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东岱寰中秀,图经手自编".历代皆以泰山为题材,绘制了大量的胜迹图卷,其中最为精美的,当推清宫旧藏之《泰山图》.  相似文献   

2.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句,斯句之妙,在于能概括胜迹在登临者心中所留下的丰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座落在陕西省周至县,已有二千多年历史的楼观,就是这样一处发人遐想幽思的胜迹。 楼观位于周至县城东南约二十公里的秦岭山麓,距古城西安七十公里。相传周康王时的关令尹喜为观星望气,曾在此结草为楼,故名楼观。据《楼观先师传》和《楼观本记》载,周昭王二十五年,尹喜候西游入秦的老子至函谷关,在楼南高冈筑台,老子述《道德经》五千言以授之,故此处胜迹又称楼观台。楼观虽  相似文献   

3.
1938年 12月19日汪精卫与陈璧君、周佛海、陶希圣、曾仲鸣等一行十余人从昆明飞抵河内,走上了背叛国家和民族的道路。 12月29日汪精卫出逃后,日本首相近卫文磨按预定计划发出诱降声明,汪精卫在香港《南华日报》上公开发表《艳电》,表示响应。这则主张投降求和的《艳电》,由陈公博于12月26日从河内带到香港,汪精卫集团的智囊人物顾  相似文献   

4.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由于国内形势所迫和革命斗争的需要,中国共产党在国外先后创办了两份报纸,一份是《先锋报》,一份是《救国时报》。《先锋报》 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后,对共产党人和革命  相似文献   

5.
唐代诗人孟浩然在《与诸子登岘首》一诗中说:“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以此抒发对前人功业的仰慕之情。读了《出版科学》数期“老编辑甘苦谈”,深有登临“胜迹”、拜读“羊公碑”之感。本人半路出家,是出版界的晚生,只可能谈点感触而已。  相似文献   

6.
30多年前,一个春天的夜晚,一位小报的青年记者在湘中农村采访时,偶见快板《汪精卫是个大汉奸》手抄本。当年汪伪汉奸卖国贼的倒行逆施,残害国人,出卖祖国,认贼作父的无耻行径,激发了他的强烈的创作欲望,他发誓:“我一定要写汪精卫叛国投敌的长篇小说”!要把汪精卫的汉奸嘴脸画影图形,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这位青年记者就是最近由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多卷本长篇纪实小说《傀儡梦》的第1卷《公开投敌》的作者:黄鹤逸。他的这一愿望终于得以实现。长篇纪实小说《傀儡梦》以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中国现代史为背景,以辛辣、生动的笔触,正面描绘了汪伪政权从出笼到覆灭的历史过程。全书共分5卷,每卷独立成篇,依次为:《公开投敌》、《粉墨登场》、《矛盾三  相似文献   

7.
一、签订密约问题的提出《调整中日新关系之协议文件》及盼录,即通称的《汪日密约》,是汪精卫汉奸集团在成立伪国民政府之前,应日本的要求,与日本“海机关”经过谈判,于1939年12月30日在上海签订的一项出卖国家民族的秘密条约。因为它是非“官方”性质的条约,因此亦称“内约”。1939年5月,汪精卫在日本特务影佐份昭等人的保护下,由河内逃抵上海后,于28日向日本提出了《关于收拾时局的具体办法》,①提出了成立以汪精卫为首的所谓“新中央政府”的具体步骤。其实质是将汪于该年2月间通过高宗武向日本提出的有关结束中日战争,实现“…  相似文献   

8.
龙运荣 《军事记者》2004,(12):58-59
《力报》既是共和国成立之前的一份重要报纸,也是一支抗日反蒋的嘹亮号角,是它第一个公开揭露了汪精卫投日卖国的消息。它的进步立场和在湖南的影响,受到周恩来、徐特立的赞赏。它的创始人之一——严怪愚,是我国第一个揭露汪精卫卖国投日的新闻记。  相似文献   

9.
抗日战争期间,汪精卫突然逃离重庆叛国投敌,在南京建立了傀儡政权,加紧其卖国求荣的无耻勾当。1940年1月22日,香港《大公报》独家发表汪精卫汉奸政府和日本帝国主义签订的《日支新关系调整要纲》全文,并附登陶希圣写的《致大公报记者函》,举世瞩目。当天在新闻版上的大字标题是:“高宗武陶希圣携港发表,汪兆铭卖国条件全文”(注:自汪精卫投敌后,大公报直呼其名),副题是:“集日阀多年梦想之大成!极中外历史卖国之罪恶!从现在卖到将来,从物质卖到思想。”要闻版登的是汉译全文,另在第九、  相似文献   

