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公民个人信息泄露现象将越来越严重。我们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建立严密的管理机制,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构筑起全方位的应对机制,最大限度地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的安全。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不动产登记档案利用服务中的个人信息权进行界定,分析当前不动产登记档案利用服务工作中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权的行为及原因,提出不动产登记档案利用服务中个人信息权保护路径的建议,以期促进不动产登记档案利用服务工作与新时代合拍,更好地实现不动产登记档案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3.
档案开放利用中个人信息保护之管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个人信息安全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文章以档案开放利用中的个人信息保护为主要内容.对"个人信息"进行了界定,介绍了涉及个人信息的档案种类,分析了档案开放利用中个人信息的安全现状及缺陷,并提出了保护个人信息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现实困境个人信息被"违法式"泄露。互联网技术给用户的生活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但却使公民越来越成为一个"透明人",个人信息泄露事件频频发生。档案机构正当收集档案用户信息,以便更好地推进档案传播利用工作,为用户提供个性化信息需求,这无疑是档案工作的重大进步。但是收集到的用户个人信息一旦以各种方式流转出去用作非法途径,便是对用户个人信息权的侵害。个人信息被"默认式"采集。  相似文献   

5.
随着《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出台,个人信息保护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以档案工作中的个人信息保护为主要内容,介绍了个人信息概念,分析了档案工作中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来源并提出了保护个人信息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民生档案资源整合与利用对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所带来的影响,探索了资源整合利用中确保个人信息主体对民生档案中个人信息的知情权和控制权、采取兼顾各方利益的个人信息保护策略等个人信息保护的方法与策略。  相似文献   

7.
信用档案管理中的个人信息权及其保护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人信息保护法>于2003年开始起草,2005年初完成,现已呈交至国务院,进入审批程序.该法律突破了我国传统法律中对公民个人名誉权的保护范围,把如家庭住址、医疗档案、职业情况等可识别信息也列为保护内容.除了保护个人信息不受侵犯外,还充分保护公民了解自己的信息、修改自己错误信息的权利.该法案的出台无疑将对我国信息权的保护产生重要影响,预示着我国对公民信息权的保护从间接保护向直接立法保护过渡.作为涉及个人信息较多的信用档案,对信息权的保护,也将随着<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出台.向深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8.
民生档案资源整合与利用中的个人信息保护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民生档案资源整合与利用对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所带来的影响,探索了资源整合利用中确保个人信息主体对民生档案中个人信息的知情权和控制权、采取兼顾各方利益的个人信息保护策略等个人信息保护的方法与策略.  相似文献   

9.
民生档案工作发展迅速,民生档案利用已经成为档案利用的主体。但民生档案的收集、管理和利用中存在着侵犯个人信息权利的风险,其主要原因在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档案管理体制存在欠缺、档案利用程序不够规范、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意识薄弱。因此,要保护好公民个人信息权利,必须完善国家法律法规、建立科学的档案管理规范、强化保护个人信息权利的行业自律意识。  相似文献   

10.
曹卓瑜 《兰台世界》2017,(14):25-28
个人信息安全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以高校档案为研究范围,针对档案开放利用中个人信息保护为主要内容,对"个人信息"进行了界定,介绍了涉及个人信息的档案种类,并对涉及个人信息的档案进行详细的说明和探讨,提出保护个人信息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以9所澳大利亚高校图书馆发布的个人信息保护政策为研究对象,通过网络调查研究其个人信息保护政策制定的现状。从法律政策指导、个人信息相关概念界定、个人信息收集的目的和内容、个人信息安全的维护、个人信息披露的声明、个人信息的查询与修改、个人信息权利的维护7个方面对澳大利亚高校图书馆个人信息保护政策进行内容分析,对我国高校图书馆个人信息保护政策的制定有以下启示:设置个人信息保护办公室,增强高校图书馆个人信息保护的主动性;并举内容数量,制定高校图书馆个人信息保护政策;构建法律体系,国家加速出台《个人信息保护法》。  相似文献   

12.
姬蕾蕾 《图书馆》2021,(1):99-106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传统个人信息的保护架构无法全面保护个人敏感信息。从公众对信息敏感度的感知差异性以及企业经济成本的角度而言,对个人敏感信息进行区分保护有其必要性。面对大数据时代对个人敏感信息带来的挑战,应该完善法律体系,从以下几点着手:对个人敏感信息范围的界定应采取静态列举与动态情景相结合的综合考量方式;更新现有的信息保护机制;强化个人敏感信息的保护规则。  相似文献   

