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 毫秒
1.
本文叙述了孤岛综采工作面搬家的整个施工过程,采用先进工艺进行顶板加固,确保围岩稳定,为工作面搬家提供足够的空间。计算了孤岛工作面抗压支护强度以及周期来压步距,分析了如何用多种支护工艺维护孤岛工作面压力增高区。通过采用铺树脂纤维网、打锚杆(固定钢丝绳)、敷设钢丝绳、锚索、锚杆、支设钢棚进行支护,顶板得到了很好的加固效果为综采工作面顺利搬家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探索出了一条如何抵抗孤岛工作面矿压显现的先进子路,伴随着国家对煤矿企业资源整合,大型综采生产工艺已投入有五六年,许多矿井整合后的首采采区已进入尾声,孤岛工作面压力显现逐步凸显。为今后现代化矿井孤岛工作面搬家提供了一个成功的案例。  相似文献   

2.
红柳煤矿是神华宁夏煤业集团鸳鸯湖矿区的主要矿井之一,井田面积79.55km2,矿井设计生产能力8M/a,设计服务年限99a。目前实际生产能力6.5M/a,主要开采2#煤层,该煤层全区发育,大部可采,平均厚度4.91m。实践表明工作面采高加大,煤壁更易片帮造成支架端面距加大,从而大大增加了工作面出现冒顶的几率,特别是像红柳煤矿这样顶板是以砂岩和泥岩为主的复合型顶板,遇水易变软泥化,且煤层节理发育完全,在回采工程中片滑现象严重。一旦工作面冒顶,严重影响综采效率的发挥,并且在处理冒顶时往往会对人身造成伤害。要确保煤矿生产安全,加强顶板管理是杜绝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关键。本文以I010202综采工作面为例进行分析,对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的顶板管理提出了一些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新集一矿南东翼八煤总回风巷位于该矿区第一水平第五采区,为五采区提供回风服务,巷道所处八煤煤层为中厚至厚煤层,全层厚度2.18~6.66m,平均厚度3.57m,由于当时没有进行喷浆加固,回风巷道内的构件在乏风及地质应力的作用下,锈蚀变形严重,局部地段顶板下沉、开裂、破碎,帮部凸起、压酥,底板鼓起,巷道已经满足不了南东翼采掘工作面回风的要求。为此、需要进行卧底、刷扩,打锚杆、锚索、挂网,并对整个巷道进行喷浆加固。  相似文献   

4.
青东矿82采区8煤层首采工作面为828工作面,煤层厚度6.2~13.2m,平均厚度为9.2m,回采工艺为综放,工作面巷道施工采取跟底留顶煤施工,由于煤体松散破碎,同时过上覆726工作面收作线应力集中区、频繁过断层、过构造,在施工期间遇到很多了困难,特别是极松散的煤顶在超前管理上、支护上,和现场施工管理上采取非常有价值的举措,成功的克服了各种困难,巷道单进达100m/月,减少了工作面准备时间,回提前回采产出的煤炭而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笔者结合多年实际工程经验,以山西华南煤矿为例,通过分析处理观测到的数据,研究采动及工作面的矿压规律对巷道支护的影响。计算分析采用FLAC3D三维数值;应用HC-45型压力盒,YTL-130型原图自记仪,JSS30A收敛计观测回采工作面的矿压;采用CM-12测力锚杆及MCJ-10锚杆测力计测试顺槽巷道锚杆的力学性能及工作状态。在此基础上对锚杆支护结构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评价了悬移支架整体的合理性,进而评价了采动影响因素与巷道支护现状,对巷道锚杆支护参数进行了优化,为煤矿能够实现安全管理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