10.
抗日战争期间,汪精卫突然逃离重庆叛国投敌,在南京建立了傀儡政权,加紧其卖国求荣的无耻勾当。1940年1月22日,香港《大公报》独家发表汪精卫汉奸政府和日本帝国主义签订的《日支新关系调整要纲》全文,并附登陶希圣写的《致大公报记者函》,举世瞩目。当天在新闻版上的大字标题是:“高宗武陶希圣携港发表,汪兆铭卖国条件全文”(注:自汪精卫投敌后,大公报直呼其名),副题是:“集日阀多年梦想之大成!极中外历史卖国之罪恶!从现在卖到将来,从物质卖到思想。”要闻版登的是汉译全文,另在第九、十两版刊登日文原件的照片铜版。1月23日,发表陶希圣撰写:《日本对所谓新政权的条件》专文,揭露了日汪勾结内幕。这一震惊世人的事件的来龙去脉据说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11.
抗日战争期间,汪精卫突然逃离重庆叛国投敌,在南京建立了傀儡政权,加紧其卖国求荣的无耻勾当。1940年1月22日,香港《大公报》独家发表汪精卫汉奸政府和日本帝国主义签订的《日支新关系调整要纲》全文,并附登陶希圣写的《致大公报记者函》,举世瞩目。1月23日,发表陶希圣撰写的《日本对所谓新政权的条件》专文,揭露了日汪勾结内幕。  相似文献   

12.
一个周未的下午,中央电视台《尘烟中的魅影———汪精卫与汪伪政权密史》摄制组的记者舒欣一行,风尘仆仆的来到云南省档案馆。摄制组的同志告诉接待人员:他们正在拍摄汪精卫的纪录片,为拍这部片子,他们到了北京、南京、重庆等地收集资料,并找到了现在仍健在的龙云的一些亲朋好友,了解当时汪精卫从南京到云南及从云南出走的情形。其中有一位自称是龙云侄子的同学的老人说:1940年前后,他经常到龙云家去玩,有一次到龙家玩时,看到他家的气氛非常不好,事后才听说是因为那天龙家接到了汪精卫从河内来的一封信。当时的汪精卫因为与日本签订了卖国密…  相似文献   

13.
<正>近日,我认真阅读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其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一节,我更是认真看了几遍,感悟颇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就告诫全国人民,一定要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一、破坏生态环境,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报复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写道,"我们不要  相似文献   

14.

  《青年记者》2011年8月上刊载了当时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后的刘宪阁的文章《也谈汪精卫投敌之披露(》以下简称“《也谈》”)。既然是“也谈”,首先意味着在此之前有人谈过,其次表示对前人谈的有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15.
荐书     
《天公不语对枯棋——晚清的致局和人物》姜鸣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定价:29.80元本书收录的是以游记为载体、重新探讨晚清历史与人物的一批历史散文。北京固然有许多风景绝佳的去处,但作者笔下的“胜迹”,却大多是地以人名,“胜迹”之“胜”,在人事而非风物。使作者挥之  相似文献   

16.
为了拍摄审判大汉奸系列节目,我作为中央电视台法治频道《社会与法》栏目总编导,特意从北京来到南京,扛着机器进了南京市档案馆,在该馆特藏部拍摄有关汪伪集团的档案资料. (一) 在展柜中,一封汪精卫致梅思平信吸引了我的眼球.汪精卫作为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历史人物,他的书法也是有独特的欣赏价值,但这不是重要的.仔细研读,汪伪集团内部的争权夺利、钩心斗角略见一斑.  相似文献   

17.
香港商务印书馆出版《中国近代珍藏图片库》 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在7月底推出了一套由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撰的《中国近代珍藏图片库》。首先面市的是《袁世凯与北洋军阀》、《孙中山与国民革命》、《汪精卫与汪伪政府》(上、下)四册,其余的《蒋介石与国民政府》上、中、下三册将于8月底出版。全套定价为港币1830元。  相似文献   

18.
关于《动向》 1934年,聂绀弩在上海《中华日报》编了一个文学副刊,名叫《动向》。《中华日报》是汪精卫的报纸,主持人叫林柏生(后来当了汉奸,做过汪伪的宣传部长,抗战胜利后被枪毙)。聂绀弩与林柏生是在莫斯科中山大学认识的。 1933年底,聂绀弩因在东京编反日刊物,被日本警察厅驱逐出境,到了上海。当时,《中华日报》没有名气,销路不好。  相似文献   

19.
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湖北旧影》(以下简称《旧影》)汇集了20世纪上半叶湖北地区的老照片。它以直观的方式,形象生动地再现了荆楚大地曾经发生过的重大事件与旧时的江山胜迹。  相似文献   

20.
老作家黄鹤逸,经过30多年的酝酿,6年的辛勤耕耘,创作了五卷本、250万字的长篇小说《汪精卫》今年10月又由北岳文艺出版社第二次重版。这部脍炙人口的包括《公开投敌》、《粉墨登场》、《矛盾三角》、《祸国殃民》和《遗臭万年》五卷的巨著,洋洋几百万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