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金戈 《钓鱼》2005,(4):12-12
我们的名字叫小鱼儿,江河湖海等是我们生活的“大家园”。我们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上,就经常听爸妈讲起我们鱼类大家族的兴衰史。据说,我们的老祖宗在二三十年之前的那些时期,生活的环境是非常的恬静、优美,生活的质量也是相当的甜蜜、滋润,“大家园”就是我们鱼类家族的“快乐园”。  相似文献   

2.
陈彦斌 《垂钓》2007,7(6):54-55
在我国,鲤鱼自古以来就是鱼类中的佼佼者。这个尊贵的鱼类家族在当代是如何没落的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杭东 《钓鱼》2013,(15):64-65
初夏时节,太阳底下闷热难耐,而在公园的树荫下却是凉风习习。如果坐在公园的树荫下钓鱼,倒是别有一番情趣。随着气温的上升,公园池塘里的水草也进入了生长的旺季。因为鱼类喜欢到水草里觅食,水草塘里往往聚集着各种鱼类,是我们垂钓的好场所。但是,水草塘里钓鱼必须具备丰富的经验,不然会毫无收获。那么,在初夏时节,我们该如何在水草  相似文献   

4.
我们在菜市场里所看到的各种鱼类,它们都是暗灰色的,甚至在博物馆内看到的鱼类标本也同样是暗淡苍白的颜色。由此给人们一种错觉:除了金鱼、热带鱼等个别种类以外,绝大多数鱼类的体色是千篇一律的。甚至还有人认为鱼类的体色更足小能和鸟类、蝴蝶相比的。其实这是一个误解。  相似文献   

5.
赵玉堂 《垂钓》2011,(5):26-28
自救逃生是鱼类天生的本能,当它们面临“被俘”时常会使出让你意想、不到的逃生手段。栖息于淡水中的食肉性鱼类——鲇鱼,更是“鱼类家族”中有着超群逃生本领的佼佼者。而它的“本领”常常搞得钓友们很难堪,甚至瞠目结舌、哭笑不得……  相似文献   

6.
知鲫(下)     
吴延明 《钓鱼》2013,(6):26-27
三、鲫鱼有防敌避害的能力在水下世界,鱼类面临着双重竞争和生存压力:一是来自人类的过度捕捞等灭绝行为,这其中还有水源水质等各种污染的潜在威胁;另一方面是来自鱼类不同鱼种之间"食物链"上的竞争,所谓"大鱼吃小鱼"是也,作为性情温和与世无争的鲫鱼家族,又是如何面对这些重重压力和竞争?在淡水鱼类中,鲤鱼的智商是比较高的,但鲫鱼同样有着比较高的本领和智慧,鲫鱼对"狡猾"的  相似文献   

7.
鱼 类究竟能活多久?哪一种鱼类 寿命最长?研究这一课题是很有趣的。 为什么要研究鱼类的年龄呢?因为了解了鱼类的年龄,便于掌握鱼类的情况,有利于渔业生产。例如我们捕到一群鱼,如果能分析出这群鱼的年龄组成,了解它们中间各个年龄的比例,推算出这种鱼在哪一年里生长得最快、最好,再参考鱼类在这一年的生活环境,便不难找到最适合这种鱼生长的理想环境。当然,自然环境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可以分析这种自然环境的具体情况,设法控制环境,使它有利于鱼类的生长。同时,还可以根据分析的资料,预测这种鱼今后几年中的大致产量。…  相似文献   

8.
潘杨 《钓鱼》2010,(2):59-59
最大的鱼——鲸鲨:在鱼类家族中,最大的鲸鲨体长达21米,重25000公斤。它性情温和,以鱼虾为食,主要分布于大西洋、太平洋温热带海洋中。  相似文献   

9.
神奇的马林     
旗鱼是生长游弋在热带和暖温带海洋深水中的大型掠食性鱼类。这个家族中有黑皮旗鱼,蓝皮旗鱼,矛旗鱼,短吻矛旗鱼,尖吻四鳍旗鱼,扁帆旗鱼等。其中尤以黑皮旗鱼体型最为庞大凶猛。人们称它们为大马林。喜欢深海拖钓大型掠食性鱼类的钓手都以能与其一遇一搏为乐为幸。海明威在《老人与海》里所叙述的老渔夫所钓获,并与之斗智斗勇一昼夜的那条鱼,就是一条旗鱼,而加勒比海域,包括佛罗里达海域始终是垂钓马林的天堂。  相似文献   

10.
鱼类在不同季节、气候、水温和生态环境里表现出来的生理反应不同,差异很大。如果用一种固定的模式垂钓,常常效果不佳;若根据不断变化的客观情况,在“活”字上下功夫,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所谓“活”,大致有五个含义: 一、认识要“活”。鱼类属变温性动物,一般温水性鱼类的适宜温度是  相似文献   

11.
我们江南是荷莲之乡,到处都是荷池荷塘荷湖。一到初冬荷莲枯黄,遍地都是残茎败叶的景象。在寒冬这些荷塘里却是深藏着很多的鱼类,它们“猫”在深水域里越冬。寒冬垂钓淡季哪里去?残荷野塘是休闲冬钓好去处。  相似文献   

