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随着"全面二胎"政策的开放,很多家庭开始迎接自己的第二个孩子。生育二胎也成为当今社会乐于讨论的热点问题。而二胎家庭的子女教育问题,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现在很多家庭在教育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错误认识,这样会影响到孩子未来的发展。本文就针对这样的情况,对二胎家庭的教育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随着二胎政策的落实,二胎家庭长子女的心理健康现状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对二胎家庭长子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二胎家庭长子女的心理健康情况整体较好,但在学习焦虑维度存在较大问题。因此,家校需合育优化,形成教育合力,以提高二胎家庭长子女心理健康水平,从而促进其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季国华 《孩子天地》2016,(9):282-283
随着"放开二胎"政策的落实,家庭收入与生育率间的关联性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因而在此基础上为了保障我国始终处在良好的生育计划实施状态,要求当代政府部门应对此现象展开深入的调查行为,最终由此全面综合"放开二胎"政策落实条件,营造良好的社会发展氛围。本文从调查研究分析入手,并详细阐述了加大二胎生育措施实施的条件,旨在其能推动当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并降低"放开二胎"对家庭的冲击影响。  相似文献   

4.
自二胎政策实施以来,改变了很多家庭的成员结构,可以说全面开放二胎政策不论是对家庭还是对国家发展而言都意义重大~([1])。随着家庭迎来新成员,家长对幼儿的教育方法也应当相应作出调整,以保障头生子身心健康协调发展。本文以全面二孩政策作为研究背景,从家长和头生子两个层面对家庭教育现状的产生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并进一步提出加强二孩家庭家庭教育的对策建议,旨在为新时期下二孩家庭如何开展家庭教育提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5.
“资讯”     
《教师博览》2014,(1):32-32
<正>计生政策大调整将行"单独两孩"制2013年11月15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很多媒体将新政简称为"单独二胎"政策,对此卫计委相关人士出面澄清:"单独两孩"不等于"单独二胎",如果"单独"家庭的第一  相似文献   

6.
准确掌握我国在婚人口二胎生育意愿和影响因素,对于我国顺利实施"全面二胎"政策有着重要意义。为此,笔者通过抽样调查的方式对北京、河北、天津、山西、河南等五个省(直辖市)的在婚居民进行了抽样调查,并且通过spss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9,(22):188-189
全面放开二胎政策适应了我国的国情需要,对有关人口问题做出重大调整。因为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所以,国家实行"全面放开二胎政策"。本文主要阐述"全面放开二胎"背景下的学前教育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二胎"政策是我国根据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作出的有关人口政策变动的重大调整,这一改革势必会对现有的独生子女的性格和心理产生重大影响,也会对二胎家庭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育环境带来重大改变。当下受制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二胎背景下的家庭教育工作存在有很多的不足,这些问题的存在显然是不利于孩子的未来成长发育。因此,发现目前二胎政策下家庭对幼儿进行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存在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随着二胎政策的全面放开,大家往往将重点放在二胎的抚养、教育等方面而忽略老大的心理需求。本文结合教学实际与教学调查,分析了二胎家庭中"老大"家庭教育的缺失及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二孩家庭数量增加,随之出现的一些家庭教育误区不容忽视。文章从孩子和家长两个角度分析二孩家庭的积极作用,并指出当前二孩家庭主要存在的忽视长子女、偏爱偏宠、直接复制长子女的经验抚养次子女和由老人代行长子女抚养权、忽视优生优育原则等家庭教育误区,为走出"全面二孩"情况下的家庭教育误区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响应国家二胎政策的实施,很多家庭开始了二胎之旅,新生命的降临为家庭带来了欣喜的同时,也增加了产妇产后便秘的发生率。产后便秘的相关知识,阐述产后便秘的原因,危害以及治疗产后便秘护理措施,降低产后便秘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为了减缓人口老龄化进程,调整出生性别比例,弥补劳动力不足,延长中国人口红利期,2015年10月党中央对人口政策作出调整,提出"全面二胎"政策。这是继"单独二胎"政策实施后的又一次重大调整。这种政策的深层次理论依据是马克思的两种生产理论。  相似文献   

13.
2015年10月29日,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宣布,从2016年开始我国实施"全面二孩"的新的人口政策,五中全会公报指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至此拉开"全面二孩"序幕。然而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出生人口数量和出生率两个指标同时出现下降,政策导向收效甚微。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首先阐述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演进,通过二孩政策推出后对人们生育意愿的影响的调查,分析二孩政策实施的困境,最后提出将"全面二胎"政策真正的落到实处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多年来,人们已经习惯家里面只有一个孩子的情况,独生子女的家庭数量逐年递增,这也已经成为了普遍的生活现象,我国人口增长缓慢,人口逐渐老龄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生育政策不断进行调整,以实现人口规模的可持续发展。全面开放二胎以后,部分家庭面临着怎样让二胎的出现使家庭更为和谐,怎样进行家庭教育,减少兄弟姐妹间的生活矛盾等问题,本文就二胎家庭成长教育问题进行论述并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计划生育的弊端日益凸显,在此情况下,为缓解此问题,我国出台了二胎政策,鼓励适龄夫妻生育二胎,促进人口增长,实现优生优育。但是,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生育第二胎对长子女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甚至出现了长子女伤害第二胎,长子女自我伤害等问题。基于此,研究生育第二胎对长子女的心理影响及对策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6.
《宜宾学院学报》2017,(1):44-48
通过对南阳市H镇农村女青年的生育意愿的调查发现:其理想生育年龄段为26~30岁,理想子女数以2个为主,性别偏好于"男女都一样"。受教育程度、宗教信仰、养育成本和计生政策是四个显性影响因素,其中养育成本是制约"全面二孩"政策能否有效落实的关键因素。"全面二孩"政策激发了部分女性的二孩生育意愿,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有较大的实施空间,因而政府需重构和谐的家庭伦理体系,着力消除就业歧视,健全整体性配套制度,以促进"全面二孩"政策有效落实。  相似文献   

17.
<正>单独二胎政策于2013年11月启动实施,这是自1980年9月国家发表《中共中央关于控制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生育政策重点转向人口控制后的三十年间,国家生育政策方面最大的一次动作。作为人口大国,经国家卫计委的多轮测算,单独二孩生育政策在我国城乡一致放开后,累计将惠及1500万至2000万家庭,而且这些家庭主要分布在城镇。相关部门预测单独二胎政策实施后,每年将增加200万新生儿,  相似文献   

18.
赵春燕  丁国荣 《生活教育》2014,(16):114-115
2014年国家开始逐步实施"单独二孩"政策,"罗琦琦"是二胎家庭的老大,以"罗琦琦"为案例来探讨多孩家庭教育容易陷入的误区,抛砖引玉以引起幼儿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共鸣。  相似文献   

19.
《母婴世界》2014,(3):80-82
随着“单独二胎”政策的试点开放,“生育第二胎”已成为很多家庭的热点话题。当然,排除政策这个因素之外,孕育第二胎,还面临着许多现实的顾虑:经济条件可以吗?生活压力是否太大?如何安抚大宝?  相似文献   

20.
正十八大召开后,社会各界对改革的期望都很高。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很多决定,比如"单独二胎"政策、户口制度改革等等,会影响千千万万的家庭,改变中国未来的社会和经济格局。其中不少决定是超过预期的,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充分表明党中央对于改革的重视。第二,设立了改革时间表,明确规定2020年完成改革任务。第三,强调市场的决定性作用,这也是一个重大的变化。如果公报提出的改革任务都能实现,到2020年我国经济结构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制造业在就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