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推进体育课程创新,让学生感受体育的快乐1.创新体育教学的内容和形式2002年人大附中游泳馆落成并投入使用后,游泳课即被确定为学生体育健康课程的必修课之一,由两名游泳专业教师负责所有游泳课的教学及各种活动。我校的游泳课教师经过近10年的研究,参考大学游泳课程,再结合中学生的身体特点,自编了一套20多万字的教材,内容包括泳姿、水  相似文献   

2.
游泳在高等学校体育教学大纲中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如何在体育教学中使学生能尽快地学会游泳,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一个急需解决的课题,它对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体质,掌握运动技能都有很大的意义。在现在的高校体育课程中,安排游泳教学的课次并不多,每周一次游泳课,安排2——3周后,学校就放暑假了,所以学生在教师指导  相似文献   

3.
康杰 《精武》2011,(5):63-65
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实现了对传统学校体育的根本变革,为中国学校体育创立了新的范式。体育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为学校体育带来一系列革命性的观念变化。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发展高校应该把更多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逐渐地纳入高校的选修课甚至是必修课中,通过高校这个平台来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培养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专业人才,从而向基层和社区输送专业教练或社会体育指导员,进一步促进民族传统体育在社会上普及发展。  相似文献   

4.
研究运用了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等方法,以高校体育教育要强化体育意识,树立健康第一思想为引线,着重探讨了五邑大学学校体育的发展思路:要科学引进新人,合理配置人才结构;强调以育人为本,优化体育教学模式,扩大体育必修课的宽度,技能、体能类课程全面发展;增加体育公选课的选课范围,施行请出去引进来政策。同时,要积极发展特色课程,尝试引入新课程等。  相似文献   

5.
葛雪  付博 《少年体育训练》2014,(11):139-140
<正>1研究背景游泳是一项对身体健康十分有益的体育活动,还是一项重要的生存技能。很多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青少年儿童游泳运动的普及和提高,把游泳作为提高学生生存技能的一种教育课程纳入了中小学体育必修课程中。随着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学校体育的蓬勃发展,北京市多个中小学建立了游泳馆,开展了丰富的游泳课程。其中以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的游泳课程独树一帜有自己丰富的课程特色。中国人民大学是中央部属高校,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  相似文献   

6.
叶奇 《游泳》2004,(6):30-31
本文从游泳运动的健身价值,实用价值及其在终身体育中的位置入手,确立了游泳运动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地位,并针对普通高校游泳课教学现状,提出了将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的教学改革实践方案,使广大学生不仅热爱游泳运动,而且做到掌握并运用。目的之一加快高校游泳教学改革步伐;之二在高校广泛开展游泳运动,为大学生终身体育打基础。  相似文献   

7.
袁士良 《游泳》2006,(1):50-53
“习惯了冷水澡”的马寅初游泳、“冷水澡”——它是全方位健身的法宝秘诀,马寅初是实践者、受益者、长寿者,他活了101岁,便是活生生的见症。早年,马寅初赴美国留学,他远渡重洋走进耶鲁大学,学校的必修课——游泳,那是每一个学生必须的一课(必修课)。而且,学校规定:  相似文献   

8.
<正> 我国体育在实现奥运战略、着力抓好田径运动的同时,还应抓好群众喜爱、金牌多、影响大的游泳运动。游泳社会化的核心是要普及游泳人口,而这里的关键是要从中小学学生抓起。为此,我们应采取如下对策和措施: 一、游泳列入基本教材要把游泳作为小学、初中阶段体育课的基本教材,在高中、大学阶段则把游泳作为必修课或选修专项。同时,有条件的学校应把每周两节体育课增到每周三节,其中一节要上游泳课。  相似文献   

9.
目前,许多高校将游泳课作为一门必修课开设,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但是,由于游泳课具有与其他体育课不同的一些特点,一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产生恐惧心理。文章从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游泳课的特点,从生理学和心理学视角分析了大学生在游泳课中产生恐惧心理的原因,并提出一些帮助学生克服恐惧心理的建议,从而培养学生对游泳课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游泳课的信心,并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研究当下高校学生安全游泳知识储备与安全意识的现状,发现大多数同学没有游泳救生相关知识,且不太了解游泳禁忌及安全须知。建议高校应将安全游泳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作为游泳教学的重要内容加入到游泳课程中,并且要有具体内容和课时量的要求。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的最后一站,是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接轨处,也是终身体育的关键环节。在大学期间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势在必行。通过本研究为高校大学生安全游泳教育提供可行性理论依据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