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乐 《中文自修》2001,(5):33-33
刚到澳洲,我很不习惯。每天早晨8:30开始上第一节课,下午4:00就可以回家了。作业很少,假期很长——几乎是我们中国的两倍。学校还开设家政课和木工课,家政课主要教学生如何烹调,木工课教学生如何使用工具制作所需的物品。  相似文献   

2.
上学的时候,一直在想什么时候能毕业;毕了业工作以后,又开始觉得自己在学校学的东西太少,整天生活在对校园欢乐时光的怀念中……不知不觉,在一堆年纪也老大不小的伪·高中生的精心密谋计划下,原创COS学园物语新鲜出炉啦!那让我们再次重温一下,让你我朝思暮想  相似文献   

3.
一、我也学桂贤娣开学初,学校邀请了全国特级教师桂贤娣给我们做了一次讲座,听后还真学了几招。"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酝酿已久的计划在开学的第一次班队课上开始实施。大家一起制定了班级公约,并一致举手通过。公约的内容几乎涵盖了学生平时的学校生活。制定的那一刻,我心里那个乐啊:被我忽悠上贼船了吧!别看你现在答应得痛快,吃苦的日子可在后头了!果不其然,开学没几天,有些同学就按捺不  相似文献   

4.
我学英语起步很早,大概是小学二三年级开始,除了学校里的课,还上了兴趣班.因此,在初二之前,我的英语成绩一直还是不错的.虽然四年级转学因为教材不统一落后了一段时间,但在英语老师和当时最流行的复读机的帮助下,我的英语成绩依然是班上最好的.  相似文献   

5.
王敏 《作文》2023,(3):38-41
<正>原作呈现要有一颗恒心王紫霖小时候,我做事只有三分钟热度,围棋课就是这样。刚开始学围棋时,学的东西简单,我也总能赢,考级也很顺利,渐渐地,我就把一开始上围棋课的目标考段忘记了,只觉得围棋是一种娱乐方式。不过在考上五级之后,我换班了。刚去那个班时,我几乎是最弱的,每次下棋都输,  相似文献   

6.
严格来说,我学速录已经三年了,但是我接受正规的速录学习的时间却只有一个多月。记得刚开始接触速录是在我以前的学校——康定师专。我学的是文秘专业,我们学校从上一届就开始开授速录课,所以我们获得了接触速录专业的机会,也很有幸的参加了这门课。刚开始学习时,一切都是那么新奇.同学们的热情都很高。  相似文献   

7.
学校要验收区级规范化学校,让我代表学校讲一节验收课。说实话,作为参加工作仅仅两年的新老师,能有这样的机会很不容易,所以我倍加珍惜,到网上查阅了大量的资料,看了四五份教案后才开始备课。备完课后,我还请学校骨干教师给予指导,提前试讲了几遍也都比  相似文献   

8.
我是去年上学期调到桃林中学担任农常课教师的。批林批孔运动以来,我从学校这个“小天地”,走向农村三大革命的广阔天地,由开始迷信书本,到逐步虚心向贫下中农学稼学圃,经历了一场又一场的思想斗争,受到了一次又一次深刻的教育。刚到桃林中学,领导上分配我教农常课,我欣然接受了。心想:论知识,自己读了十几年书,是大学生物系毕业的;论经验,已教了十二年书,算得一位老教师了,门把中学农常课,是能够胜任的。不过,开始也应该认真备好课、教好课,使  相似文献   

9.
笔者通过几年的英语教学,发现很多学生对英语缺乏热情。他们认为虽然自己学了多年的英语,但要用英语与人交谈时,却发现自己几乎就是个聋哑人。这样,他们也就渐渐地失去了学英语的信心和兴趣。我认为,学英语,就其本质而言,是一门实践课,脱离了实践就不符合英语教学原则。因此,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语法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如何使用语言,即能流利地用英语进行交谈,听懂英语。否则,即使书面能力再强,如果听说能力差,我们也不能说他已经掌握了这门外语。因而我们有必要探讨口语教学法,上好口语课。  相似文献   

10.
一、教师自己要重视对听力教学的研究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很多英语老师只是在一味地和学生强调要如何如何重视听力,要学生应该怎样怎样,口号性的东西太多,真正的能提高学生听力的有帮助的具体方法指导得太少。当然,在现阶段我国的各级各类中小学中几乎没有哪个学校专门开设了听力课,教师必须自己合理安排好新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计划,给学生安排一定的听力训练课程。所以我认为要想让我们的学生  相似文献   

11.
听了我校教师执教的<我喜爱的水果>口语交际课后,我忽然发现,只要我们给予学生充分的体验,口语交际课上学生也能学得如此快乐!  相似文献   

12.
让女儿学一点艺术,懂一点音乐,是我们家培养孩子整个计划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此,孩子出生后,我就一直等待机会。虽然在女儿上幼儿园时期就开始学电子琴和钢琴,但这样的学习始终未形成制度和规范。到了女儿读小学一年级,遇到了曹元龙、曹元德两位二胡老师后,二胡就几乎成了我们  相似文献   