13.
构建个人数字图书馆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个人数字图书馆的定义、功能及构建个人数字图书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了个人数字图书馆构建的步骤.指出大量个人数字图书馆的出现,是信息资源开发的一支新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界定个人数字数据的范畴与价值,分析个人数字数据的主要类型、存储方式和面临风险,探讨以图书馆为依托的个人数字数据存档与管理的服务模式,以期为我国图书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开展私人定制的个人信息服务提供思路与借鉴。[方法/过程]综合应用网站调研法和案例分析法,以较早开展个人数字数据存档和管理服务、具有较大社会影响的美国国会图书馆、美国坎贝尔郡公共图书馆、大英图书馆以及加拿大国家图书馆和档案馆等为例,深入调查和剖析这些图书馆在个人数字数据存档与管理方面的服务方式和服务特点。[结果/结论]我国图书馆可依托其公益性服务机构的定位,凭借自身多年来在数字信息资源的组织、存储、管理与服务方面的优势经验,结合不同用户群体、不同私隐级别、不同数据类型的个人数字数据的特点,在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和维护管理等方面开展更具个性化的、嵌入式的个人数字数据的存档与管理服务。  相似文献   

15.
个人数据流动法律规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经济时代个人数据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许多国家制定个人数据保护法以促进个人数据的有序流动。国外的个人数据保护法存在着个人数据定义、敏感数据的利益分享、跨国流动国际协调机制以及执行效率等问题。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应明确个人数据的法律内涵、尊重个人数据人格权与利益分享前提、设立独立的保护机构与明示拒绝机制,以及鼓励企业试行有约束力的企业规则。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比较分析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中的个人信息权利与欧盟《一般数据保护条例》(GDPR)中的个人数据权利,为健全我国个人信息权利体系和加强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采用比较分析法与文本分析法,从权利主体、权利客体及权利内容3部分比较分析我国个人信息权利与欧盟个人数据权利的异同,阐述我国个人信息权...  相似文献   

17.
适合于构建个人数字图书馆的全文数据库软件评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臧国全 《情报学报》2003,22(1):59-64
本文给出了个人数字图书馆的定义 ,简单说明了构造个人数字图书馆所需软件应具备的基本性能 ,介绍了 8种适合构建个人数字图书馆的全文数据库管理软件 ,并对它们进行了详细测试与评价 ,给出了评价结果。最后指出 ,从软件性能角度讲 ,构建个人数字图书馆的时代已经到来。  相似文献   

18.
目前个人信息管理面临信息分散化和信息碎片化的挑战,各种大众化的个人信息管理工具无法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出现了个人信息管理的盲点。将5S管理理念应用于个人信息管理,通过制度化的整理、整顿、清扫、清洁,提升个人信息素质,可以充分利用现有工具来扫除个人信息管理的盲点。  相似文献   

19.
档案个人信息是档案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档案的社会利用而面临着权益受损的风险。通过《档案法》转介条款的指引,档案个人信息的保护以个人信息保护相关立法为依据。但为了实现档案个人信息保护与利用的平衡,以及档案个人信息保护的精准化,还需要通过对档案个人信息的法益分层,形成档案个人信息的分类标准,并以此为基础选择不同的保护模式:首先是对承载隐私权法益的隐私性档案个人信息,采取个体赋权模式,通过权利化方式进行强化保护;其次是对承载一般个人信息法益的私人性档案个人信息,采取行为规制模式,规范利用行为过程以形成间接保护;最后是对承载超个人信息法益的社会性档案个人信息,采取数据开放模式,强调信息利用的同时予以最低限度保护。  相似文献   

20.
论电子商务消费者个人信息及其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电子商务消费者个人信息,包括消费者个人基本情况信息、个人网络活动信息和个人网络空间储存的信息;对消费者个人信息的侵害主要表现为非法收集和非法利用电子商务消费者个人信息。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主要体现在消费者对自己的个人信息拥有如下权利:消费者个人信息收集的知情权、个人信息收集的选择权、个人信息的控制权、个人信息安全的请求权和个人信息使用的限制权。指出保护电子商务消费者个人信息,需要建立起消费者的自我保护、行业自律和法律规制三道防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