望奶奶。今年暑假,我又到老家过了很多天。"奶奶,我回来了!"我是人未到,声先  相似文献   

20.
夏日的一天,我们全家去响水河漂流,听说那里漂流非常刺激,被人誉为"龙江第一漂"。经过了3个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来到了方正县山清水秀的响水河。当天晴空万里,河水清澈通透,还可以看见小鱼在河水里游来游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