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动作练习 (一)蹬 蹬是铅球动作的开始,所谓力从根生,蹬地一定要有力,蹬地力量的大小,直接决定了铅球成绩的好坏。在练习过程中可以用蹬地腿来做原地单腿跳练习,来提高蹬地力量,使学生在掷铅球时,无意识地做到蹬地。  相似文献   

2.
研究leg press系统对速度滑冰专项力量训练的价值,采用视频、表面肌电和直线等速运动同步对王北星、于静和张虹蹬伸过程中的力学和肌 电参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冰刀对下肢力和功有较大限制,应进行穿刀力量训练以提高专项力量训练效果;(2)有刀支撑时的电-力关系较独 特,且有刀支撑时对胫骨前肌的刺激加大,体现了穿刀力量训练的必要性;(3)直线等速蹬伸对速度滑冰的专项力量训练价值主要体现在最大力量 训练的全程性、多关节复合运动性,以及力量训练的专项性和安全性。建议:从特制冰鞋和速度控制等角度降低穿刀等速训练的危险性,逐步提高 运动员穿刀等速蹬伸训练的能力,尽快体现该系统在速度滑冰专项力量训练上应有的价值;在该系统应用于训练实践后,应及时进行各速度最大力 值变化与运动成绩、加速能力关系的量化研究,实证该系统对速度滑冰专项力量的训练价值。  相似文献   

3.
1、错误的动作一 起跑第一个栏倒小步,起跨步点不正确。产生的原因:(1)心理作用。起跑一开始,两眼盯着栏架,跑得动作僵硬,腿抬不高,蹬地无力,不能按准确的步点跑向第一个栏。怕栏和思想紧张造成动作僵硬,步子放不开,形成倒小步的一个原因。(2)身体素质差,腿部力量达不到应有的要求,步幅小,不能按要求的步数上栏。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上海市男子短距离自行车运动员在10运会前一年的比赛、训练情况进行连续追踪,应用SRM训练系统对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情况进行分析,对SRM训练系统在自行车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1)使用SRM训练系统可以监测自行车运动员比赛或训练中的实时情况,通过功率、速度以及频率等指标,可以反映自行车运动员专项能力的变化情况。(2)自行车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取决于专项力量的大小,而不是绝对力量的高低。(3)自行车运动员的专项力量是在自行车运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高频率的踏蹬力量。  相似文献   

5.
林明 《中华武术》2008,(3):45-47
一、摆动腿技术的重要性与作用 波利特(美国著名运动学专家)曾对跳高踏跳力量进行测定,表明60%的力量来自摆动腿,20%来自双臂的摆动,20%才是起跳腿本身的力量。当摆动腿向下加速靠近支撑点时,摆动反作用力向上,对支撑点(起跳脚)有减压的动作效应,减轻了地面给起跳腿冲击反作用力,在超越支撑点摆动向上加速时,摆动腿反作用向下,对支撑点产生加压作用,增大了起跳腿蹬伸产生的作用力。  相似文献   

6.
短道速滑专项力量训练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项力量的水平对于取得短道速滑的优异成绩是至关重要的。滑冰技术要求最大蹬冰功率,因此要发展速度力量。蹬冰时间是很短暂的,只有大约0.15秒。在这么短时间内滑冰者必须产生很高的功率。这个功率仅依靠蹬冰的力量,也依靠蹬冰的速度。功率的大小是由蹬冰力量和蹬冰速度的乘积决定的。在训练中把握住专项力量的本质要求,采用多种形式的手段,巧妙运用转换训练的内容和时机,是教练员提高执教水准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1、快速力量的特征 快速力量是以人体在最短时间发挥肌肉力量的能力为基本特征,是神经肌肉系统以很高的速度克服阻力的能力。快速力量包括有起动力、爆发力和反应力。其中爆发力和反应力对跳高成绩起决定性作用。爆发力动作的一般特征有:(1)主要过程都是在其特定的功能大量积聚的情况下完成的;(2)具有在最短的时间内发挥最大力量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中华武术》2005,(2):64-64
生物力学要求 在蹬地阶段要全力发挥蹬地力量。蹬地时最大力量的有效作用。蹬地应该向水平方向用力。  相似文献   