13.
《留学生》2006,(11)
上学期,我邮箱里收到了这样一封奇怪的信,全文内容如下(全文从原邮件copy过来,一字未改):你好:祝你好天。我叫Jakob,雅克布。我是学生,刚才在KUA的大学开始学习文学。上个学期在云南大学学了三个月的汉语。那时以前我在晚学校学了一年半的一样课。现在回来丹麦没有人跟我一起说汉语,所以既然三个月以前一个汉语词没说到。越来越忘记怎么说那个语言。要是你有趣学丹麦语或者只跟我聊天儿的话,就发给我信。我就教你丹麦语,你教我汉语,我们一起随便聊天儿吧,可能也喝热巧克力。希望从你听话Jakob看完这封信,我哈哈大笑,我们学英语的时候总是带有中式英语的味道,欧洲人学中文的时候却总是带有欧式中文的感觉,真是世界大同啊!我试着把上面那封信几乎不改语序的字对字翻译成了英文(很别扭喔):  相似文献   

14.
我学“坏”是从认识袜子开始的,那时我做“坏”孩子做的任何事情,譬如说:跷课啦,打游戏机啦,通宵泡吧啦,离家出走啦,把护袖套在头上当帽子啦,穿一只白色一只蓝色的鞋子啦,把小平头染得五颜六色的啦…… 我发现原来我也可以这么煽情,竟然一连用了七个啦。唔,言归正传吧。 那时,我经常跷课,跷课后要么与袜子他们疯玩,要么独自呆在与袜子合租的小屋子里看书,写写东西。很多的时候,我什么也写不出来,就盖着两层厚被,把风扇开到最大,蒙头睡觉。 我从来不跷语文老师的课,倒不是因为喜欢语文,而是语文老师极为包容我这  相似文献   

15.
纸之艺     
在很多人眼里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副课中的副课,小课中的小课,所以,上起来是最容易的。其实不是,我记得我们苏州市的教研员曾在一次大市级的教研活动上说过:“我们综合实践活动课在学校里和其他学科比是最不起眼的小学科,但要上好它却比那些主学科难得多。”家长和学生的不重视,上课方式的不同导致课堂纪律的难管理等因素都是把课上好的阻碍因素,对于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  相似文献   

16.
这些年来,对于自己能参加高考,能去上大学,我一直怀着庆幸之心。我比弟弟大一岁,按理说我应该先他一年上学,但事实上我和弟弟是同班同学。我们家离学校很远,弟弟一个人每天要来回几里地,父亲有点不放心他的安全,于是就让我这个做女儿的也跟着一起上了学。从一开始我就是“陪读”的角色,然而让父亲没有想到的是,这一陪就是十一年,直到高中。  相似文献   

17.
西西信箱     
一、从江县斗里中学小莉上学期我们的英语老师教得很好,我很喜欢她,因此我的英语也学得很好。但这学期我们换了一位英语老师,我的英语成绩直线下降,这是为什么?小莉,虽然我们都明白,学习不是为了别人学,是为了自己学,但是我们往往会因为喜欢一个老师因此喜欢上他教的这门课,同时也会因为不喜欢一位老师而厌恶他教的课。由此可见,良好的情绪能有效地帮助我们提高学习成绩。小莉,过去的英语老师虽好,但是她毕竟不能再教你了,所以你应该尽快地去适应现在的这位老师。下课主动和老师多交流一下,上课发言积极一些,只要你表现得谦虚又自信,认真又…  相似文献   

18.
刚走上教育岗位时,一脑子茫然无措,在老教师指点下狂读各类教育书刊,《上海教育》走进了我的视野。可是,翻来翻去,总觉得与我相关的太少,我需要太多具体的课例、翔实的教案、一对一教育学生的言辞。越是找不到我越要在能用得上的篇章中细挖掘,因为大家都说,在国内教育杂志里,《上海教育》算得上顶级刊物。虽然能在实践中照搬照用的篇目仅是少数,但我依然坚持阅读,就当是完美中的不完美。  相似文献   

19.
每年开学,我们都有一个疑问:第一节课上什么?怎么上?许多老师都是习惯性地讲讲对学生的要求等规章制度,或者拿着学生花名册点名。这样一点新意也没有,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虽然学生此时并没有反感你这位老师,但他们也没有要想好好地学好你这科。直到有一天,一位学生跟我讲:朱老师,从你给我们上第一节课开始,我们就非常学这门课,你上课很幽默、很有意思。当时我并没有什么特别感觉,可后来一琢磨:是不是我第一节课上得很成功,深深地吸引住他们了呢?第一堂课怎样上才算成功呢?我个人认为在第一堂  相似文献   

20.
<正>一、僵化:练习就是做题!虽然几乎每天我们和学生都在跟练习打着交道,但是在诸多的公开课、评优课、展示课中鲜有练习课的踪迹。我们的教师用书和备课手册上也难觅练习课的身影。是练习课太好上了,大家都不当一回事?记得刚工作时听过老师们间的戏言,你今天上的什么课啊?讲做呗,我讲学生做啊,做完再讲,讲完再做。二、异化:目标定向的错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