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语文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每一个教师都有必要建构属于自己的教学方法。语文教师在使用教学方法时,不仅应该因“文”制宜,因“生”制宜,更应该因“师”制宜,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不拘泥于固有的教学方法,大胆地超越甚至打碎权威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
语文学科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至关重要。在教学中教师要运用适宜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感受汉语的魅力、体会语文知识的博大精深。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们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善于运用新思想武装自己,创新教学方法,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学生。那么,在最近“双减”政策的背景下,我们应该如何增效减压呢?本文笔者将从实际问题入手,分析“双减”政策对初中教学的要求及意义,探究打造高效语文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傅晓 《湖南教育》2008,(1):15-15
在教学的过程中,虽然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越来越多,但语言仍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主要媒介,而且任何教学设备都不可能像语言一样可以进行实时的双向交流与互动,这只有语言才能做到。语文是一门“美”的学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也应该具有“美”的语言。语文教师的语言“美”应该具备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4.
语文是一门富有情感性的学科,它不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授,更是情感的交流、心灵的沟通、生命的对话。让“情”满溢其中,让课堂真正充满“语文味”,这应该是语文课所呼唤的本色的回归。而要进行这样一种“情”化的语文教学,途径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名在中学从教多年的语文教师,笔者认为,语文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急功近利,必须遵循语文学科自身的发展规律。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工具性的人文学科,它不仅要传授语文知识、训练语文技能。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汲取充盈的人文精气,滋养自己的精神家园。语文教学必须突出“人本”,体现深切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是以帮助学生掌握运用语言文字为根本目的和任务的基础课程。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应该是“听说读写知识转化为智慧的过程”,应该是“内化为学生语文素养的过程”,即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的自我实现。如何实现这种转化和内化呢?只有一种途径:实践。一、转知为识语文课程中有很多是必需的语文知识。学习生字新词,可以说是阅读教学课中的重要内容。一般来说,教师会带着学生认读。但是如何实现知识的转化,这要求教师必须思考能促进转化的教学行为。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内容是下姿百态的,教与学的主体千差万别,我们的阅读教学要根据不同课文、不同课型因文制宜,因课取式。然而,万变不离其宗,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语文教学应始终坚持以“读”为本.工夫“读”到,以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8.
孟荣芝 《成才之路》2011,(32):94-I0023
诵读教学是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干百年来,诵读已成为我们民族文化的产物。随着现代教育教学的发展。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许多语文学习的新思路、新方法,所谓的“死记硬背”诵读法遭到了许多语文教师的冷落与摒弃。然而,在我们经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试验与实践之后,终于发现母语教育传统电的“诵读教学”仍是我们当代语文课堂应该继承和发扬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9.
当前的语文教学,面对滚滚向前的现代化思潮,面对现代化新知识、新信息、新潮流、新思维的挑战。教师理所当然地应该在语文教学中,更加注重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我以为在课堂教学中,讲究方法多样,因度制宜,这是教学中的一种“智巧”艺术。下面笔者结合课堂导人和提问两环节略说一二。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育学是高师中文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也是中文师范生区别于其他专业学生最重要的一门课程,它担负着培养未来中小学语文师资的重任。其课程建设如何.将直接影响师范生毕业后承担中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和效果.甚至影响他们持续的教师专业化发展进程。那么,语文教育学这门课程到底应该通过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来支撑与架构.才能真正实现它的功能与价值呢?  相似文献   

11.
陶红松 《海南教育》2014,(18):72-73
“语文园地”应该是语文学习的游乐园,学生从中不但要学到语文知识,更要收获到学习语文的快乐,从而爱上语言文字。纯粹的教师问学生答,然后做练习册,那就不是“园地”而是基础训练了。  相似文献   

12.
语文是一门生活性学科。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该走“大语文”之路。所谓“大语文”。就是学生的语文学习要从课内扩展到课外,从书本延伸到书外,从学校拓展到社会。即“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  相似文献   

13.
夸美纽斯认为:教学是“把一切事物交给人类的全部艺术”。而语文教学,内容的丰富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审美教育的情感性也就必然决定了它的艺术性。语文教学也是一门艺术,它需要语文教师运用艺术的思维,大胆构思,精心设计,将知识、艺术、能力三位一体,寓教于乐,寓教于美。语文教学重在课堂教学过程。开课也好,结课也罢,都应该讲究艺术性。  相似文献   

14.
语文阅读教学是一门高深的教育艺术,它包罗万象,广袤深邃。无论是上下五千年,还是古今中外事;无论是“字、词、句、篇”,还是“语、修、逻、文”,作为语文教师应能够做到旁征博引,信手拈来。否则还是捧着一本“老皇历”(教材),翻来覆去地念,未免有点让学生感觉趣味索然。那么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呢?笔者认为关键在于教师的“导”,因为教师“导”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听课情绪和阅读教学效果。发挥老师在阅读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可以从“导入”“导问”“导拨”“导写”四个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5.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基本理念。这一理念的提出给语文教育者倡导了适合时代要求和符合语文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教师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 ,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要“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这样“教学内容的确定 ,教学方法的选择 ,评价方式的设计 ,都应有助于学习方式的形成”。解放后 ,中国长期推崇赫尔巴特理论 ,强调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 ,过多考虑知识的传授 ,忽视…  相似文献   

16.
多媒体教学可以将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声形并茂,便于教师的讲解,也有利于学生学习。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该因课制宜,选择合适的课件制作软件,精心制作,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教学活动应使学习过程适合每个儿童的需要,而不是将儿童套入预先规定的有关学习速度和学习特点的假说之中。作为教师,在教学中我们要因“”制宜,因“生”制宜。为此,我在分层教学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随着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以往的小学作文教学方法与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目标无法匹配,导致学生无从适应,甚至发生矛盾的情况。为了革新小学的作文教学方法,更好地实现语文教学目标,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开始关注到“作文先导式”这一新颖的教学模式,让小学作文的教学情况出现了新的发展。为了更好去推动小学作文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往新教学理念靠拢,本文将结合教学经验和教学实际,简单探讨“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陆玮 《学苑教育》2013,(1):21-21
教师评价学生是一门艺术。好的评价语言会使学生激情高涨,积极投入到课堂中。小学语文教师如能针对学生不同的情况,因人制宜、因境制宜,采用多元的评价语言,在课堂上彰显“合理赏识”的魅力。赞扬性评价语,让孩子的心底开满鲜花;鼓励性评价语,让孩子的努力找到方向;期待性评价语,让孩子正确对待自己。  相似文献   

20.
语文是一门富有情感性的学科,它不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授,更是情感的交流、心灵的沟通、生命的对话。让“情”满溢其中,让课堂真正充满“语文味”,这应该是语文课所呼唤的本色的回归。而这“情”就蕴藏在一个个令人心动的教学绌节中。一、挖掘文本情感点,拨动情感琴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