9.
专项力量的水平对取得速度滑冰的优异成绩是至关重要的,滑冰技术要求最大蹬冰功率,因此要发展速度力量,蹬冰时间是很短暂的,只有大约0.15s。在这么短时间内滑冰必须产生很高的功率。这个功率不仅依靠蹬冰的力量,也依靠蹬冰的速度。功率大小是由蹬冰量和蹬冰速度的乘积决定的。在训练中把握信专项力量的本质要求,采用多种形式的手段,巧妙运用转换训练的内容和时机,是教练员提高执教水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本就运动中短跑队员所存在的三种(1.当蹬地腿离地的瞬间摆动腿继续上摆;2.当蹬地腿蹬离地面之前摆动腿已开始下压;3.当蹬地腿蹬离地面的瞬间摆动腿正好开始下压。)蹬地腿和摆动腿不同配合时机进行分析.其结果是:1.主要是影响步频:2.主要是影响步幅及蹬地的力量;3.是最佳组合模式。所以,建议训练时给运动员建立这样的动作定型.以取得更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11.
一、引言 毫无疑问,超等长力量训练在现代优秀短跨和跳跃运动员的训练计划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国内外发表的大量科研成果已经论证了这种力量训练的生理效果。这些科研资料表明,超等长力量是“专门”沟通最大力量和速度力量(或称弹性力量、快速力量、爆发力)的桥梁。这种力量还与肌纤维的类型、收缩速度、肌肉的代谢特征、神经肌肉的动员以及动能的传递有密切关系。 二、超等长力量训练的原理 超等长力量训练是这样一种类型的训练,即在肌肉工作之前先预先拉长肌肉,以迫使肌肉在随后的蹬伸阶段中产生一种通常叫做牵张反射(或肌伸…  相似文献   

12.
运用2块测力台、三维红外高速摄像系统和中国功夫测试工程人,采集优秀男子拳击运动员前手直拳全力击打固定目标过程中,下肢地面支撑反作用力、部分运动学及击打效果相关数据。结果显示:在下肢积极蹬地发力阶段,双腿发力在90 ms内均达到最大力量峰值,发力50 ms时力量值达到最大力量峰值的60%以上;前腿蹬地最大力量/体重、快速力量指数/体重与击打效果之间线性拟合度最高(P<0.01);蹬地达到最大力量峰值的时间与击打效果二次曲线模型拟合度最高(P<0.01),呈曲线关系;后腿上述参数与击打效果未显示出显著相关性。提示:在前手直拳出拳击打过程中,下肢蹬地专项力量特征为起动力量;提高积极蹬地发力阶段前腿最大蹬地力量及发力速度,对于提升前手直拳的击打效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速滑技术要求最大蹬冰功率,发展肌肉速度力量是满足最大蹬冰功率的主要因素.超等长力量训练法,是肌肉向心收缩和离心收缩的积极转换,强而有力的收缩形式,使肌肉--神经系统适应性变化快,改善肌肉内和肌肉间的协调性,提高收缩速度力量,从而达到提高蹬冰的速度和力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在短跑比赛中,决定成绩的主要因素是步长和步频,而跑动中的摆臂可起到调节步长和步频的作用,同时对维持身体平衡,增加两腿蹬摆力量,提高蹬摆速度,也有很明显的影响,因此,加强上肢肌肉力量训练势在必行。其实上肢力量一直被短跑教练员所认可,但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基层的兼职教练员对此重视的程度更为不足,以至造  相似文献   

15.
关于速滑蹬冰动作"爆发力"性质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运动生物力学的方法对速滑蹬冰动作“爆发力”的性质进行了探讨。结果认为:蹬冰技术动作是典型的爆发式动作,逐渐加大用力的蹬冰方式无法实现再加速作用。克莱普冰刀蹬冰动作下肢肌群的工作特点与传统冰刀蹬冰动作的肌群工作方式有着本质的区别。新式冰刀中更好地利用了小腿的能力,增加了蹬冰力量。  相似文献   

