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如何批改作一直都是语教师难以突破的“瓶颈”。教师常因一旦陷入作的“城堡”就无以自拨,烦恼不已。何况,凡数十篇学生作仅凭教师一人之手,一把尺子去衡量,或多或少存有纰漏,其实诸多弊端早就摆在语教师面前,已成为重演多年的现实:1.教师日常的事务繁多,工作量大,又累加一大撂作,处理起来难免有疏漏之处;  相似文献   

2.
多年来,中学生作、周记的评改一直成为广大语教师的沉重负担,不少教师废寝忘食地将学生们的作、周记圈点评改得通篇殷红,却未收到师生双方满意的效果,学生的作水平也没有突破性提高;有的学生还不断抱怨老师的批改欠当,评语不合理;有的老师的批改和评语也的确欠妥,甚至打击压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相似文献   

3.
作教学是小学语教学的一个难点,如何提高小学生作水平,培养小学生语综合素质,作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研究,提出了小学作四步教学法,即由浅入深,逐步渗透;拟题纲,打草稿,培养良好习惯;精心批改,以放为主,以扶为辅;认真评议,让学生在欣赏中提高作水平。  相似文献   

4.
作教学是小学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给学生批改作写评语是作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语教师把握好这一环节是至关重要的。恰当的作评语,不仅能使学生从中悟出习作的成功和不足,还能明确改进方向,激励学生乐于习作,提高自己作的水平。然而,我发现大多数教师批改作不够细致,写出的评语没有针对性,全是程式化,呈现出一副冷冰冰的说教面孔,毫无感情。  相似文献   

5.
作的评改,传统的教法是教师评、教师改。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教师费力不少,而收效甚微。习作教学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容忽视。作批改、讲评在习作教学中尤为重要。其中批改学生的作是最令语老师头痛的事,既费力,又不讨好。学生精心构思的一篇章,都希望得到老师细致的批改和评价。面对所有学生的作。教师要做到每篇都精批细改,是很难做到的,除非语老师不做别的事,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批改作上,我想语老师如果能做到这样,不去学习专业知识,学习新知识,吸收新营养,到时候也就会导致“江郎才尽”,造成恶性循环。[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案例背景] 作难教,这是语教学中的“共识”。教师精心地进行了教学设计,滔滔不绝地传授了写作技巧,抑扬顿挫地朗读了大量范,面对面地作了批改,学生的作质量仍然很低。这种高耗低效的作教学方法如何改变?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批改,多年以来一直由教师“独家包办”。教师坐在办公桌前,不厌其烦,一丝不苟地批改,有时一直工作到深夜。但学生似乎不领情,只是看一下分数,就把作文放到一边去了。这样的作文批改,究竟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很让人怀疑。然而.这样的独角戏.却一直在作中文批改占主要地位。[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一直以来,批改学生作是我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批改作也占去了我一半以上的工作时间。一次,我随堂搞了一个调查,竟可怜地得出了一个结果:一半以上的学生不看老师圈出的错别字、错误标点和病句,不看老师写的眉批、总批。问他们作批改后先看什  相似文献   

9.
我曾经多年从事中学语教学,现在仍然从事培养中学语教师的工作,所以在阅读有同样经历的作创作的反映中学语教师先进事迹的长篇报告学时,感慨良多,倍觉亲切。漓江出版社出版的魏洪华的《杨初春快速作之谜》仿佛又把我带到了中学语教学的课堂和批改作的案头.重温当年教学中的艰辛与欢乐。  相似文献   

10.
傅茂菊 《教学月刊》2002,(11):40-41
写作能力是语能力的集中体现,作是语教学的中心内容。许多语教师在写作训练方面倾注了大量的精力,花费了许多时间,但中学生写作能力低下的现实未能得到明显改变。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长期沿用的少慢差费的作批改方法导致学生写作兴趣的减退不能不说是直接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我们通常的作教学大多是老师唱独角戏。计划教师订,题教师命,习作的指导、批改、讲评等全部由教师包办,学生只有完成习作的任务,几乎没有别的参与机会。这样的作教学,学生一直都处在被动状态,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得不到应有的发挥,不符素质教育的要求。“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广大语老师应当更新教育观念,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全面参与作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发挥主体作用,激发习作热情,培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语老师最头痛、最苦的差事是什么?多数老师都会回答是批改作。  相似文献   

13.
随着时代的发展,写作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从事各行各业工作的人,都要求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然而,学生的作写出来以后,批改却是中学语教师的沉重负担。家长、学生乃至社会舆论,都要求教师“精批细改”,认为这样的教师才是最负责、最优秀的教师。这一切,就像锁链一样紧紧捆住了教师的手脚。语教师加班加点,拼死拼活批改出来的作,发到学生手中,学生大多是只看看总批和分数,至于批改的道理,却很少有人认真琢磨,教师有点白费工夫。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我当过语教师,改过的学生作本不计其数,得到一个深切体会:徒劳无功。”  相似文献   

14.
小学语课程标准对学生作训练提出了明确要求,特别是学生自改作能力的训练,放手让学生自己修改作,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在作批改中养成动脑、动手、思考章结构和组织章内容的良好习惯,以提高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5.
关于作批改,叶圣陶先生的话值得深思:“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引导指点。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考虑去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培养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这段话为我们指明了作批改的方向。作批改的指导思想应该是:通过批改,调动学生学习写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传统的作教学方法,是学生写,教师改,尽管教师为批改作忙得手忙脚乱,却收效甚微。那么,怎么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八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6.
作批改是教师进行作指导的重要方式。批语是否妥当,关系到批改的效果。下批语应本着“激励”、“激趣”、“激情”三原则,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才能达到良好的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17.
批改作,在教师的整个作教学过程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教师都有通过批改,使学生的习作水平能螺旋上升的愿望,这就涉及到了批改作的目的。用叶圣陶先生的一句话,就是:“非教自己作,乃修正学生之意义及字句也。”这就是说,批改学生的作,教师必须尊重学生为作所付  相似文献   

18.
吴庆森 《现代语文》2006,(11):108-108
情感教学是语教学中的核心任务之一,作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更不能忽视。近年来笔一直在探讨情感教育在作中的应用,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9.
作教学是中学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何搞好作教学实践,一直困扰着广大中学语教师。本力图在这一问题上进行有效探讨,并寻求实践上的突破.  相似文献   

20.
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传统的作文批改是教师在学生习作定型后,根据本次作文训练的目的要求,对作文的思想内容、语言文字进行全面检查,作出口头或书面的导向、改正和鉴定的过程。开放性的作文批改,应以激励评价为批改宗旨,批改应定位在提高学生的自改能力、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和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