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937年秋天,“哈尔滨人”在俄语里成了最不祥的名词之一,根据苏联内务人民委员叶若夫的命令,它已变为“日本间谍”的同义词。“日本情报机关精心策划并着手在苏联领土上建立一个‘哈尔滨人’组成的颠覆和情报总部。”命令认定并宣布,“所有‘哈尔滨人’都是逮捕对象。”  相似文献   

2.
《档案与史学》1999,(4):15-18
日本帝国主义在侵略中国的长期过程中,留下了大量的侵华资料,其中日军驻北平特务机关长松室孝良于1936年写给日本关东军的秘密情报,就是一份鼓吹全面侵华的系统报告。该报告对中国当时的国内情况进行了细致的调查分析研究,对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迫切性、可行性及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系统论述,赤裸裸地暴露了日本帝国主义迫不急待地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狼子野心。具有极为重要的史料价值。该报告原名为《日本松室少将最近对关东军的秘密情报》,是1936年10月四川省府主席刘湘转发各机关以引起警惕的,原件现藏重庆市档案馆。由唐润明选…  相似文献   

3.
1905年12月出生于山东省黄县,自幼随做小贩的父亲到黑龙汀黑河市读书,哈尔滨俄文法政大学毕业。1933年由同学王自立介绍加入“共产国际”,1934年8月赴莫斯科,参加“积极工作训练班”,接受情报专业训练。1935年5月学习期满,秘密潜回东北,在苏联情报人员米列尔的领导下,搜集日本关东军情报。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苏联空军自愿队和军事顾问团相继来华,王敦瑛以俄文译员的身份,为苏联情报机关服务。苏联顾问团回国后,被指定为西安通讯组组长,以俄文教官和咨议身份继续为苏联克格勃提供情报。  相似文献   

4.
在日本,人们习惯把档案资料称做情报,他们的情报中心,就如我们的档案馆.这种情报机关是为搜集、积累和利用情报信息的.它以科学技术的进步为条件,在情报制成、流通和利用方面,都在发生着巨大的  相似文献   

5.
武田毅雄是日本谍报机关的创始人之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问策划了很多绝密行动.但是,战后日本情报机关经分析发现,凡是有武田毅雄参与的秘密项目全部以失败告终……认识林育英加入共产党武田毅雄,原名王毅雄,1904年4月28日出生于中国辽宁旅顺.父亲是中国人,母亲是日本人.1925年,父亲去世后,母亲改嫁给一个名叫武田弘一的医生,由此王毅雄加入了日本国籍,并改名武田毅雄.  相似文献   

6.
川岛芳子,即金璧辉,是罪大恶极、国人皆知的日本女间谍.她的汉奸卖国行径罄竹难书,尽管她在狱中撰写"自白书",对自己的罪行或百般抵赖或轻描淡写,但都无济于事,终究被判处死刑.北京市档案馆馆藏的冀察绥靖主任公署、北平市政府、北平市公安局等机关的档案,揭示了她早在"七七事变"前夕,即已在日本特务机关指挥下在平津一带从事着窃取情报、阴谋暴动、出卖国家的特务活动.  相似文献   

7.
窃听是声音情报获取的主要方法。绝大多数情报都是以“形”、“声”的形式出现的。如果能够听到目标的谈话内容,就可能得到许多重要的信息。为了获得声音情报,许多国家的谍报机关都把窃听作为情报活动的重要手段。尤其是美国、俄罗斯、日本、以色列、英国的情报机关,他们不惜工本,开发、使用了大量窃听具有简便、可靠、安全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笔在北京图书馆从事日档案的整理工作,发现这批档案中不仅有至今在日本也收藏甚少的兴亚院驻华机构的档案,更重要的有大量的上海日本总领事馆特别调查班(照当时的习惯称呼,以下简称“特调班”)的档案献。特调班是沦陷时期于1938年4月成立的日本针对重庆国民政府的情报机关,即岩井机关。该机关得名于机关创建以来的负责人岩井英一,他是一个中国通,汉语流利,曾数次被派任驻渝蓉日本领事机构的外交官。要想将该特调班的性质和工作内容讲清楚,恐怕要写一部厚厚的书。  相似文献   