12.
上海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副主任杜文民博士告诉记者,我们身边到处都有抗菌药物被滥用的典型事例。生病时自己去药店买抗生素服用,药店不管病人有无处方、有无适应症一律供应;清洁用品大打“抗菌”牌,声称能有效抑菌、杀菌;食品方面滥用抗菌药物的现象更加严重,一些养殖户为了预防畜禽及鱼类生病,在饲料中掺杂抗菌药物,在鱼塘塘底撒上一层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这些做法,使抗菌药物蓄积在畜禽及鱼类的肉内甚至蛋、奶里,最后被人类服用。临床药品不良监测数据表明,超过50%的药品不良反应都是由于抗菌药物引起。因此,让抗菌药物成为处方药,这…  相似文献   

13.
“鱼儿离不开水”的道理大家都知道。可是,我们也看到,像黄鳝之类的鱼在离开水后,仍能活很长时间。这是什么缘故呢?原来有些鱼类除了用鳃呼吸外,还能利用身体其它部分的某些特殊构造来进行呼吸,通过这些辅助呼吸,它们在离开水的情况下仍能维持其生命活动。下面介绍几种鱼类的辅助呼吸。皮肤呼吸。鳗鲡常常在夜间从水中爬上陆地,再移居到别的水域。在离水时,鳗鲡便通过湿润的皮肤进行呼吸。能进行皮肤呼吸的鱼类还有鲶鱼等。口咽粘膜呼吸。秋天,当稻田里的水于后,生活在稻田里的黄鳝就钻人泥穴中,经过几个月也不会死亡。这是因为…  相似文献   

14.
《鱼》     
郑城 《集邮博览》2008,(12):44-47
我的《鱼》专题邮集在2008中华全国新人新作集邮展览上获一等奖,参展归来,我对邮集的原结构进行了调整,将纲要的八个部分整合为五部分,原来的"鱼类特征"、"家族"、"生活习性"合并成"自然界中生存的鱼";将"接近鱼类"与"鱼在人类社会中的影响"合并成"鱼与人类文化",使纲要简单明了。  相似文献   

15.
钓鱼谚语是千百年来人们钓鱼实践的总结。我们可以从中了解鱼类的生活规律,学到钓鱼经验,知道气象、水情、季节与钓鱼的关系。一、鱼类生活的规律"一日三迁,早晚溜边。"短短八个字告诉我们:鱼类活动有一定规律,一般早晚都游到近岸浅水里觅食,中午在河湖中心深水处。钓者从这八个字中可以悟到:早、晚钓近、浅的岸边处,中午要钓远,钓深。"一番江水一番鱼,一方鱼吃一方饵。"它告诉我们,鱼和人一样,都有各自常食和喜食的食物,千万不能拿着一种诱饵和钓饵作为"万能钓饵"到处使用。"鱼儿顶浪游,钓鱼要钓风浪口。"初钓者都喜欢背风站…  相似文献   

16.
姜丙利 《垂钓》2012,(2):38-40
一、根据温度变化选钓点 “春钓浅滩、夏钓深潭”,这是古人根据温度变化总结的钓点选择经验。它告诉我们:鱼类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有规律地改变觅食、栖息场所。在严寒或酷暑季节要钓深水,因为这时候浅水区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已经严重影响到鱼类的生存;而深水区冬暖夏凉且温差相对较小,更适合鱼类生存觅食,因而鱼类多聚集在此。  相似文献   

17.
衰微的时代 在幕府时代,本因坊家族在棋界声名显赫,不但在围棋界是如此,即使是在日本将棋三家声誉日隆的情况下,其地位仍被幕府所认同,可以说是棋界的代表性家族。在本因坊家族的历史中曾涌现出众多的名人、准名人和棋坛高手。但是从享保年间开始至宝历年间这40年的时间里,其地位却面临着威胁,这一时期是他们立足棋界以来最困难的一个时期。本因坊家族衰微的年代也被人们称作是“棋道衰微的年代”。由此,我们亦可见他们在棋界影响之一斑。 在五世名人道知之后,曾先后出现了六世知伯六段,24岁时去世;七世秀伯六段,26岁时去…  相似文献   

18.
去年6月22日河南开普钓协会员贺献家在坞罗水库的到一尾1.1千克的鲂鱼,剖腹后发现有两个鱼鳔,请问这是怎么回事?王清超河南鱼的肚子里有一个半透明的薄气囊,这就是鱼的鳔,鳔是鱼类呼吸系统的器官之一,一般位于腹腔背方。鳔的构造虽然很简单,但却是鱼的重要器官。对于生活在水中的大多数鱼类,它是一个沉浮器官,能帮助调节鱼体在水中的升降活动;在肺鱼类它是呼吸器官;在一些鱼类如大黄鱼等尚有发声的功能,以及某些鱼类的鳔具有的听觉作用。绝大多数硬骨鱼类都有鳔,其大小和形态在种间有很大变化。大麻哈鱼的鳔为圆筒形,狗鱼的…  相似文献   

19.
阿牛学钓记     
冬季可垂钓的鱼类:冬日里究竟有哪些鱼种可以钓?是不是春、夏、秋季节中能钓到的鱼在冬季里也能钓到呢?答案显然是NO!因为鱼类属于变温性动物,所处的地理环境、水温条件不  相似文献   

20.
刘兴顺  王瑜 《围棋天地》2011,(24):99-99
我们在现实的生活里,或者影视、图片等资料中,见到过斑马、虎、豹、蛇、鱼类、蝴蝶等动物及昆虫,它们体表具有形形色色的图案花纹。有的黑白分明,有的行云流水,有的色彩斑斓……是不是曾经给您留下过神奇的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