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职业生涯规划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之一,高校图书馆员的职业生涯是关系到图书馆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介绍了职业生涯的概念,论述了高校图书馆馆员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具体分析了图书馆员职业生涯各阶段的特点,并提出了馆员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具体措施。旨在为促进新时期高校图书馆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杨彦春 《柳州师专学报》2007,22(2):98-100,137
高校图书馆员的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是提升高校图书馆竞争力、提高图书馆馆员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本文试就高校图书馆员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的重要性、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实施举措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职业生涯设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新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社会,职业生涯设计已经成为一门专门学问。图书馆员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主体,良好的职业生涯设计对馆员的个体发展和整个图书馆事业的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数字时代背景下对馆员的素质要求以及人力资源管理、职业生涯理论,从组织管理角度探讨图书馆员的职业生涯设计。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图书馆员需要对其职业的发展进行探讨和研究,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图书馆存在问题的思考,从而论述高职院校图书馆员需要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通过对职业生涯相关定义的分析,得出职业生涯规划必须从组织和个人两方面着手。通过对组织如何创造一个适合员工发展的工作环境和馆员如何从自身方面努力,来更好的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从而促进整个图书馆事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职业规划对馆员和高校图书馆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馆员发展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其职业生涯的特点和管理职业生涯的意义,提出了图书馆职业生涯开发的途径,以拓展馆员发展的思路,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图书馆的事业的发展,图书馆员遇到了诸多影响事业发展的因素,正是这些变化因素对图书馆员提出了职业生涯管理的新要求,为我国高校图书馆员的管理提供了一种新的管理与方法。高校图书馆员的职业生涯关系到图书馆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因此,本文将针对如何研究高校图书馆员的职业生涯管理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职业生涯设计是一个人职业发展的规划和设想,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设计不仅有利于实现个人的职业目标,也有利于实现所在单位的人力资源得到高效配置.当前高校比较重视管理队伍的建设,但对如何进行高校管理人员职业生涯设计,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解决高校管理人员中普遍存在的对前途感到茫然的现象,存在缺位.本文试图探讨一种可行的模式,用于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8.
高校图书馆员职业生涯管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高校图书馆员职业存在着社会地位不高、职业发展模式单一、馆员工作时间紧导致的科研和生活难以兼顾等发展障碍,需要通过加强职业宣传、建立职业生涯管理体系、建立多维职业生涯发展道路、关注馆员家庭角色等措施来清除图书馆员的职业生涯发展上的障碍。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图书馆员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图书馆员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是进一步开发图书馆人力资源,做到人职和谐的有效途径。运用现代职业生涯理论进行图书馆个人与组织的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无论对图书馆还是对图书馆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高校图书馆员职业生涯发展的心理学理论和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职业生涯的心理学理论出发,分析高校图书馆员职业生涯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指出职业生涯的心理学理论对图书馆进行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在充满变革的环境中,本科低年级学生进行学业规划或职业生涯规划的价值是"学会应变"。研究着眼于本科低年级学生所处的跨学科学习情境,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引导个体提高学业/职业生涯"探索、规划、适应"能力。研究发现,学业/职业生涯探索、学业/职业生涯规划、职业未来时间洞察力和自主性这两个积极人格特点、跨学科学习经验、职业认同(含学术认同)五者,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以系统性思维探寻学业规划或职业生涯规划之道,不仅是本科低年级学生创新自主职业生涯管理途径、方法和策略的重心,而且是高等院校创新本科低年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模式及体系的重心。  相似文献   

12.
在"第一届语言理论教学和研究全国学术研讨会和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专家学者们就语言理论教学和研究领域的各个方面的学术问题展开了充分的交流。我们在这里按照"语言学概论教学","相关课程教学","语言理论研究","现代汉语普通话研究","现代汉语方言和古代汉语研究"等话题分类介绍学者交流的主要学术观点。  相似文献   

