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构成团体操重要艺术魅力的因素之一是团体操的艺术装饰。艺术装饰是以其本身固有的艺术特点和手法充实、丰富团体操的表现形式,烘托气氛,突出团体操的主题及其风格特点,提升团体操绚丽多彩的视觉效果,体现出团体操音、形、色的综合之美。团体操中的艺术装饰包括:音乐、服装、道具和背景(背景内容将拟在本栏下一期《校园团体操的场地运用》一文中详细讲解)等等。无论学校团体操的创编还是后续的表演活动,艺术装饰操控都是关键。而主要  相似文献   

2.
有关团体操艺术装饰的理论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术装饰是团体操的重要构成因素之一,在团体操表演中因其独特的艺术性而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所收集到的有关团体操艺术装饰方面的著作和论文进行分析与研究,总结出我国团体操艺术装饰的理论研究概况与成果,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为进一步提高团体操艺术装饰的创作水平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作为团体操三大构成要素之一的艺术装饰,在团体操表演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但随着团体操实践水平的不断提高,其理论研究逐渐系统深入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本文对所收集到的有关团体操艺术装饰方面的著作和论文进行分析与研究,总结出我国团体操艺术装饰的理论研究概况与成果,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为进一步提高团体操艺术装饰的创作水平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团体操是一项集体育与艺术为一体的运动项目,随着人们审美观念和审美需求的不断提高,对于团体操工作者而言,必须要了解和把握现代审美现念和审美意识的发展变化,才能提高团体操设计的艺术品位和审美内涵.为此,本文通过深入分析与研究,力图从现代审美现念角度探讨团体操的设计与发展,以供团体操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5.
“集体运动艺术化”是基于团体操具有广场体育艺术品质而提出的一个研究新视角,秉承“表演”这一中心任务,中国团体操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创编理论上的创新.“运动的集体”是团体操的表演主体,体现“艺术化的集体运动场面”是团体操的核心诉求,“集体运动艺术化”是指集体运动被“艺术”了的性质和被“艺术”了的过程.中国团体操三大表现手法为“编织集体运动的场面构图”、“演奏集体运动的板块织体”以及“营造集体运动的动态意象”,并从视觉、听觉、心理感知等层面体现出不同的审美价值,这是团体操实现“集体运动艺术化”创作理念的具体体现.在当代运动会开幕式表演中团体操三大表现手法以更加符合其艺术发展规律的态势存在.本研究目的是在充实中国团体操创编理论体系的同时,进一步发挥其在基层全民健身运动中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6.
<正>团体操创编过程中,随着队形与图案、动作、艺术装饰、场地等设计的完成,即为团体操的训练与表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团体操的训练就是将之前设计好的方案付诸于实施,是最终完成团体操表演任务的关键环节,而团体操的表演是对团体操训练的最好检验。为了有步骤地推动校  相似文献   

7.
张颖 《体育与科学》2005,26(6):29-32
冷抽象艺术源于"包豪斯理论"的工业化文化背景,是一个重要的艺术流派.团体操是一项集体育与艺术为一体的运动项目,对于团体操工作者,了解"冷抽象"艺术 ,并从中汲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为此,本文分析与研究了雅典奥运会开幕式,揭示当代艺术中"冷抽象"风格对团体操设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2008年奥运会开闭幕式方案征集过程中,很多专家、学者对团体操是否作为表演项目提出了各种意见。文章认为,中国团体操是我国体育艺术瑰宝,在2008年奥运会开幕上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广场体育艺术品牌——团体操,将会为中国留下宝贵的体育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9.
团体操     
G837.3 9903224广场运动艺术—团体操设计方向之研究[刊,中,I]/黄宽柔∥体育学刊.-1998(2).-101-103参3(XH)团体操∥表演∥设计笔者通过对国内外26个大型活动开、闭幕式团体操或文体表演的资料研究,及5次参加国内外大型团体操创编的实践,提出了“突出表演特点,展示宏伟气势,发展独特语汇,提高艺术品位”的团体操设计方向,旨在使我国传统的广场运动艺术-团体操青春常驻,令运动会开幕式表演更具特色。  相似文献   

