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普通高校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余进波 《体育世界》2007,(11):30-31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方法,对广东工业大学龙洞校区、大学城校区和校本部的普通系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大部分同学非常喜欢或喜欢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层次的;学生课外体育活动项目的选择以羽毛球、跑步、篮球、散步为主;场地器材不足、条件差,没时间,没有养成锻炼习惯等问题是影响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学生每周参加2次以上的课外体育活动,但时间偏短特别是女生。提出了鼓励组建体育俱乐部,加强组织管理,改善活动条件,充分发挥团委、学生会及各类学生组织的作用,组织丰富多彩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等对策。  相似文献   

2.
班主任在学校体育工作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外体育活动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要想提高课外体育活动的质量 ,就必须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作用。班主任都有哪些作用呢?一、导向作用。班主任对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 ,是能否开展好班级课外体育活动的先决条件之一。如在开展冬季“三项”体育锻炼时 ,如果班主任能积极宣传进行冬季长跑对提高心肺功能、磨炼意志等方面的作用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那么 ,学生就会崇尚冬季长跑活动。所谓导向 ,实质上就是班主任指明方向。二、教化作用。班主任的教化作用是由于班主任的特殊身份所决定的。在课外体育活动中 ,班主任若能亲自参加锻炼…  相似文献   

3.
陆佾 《精武》2012,(17):76-78
课外体育活动是近几年在传统课间操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学校体育新的组织形式,它通过丰富的活动内容.灵活的组织形式,体现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是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最有效途径。本文对慈溪技工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现状的研究,主要从活动内容,组炽与管理,场地、器材,体育师资队伍,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认识等方面来进行的。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文理统计法等方法做了系统分析,得出该校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性别差异;组织管理尚未系统化;场地器材缺少;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本文在结合当前研究成果,立足本校实际的情况下,对课外体育活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为保障慈溪市技工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夏志琴 《湖北体育科技》2012,(3):352-353,340
课外体育俱乐部是近些年来高校开展体育活动的新模式,但是在组织和管理过程中出现了诸多的问题,为了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利用网络平台开展课外体育俱乐部,从而进一步促进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课外体育俱乐部网络平台意义阐述的基础上,认为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网络平台不仅可以更好的服务于广大学生,激发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对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也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课外体育俱乐部是近些年来高校开展体育活动的新模式,但是在组织和管理过程中出现了诸多的问题,为了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利用网络平台开展课外体育俱乐部,从而进一步促进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课外体育俱乐部网络平台意义阐述的基础上,认为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网络平台不仅可以更好的服务于广大学生,激发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对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也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 学校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又是最难组织开展的活动。由于没有统一的要求和标准(上级只是在时间上做了规定),所以各学校的发展很不平衡,有的学校就变课外体育活动为自由活动,甚至放任自流。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但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三种: 1.学校领导对课外体育活动的意义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缺乏组织管理。 2.活动形式、内容单一、集中,造成球类(足篮排)场地器材紧张,其它项目得不到开展,学生没有选择活动项目的余地,自发的活动兴趣和积极性受到  相似文献   

7.
1、前言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校体育整体效益、实现中学体育目的及任务的重要组织形式与途径之一,是学生在学校参加的除体育课以外的有组织的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群众性鲜明,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具有普及与提高紧密结合、补偿性和独立性的特点。而现在的许多中学生面对升学  相似文献   

8.
“课外体育活动是高校体育课程的延续和补充,是实现高校体育目的的重要组织形式”。在高校体育工作中,如果这一部分组织无序,就起不到其应有的作用,“根据本校实际和传统特点,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地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体育活动”,对巩固和提高体育课教学效果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都会起到良好促进作用。 本文从我院体育教学改革的实际需要出发充分利用《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对课外体育活动的规定:“中等专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除安排有体育课、劳动课当天外,每天应当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课外体  相似文献   