13.
在高校男性馆员流失已是不争的事实,他们的职业生涯发展面临诸多困惑。通过对江西省高校123名男性馆员职业发展现状的调查,提出学校与图书馆要加强图书馆价值观的培养,重视男性馆员职业生涯的发展,而男性馆员自身要加强修养,培养良好的情绪等针对性措施。  相似文献   

14.
高校教师职业是学术职业,应遵循学术职业的特点进行薪酬管理。学术职业的本质要求学术自由、环境宽松、评价多元化,而现行的高校教师薪酬管理模式继承了传统工业管理中的某些做法,不但造成了学术职业中的功利化倾向,而且不利于学术职业的发展和创新。高校薪酬管理改革必须与高校教师学术职业的独特性相一致,采用粗分线条,淡化差异;加大投入,营造宽松生活氛围;多元评价,彰显大学的多功能作用;强化人文关怀,严格选拔与长期培养相结合等策略,以促进高校教师学术职业的成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冯友兰先生的一生大约有70多年的时间都是在大学度过的,可以说大学几乎成了冯先生整个人生的舞台,他在那里学习、工作、生活,上演了一出出丰富多彩的人生活剧。具有世界眼光的冯先生对于大学的理解可谓是独到而高远,他所提出的"为学术而学术""教授治校"与"学术自由"等大学理念,不仅继承和发展了蔡元培先生的大学教育思想,而且对于当今中国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价值和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H大学2003-2006年的职称评审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讨学缘关系对大学教师学术职业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尽管人力资本仍是学术职业发展最重要的内在逻辑,但学缘关系对大学教师学术职业发展的影响日益显著。学缘关系越丰富的大学教师,取得学术职业发展的可能性越大;不同种类的学缘关系对大学教师学术职业发展的影响程度不同,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条件下,本科、硕士与博士在同一所学校就读并留校任教的大学教师学术职业发展可能性最大,具有硕士学缘关系的大学教师学术职业发展可能性最小。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深化教师聘任制度改革、完善职称评审制度与加快学术劳动力市场建设等一系列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代图书馆事业发展与转型大背景下,抽样调查了陕西地区图书馆员近年来生存状况与思想动态,从职业背景、职业认知和职业预期等三个方面进行数据统计与综合分析,发现其整体状况积极,但是也明显存在着一些消极倾向。积极改进当代图书馆员生存状况与思想动态的主要对策是:加快当代图书馆服务水平升级步伐;加快建设高度职业化的专业馆员队伍;积极协助馆员解决其目前职业发展过程中的若干突出难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西方社会学术专业化及其特有的文化与技术的整合功能为中心结构位点,从自组织的自然演进角度确立了四类学术管理模式:行会自治、法理自治、联邦分权、联合授权,进而通过对此四类学术管理模式之权力结构进行差异性分析,并且从中抽象出本研究的若干最基本的生成要素,即作为专业自律机制的学术职业、作为专业适应机制的传统主义倾向、作为专业驱动机制的优先政策的博弈、作为专业整合机制的学术专业化,以此为基点,试图进一步对培育学术管理制度特质及生长、发展的基本条件进行解析和探讨,以期对我国新时期高教学术管理制度的重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家属馆员”的资源值得开发。浙江财经大学图书馆的实践证明:正确认识、合理安排、与职业生涯规划结合而不断提高这个群体,可以发挥其学缘较广、学历较高、可塑性较强的优势,可以协调种种关系,有助于图书馆建设。  相似文献   

20.
‘Early career’ in academia is typically defined in terms of research capability in the five years following PhD completion, with career progression from post-doctoral appointment to tenure, promotion and beyond. This ideal path assumes steady employment and continuous research development. With academic work increasingly casualised, experiences of ‘early career’ are changing and definitions in use by institutions and research bodies do not reflect the lived experiences of early career academics (ECAs). This paper presents five collective narratives and a thematic analysis of survey data from 522 ECAs in three Australian universities. The results offer insights into the diverse experiences of the early stages of academic careers and provide an opportunity to reconsider current definitions. We argue that the employment context in higher education makes it crucial to consider scholars’ self-definitions alongside existing objective indicators to redefine early career in academi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