16.
1.起跨腿发力时机不当,起跨角度偏大起跨腿蹬伸的方向取决于蹬地角的大小,为了获得较大的水平速度,起跨角在68°左右为宜,一般不超过70°。要想控制好起跨角就要把握好发力时机,发力过早,起跨角度就会偏大,形成跳栏,其结果是延长了腾空时间,降低了水平速度。若发力过晚,起跨角就会偏小,而发生碰栏现象,同样会影响速度。肌肉发力的时机要恰当,但发力的意识要稍早些,在身体重心刚刚超过支点时,就应立即发力。纠正方法:(1)加强力量练习。力量练习的目的应该是预防损伤以及增加主要作功肌群的力量和辅助作功肌的等张收缩力量…  相似文献   

17.
韩哲  刘歌 《湖北体育科技》2010,29(1):60-61,69
对备战2009年第11届全国运动会的武汉体育学院男子摔跤队常用的一般力量训练、速度力量训练和循环力量训练进行长期系统心率监控发现:(1)三种力量训练手段的强度排序依次是循环力量训练强度最大,速度力量训练居中,一般力量训练最小。(2)每堂一般力量训练课,按照甩片、深蹲、提拉、平推顺序进行,以保证整堂课的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拳击运动员下肢快速蹬地发力对出拳速度的影响,为拳击专项力量训练提供理论参考.方法:运用两块测力台和三维红外高速摄像系统进行同步测试,采集16名优秀男子拳击运动员以后手直拳全力击打固定目标过程中,双脚地面支撑反作用力及运动学相关数据.积极蹬地发力阶段,前、后脚蹬地最大力量/体重、快速力量指数/体重、蹬地达到最大力量峰值的时间分别与出拳速度进行相关分析,从中选取呈显著相关的快速力量参数与出拳速度进行曲线估计,选择拟合度最高的曲线模型计算相应的回归方程.结果:前、后脚蹬地最大力量/体重、快速力量指数/体重与出拳速度之间直线拟合度最高,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蹬地达到最大力量峰值的时间与出拳速度二次曲线模型拟合度最高,呈曲线关系(P<0.01).结论:1)后手直拳击打,积极蹬地发力阶段,前、后脚快速发力对出拳速度均具有显著影响.2)提高前、后脚积极蹬地发力阶段最大蹬地力量及发力速度对于提升后手直拳出拳速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短跑是典型的速度——力量项目,其成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专项力量的有效发展。传统的短跑理论认为:跑的动力主要靠后蹬所获得的支撑反作用力,为了加大跑的动力,支撑腿的髋、膝、踝3个关节要尽可能的蹬直。因此,在训练中就得出了应尽可能发挥伸膝肌肉的力量。由于受上述观点的影响,在力量训练中则过分强调以杠铃为主要手段的力量训练来发展伸膝肌群的力量,  相似文献   

20.
拳击后手勾拳下肢快速发力对出拳速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拳击运动员后手勾拳击打的过程中,下肢快速蹬地发力对出拳速度的影响,为下肢专项力量训练提供理论参考.方法:运用两块测力台和三维红外高速摄像系统进行同步测试,采集16名优秀男子拳击运动员以后手勾拳全力击打固定目标过程中,双脚地面支撑反作用力及运动学相关数据.积极蹬地发力阶段,前、后脚蹬地最大力量/体重、快速力量指数/体重、蹬地达到最大力量峰值的时间分别与出拳速度进行相关分析,从中选取呈显著相关的快速力量参数与出拳速度进行曲线估计,拟合度最高的曲线模型计算相应的回归方程.结果:前、后脚蹬地最大力量/体重、快速力量指数/体重与出拳速度之间直线模型拟合度最高,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蹬地达到最大力量峰值的时间与出拳速度二次曲线模型拟合度最高,呈曲线关系(P<0.01).结论:1)拳击运动员后手勾拳击打的过程中,双脚积极蹬地发力阶段快速发力对出拳速度均具有显著影响.2)提高双脚积极蹬地发力阶段蹬地最大力量有助于提升后手勾拳出拳速度.3)双脚积极蹬地发力阶段,一定范围内,缩短蹬地的发力时间有助于提升出拳速度.4)提高双脚积极蹬地发力阶段发力速度有助于提升后手勾拳出拳速度.5)后手勾拳下肢快速发力对出拳速度影响同肢体快速发力对自身动作速度的影响显示出趋于一致的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