9.
<正> 美国学校的课外体育活动(也称体育补充活动)一向很受重视,这种活动往往以比赛形式出现,早在本世纪初,各校学生就时常自行举办这种比赛,后来在中学得到了普遍开展。美国专家把这类补充活动分为:校内课外活动、校外活动、运动俱乐部、青少年运动几种。校内课外活动是在一校之内组织的体育活动。校外活动是几个学校的学生共同组织的活动(旅行、越野等),然而最常见的是各种各样的校际运动比赛。运动俱乐部根据学生们的运动兴趣组织起来,然后在校内或在不同学校的俱乐部之间举行比赛。上述三种补充活动,或者是纯运动竞赛,或者是带有娱乐性质(例如,有氧操、健身跑、“新创”游戏等)的体育活动。  相似文献   

10.
曹俊香  卫国立 《精武》2012,(24):55-56
课外体育活动和体育课一起是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养成个人体育爱好的重要途径。目前,世界各国在中学课外体育的发展上存在差异,本文主要研究中、日、美三国学校课外体育的发展现状,并对比分析了中、日、美三国课外体育活动体制上、组织形式上、活动内容上及课外体育活动作用上的差异。目的在于探讨中、日、美三国中学课外体育的开展情况。  相似文献   

11.
对海南省海口地区5所高职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问卷调查,并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了不同性别高职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剖析了制约海南高职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建立学生体育健康运动档案和体育健康运动奖励机制等建议,为促进海南高职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运用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潞城一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学生对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整体上态度较积极;学生每周参与体育锻炼的次数和时间偏少;学生在体育项目选择方面,以球类、跑步和健美操居多,且在性别上表现出显著差异;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主要是增强体质、兴趣爱好、消遣娱乐等;影响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原因是缺少场地器材,学业紧张,缺少运动伙伴等。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若干个着力点分析了构建普通高校阳光体育的长效机制,提出了积极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发挥体育社团功能及优势,拓展课外体育内容等建议。同时注重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吸引学生投入到"阳光体育运动"中来。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杭州市百余所中小学课外体育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学校体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课外体育作为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中有其独特的作用。鉴于当前的形势,对杭州市148所中小学校的课外体育开展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与座谈。对调查结果作了统计与分析,并对调查中反映出来的一些主要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课程的全面实施,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好与坏、及如何开展,是关系到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环节。在体育教学中实践素质教育已经是新世纪体育教育改革的主导和主流,而课外体育活动则是落实素质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文章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形势下如何进行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进行分析与思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学生对休闲体育的认识水平及参与度,然后针对学生反馈的信息,通过课堂教学及课外休闲体育活动的组织,对如何培养学生自觉锻炼的兴趣与习惯,提出了方法、措施,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建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高校体育课堂教学与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衔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21世纪以来,国家越来越重视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不同于以往只是注重文化课的培养,国家更加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形成。调查研究也发现,随着社会水平的提高,在经济物质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身体素质却在大幅度下降。教育部门不得不探索体育这门课程作为高等学校必不可少的一项课程,如何改良方能与新时代社会相适应,培养出体力充沛、体质过硬的大学生。因此,在高等体育课教学中,加以课外体育活动相辅,必会达到可观的效果。本文就如何将高等体育的课堂教学与在校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相连接进行讨论,从中探讨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课外体育是一切体育课堂活动之外的体育活动的总称,是学生在课堂时间之余从事的一些运动和活动。通常体育课堂教学中,课程安排相对集中、训练运动时间安排少、内容枯燥乏味,单纯依靠体育教学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体质健康就具有了一定的局限性,加上学习压力、电子产品、怕苦怕累思想等因素的影响,造成学生的体质下降,成绩下滑,健康状况堪忧。因此,学生在接受正常体育教学以后,还需要大量的时间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充实自己的健康体验,而这就需要课堂体育与课外体育的结合。该文从课外体育的角度对其对学生体质健康提升的作用进行分析,认识到课外体育的重要性,从而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普通高校课外活动推行运动处方进行科学的身体锻炼,是落实健康第一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步骤,也是落实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对武汉理工大学在校大学生进行访谈,调查了他们的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和态度,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的大学对运动处方不了解,有92%大学生表示对运动处方指导锻炼非常感兴趣。在高校课外体育锻炼中,运用运动处方原理指导健身的前景是极为广阔。在高校课外体育锻炼中,运用运动处方原理进行体育锻炼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