9.
宋玉红 《档案天地》2015,(10):13-16
抗战期间,日本在中国设立了庞大的间谍机构网络,这些特务机关被称为“一个人可以顶一个师团”.日本的特务机关极为秘密,其正式名称只记录在军部的秘密卷宗里,其系统庞大,分布广泛,除了收集中国政治、军事、地理、历史、人文等情报外,还负责探测中国军民的动向,扶植汉奸,监视伪官吏,乃至进行暗杀、破坏等相关的活动.日本的特务机关在侵华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论图书馆为党政决策机关服务的效益与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党政领导机关是公共图书馆的重要服务对象之一。在改革年代,图书馆的信息情报大量涌进党政领导机关,对决策研究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从丹东市图书馆(下简称市馆)二年多的实践与探索中,我们感到公共图书馆开发利用馆藏信息情报资源,为党政决策机关提供信息服务不仅是必要的,可行的,而且其社会效益颇为显著。这对图书馆学提出一个十分重要的值得研究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1.
王雪驹 《现代传播》2023,(12):40-47
日语“情報”一词即指情报、信息,这指涉了两者的同义关系。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情报、信息、新闻三者之间本身存在着共通之处,近代日本间谍即与日本在华新闻活动密切相关。1886年,日本军人荒尾精创办了日本在华首个正式情报据点汉口乐善堂,展开了对华情报调查活动。汉口乐善堂的日本间谍将“办报”作为“集体行动形式库”,加入东亚同文会所,通过办报刊延续其情报生涯。将汉口乐善堂情报活动纳入日本在华报业活动中予以考察,可厘清近代早期日本在华报业的人际网络、地域分布、情报属性的历史语境,也充分证明了近代日本在华报业的性质、特点、走向与日本对华战略在结构性关系上的共存一致。  相似文献   

12.
1会议基本情况 《纪念〈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创刊20周年暨“创新医学信息服务学术研讨会”》在解放军医学图书馆领导和机关的帮助和指导下,经过《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编辑部全体同志近半年精心的筹划和准备,于2011年6月28—30日在黑龙江省漠河县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13.
1993年第4期本刊曾刊发《光绪三十三年度吉林省外务统计表》,现续发《光绪三十四年度吉林省外务统计表》,以期对研究东北清末外交情况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4.
近十多年来,日本新闻企业体制发生了质的变化,从报道机关向综合情报机关过渡,从单一经营向多种经营转变,正迅速地实现集团化、综合化.这一趋势的出现,除受资本主义竞争影响之外,主要是新闻事业发展规律在现代化社会里作用的结果,具有极为深刻的必然性,很值得我们研究.下面,简略地论述一下日本报社集团综合经营的情况和特点:一、"日经"集团当先锋在日本,最早开展综合经营,而且收效较为显著的报社要数《日本经济新闻》.该报于1876年在东京创刊,以报道经济新闻为主.进入六十年代,它就向综合经营发展.1965年,这家报社  相似文献   

15.
<正>旅顺大和旅馆旧址位于今旅顺口区文化街30号,建筑面积3796平方米。自1909年开始,满铁先后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七座带有情报机关色彩的连锁宾馆,统称为"大和旅馆",旅顺的大和旅馆就是其中之一。旅顺大和旅馆的建筑最初并不是由日本人建立的,而是由俄籍华裔商人纪凤台于1903年修建的。纪风台是山东黄县人,早年在西伯利亚开办商号。期间纪凤台与俄国官吏互相勾结,为其提供中国的边防情报,并加入了俄国国籍。沙俄霸占旅  相似文献   

16.
文有仁 《新闻三昧》2005,(11):26-26
《报刊》5月13日刊登题为《中国记的提问与日本宣传的效应》的评论说,在4月17日晚随日本外相访华的日本外务报道官高岛举行的记招待会上,中国某广播电台一位女记要求高岛对小采参拜靖国神社作出解释,并请日本考虑“如果布什参拜那些向广岛投下原子弹的美军,日本人会是什么心情”。  相似文献   

17.
“上海市政研究会”于 194 1年 6月 1日由在沪日本人创建。当时上海公共租界主要控制在英美人手中 ,被上海日本人称作“敌性租界”,上海公共租界和法租界限制了在沪日本人的扩张 ,故在沪日本人经日本外交当局折冲 ,194 1年 4月 ,先成立工部局临时董事会 ,日方董事冈本一策于 5月任副总董 (Vice- chairmanShanghai Municipal Council)。上海市政研究会成立时 ,冈本一策任会长。冈本一策 (Okamoto Issaku) ,原籍大分县大野郡三重町。 1889年 8月生。 190 8年 3月锦城中学毕业。1910年受雇于外务省。 1914年 6月任外务属 ,任职政务局第 1课…  相似文献   

18.
正1937年,他随侵华日军来华;1939年9月,他被送到北平"北支那派遣军"宪兵队训练;1943年夏,日本情报机关对其进行潜伏特训;1944年5月,他化名"尤志远",长期隐藏上海;直到1956年,这个在中国大地长期潜伏的职业间谍,急于与"组织"恢复联系,殊不知中国反间谍斗争依靠的是人民群众,他的异常举动被盯上了……  相似文献   

19.
1933年2日,日本侵略军从开鲁县向赤峰的林西县进犯,在蒋介石“不抵抗政策”的影响下,东北军驻林西的崔兴武旅投降,石文华旅逃离,县长邱振中弃职逃离,日军长驱直入。3月6日,近百名日本军政人员首先入城,11日,日本军小柳津部率骑兵部队占领全县。随后日本关东军承德特务机关在林西成立顾问部,日本人盛岛任顾问部机关长,顾问部对外  相似文献   

20.
葛美荣 《湖南档案》2013,(11):15-17
1936年,是日本大举进攻中国的前一年,这一年,日本向中国内地许多大城市派遣了不少特务间谍,以搜集各方面情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