10.
广场运动艺术──团体操设计方向之研究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笔者通过对国内外26个大型活动开、闭幕式团体操或文体表演的资料研究,及5次参加国内外大型团体操创编的实践,提出了“突出表演特点,展示宏伟气势,发展独特语汇,提高艺术品位”的团体操设计方向,旨在使我国传统的广场运动艺术──团体操青春常驻,命运动会开幕式表演更具特色。  相似文献   

11.
团体操无疑是体育与艺术结合的产物,在团体操的创编中,越来越多的涉及到对基础美学原理的运用。尤其是作为团体操创编三大要素之一的队列队形的编排,更是对图形设计的重要运用。本文主要从设计基础原理的角度出发,通过对美学原理的阐述,表达对团体操队列队形创编的一些认识,希望获得团体操创编的众多专业人士对设计理论及美学原理在团体操创编及实践中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方法,从文化的角度对团体操的起源、表演特征、价值体现进行分析。主要结论:团体操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和民俗特征,其表现形式多样,体现出丰富的文化形态,是体育文化与艺术的结合;团体操体现出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具有体育健身功能和美学享受。建议在团体操的编排中注重求新节能,注重科研教学齐头并进,通过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促进团体操走产业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3.
在第六届冬运会开幕式上表演的大型冰陆结合的团体操,在我国体坛上还是史无前例的.顾名思义,冰上团体操是在冰上进行的一项群众性体育表演项目,通常由十几人、几十人或几百人组成.冰上团体操是在陆上团体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建国之后,陆上团体操已有近三十年的历史.随着体育事业的发展,团体操的表演也由陆上发展到水上(花样游泳)、空中(跳伞表演)及冰上(冰上团体操).冰上团体操首先要求有鲜明的主题思想,其次要有高超的艺术性、艺术装饰和  相似文献   

14.
文章借助史籍,对素有古代团体操之称的"秦王破阵乐"进行探究,期望能够为当代团体操的创作予以实质性的启迪。研究结论:(1)团体操艺术创作来源于现实生活,注重对民间艺术的吸收,对重大历史题材的描述和凝练;(2)动作和队形是表达团体操思想主题的核心,艺术构思采取借鉴传统文化艺术,又不拘泥于历史,立意创新的态度;(3)旧曲新词的处理手法,能保持作品原有的艺术风格,又体现与时俱进;(4)从体育文化的角度来讲,"秦王破阵乐"堪称中国历史上"团体操"艺术创作的成功典范,为当代体育运动提供了文化滋养,是值得追溯的历史节点。  相似文献   

15.
表现主义对绘画、小说、诗歌、戏曲、电影等艺术表现形式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团体操是一项体育与艺术高度结合的综合性集体表演项目,丰富团体操的艺术内涵.通过深入的分析与研究,找出两者的结合点,供广州亚运会开幕式参考.  相似文献   

16.
浅谈我国团体操发展的文化渊源及价值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虹 《体育与科学》2003,24(1):16-17,35
团体操是一项集民族特性与智慧于一体的文化活动,透过其体育与艺术高度结合的外在表现形式,我们应该看到其自身的文化内涵和价值。本文通过分析研究我国团体操发展的各阶段历史文化背景,透析其文化渊源和内涵,阐述团体操的文化价值及意义,以此唤起更多人对团体操的关注和认同,促进其发展。  相似文献   

17.
《体育与科学》2014,(4):85-92
团体操是一项体育与艺术高度结合的、综合性的集体表演项目。运动的集体是其表演主体,集体运动动作、队形图案和艺术装饰是其主要的构成元素。体操类运动是其主色表演形式,操化了的民族体育表演是中国团体操的特色表演形式,点缀性的文艺表演是其润色表演形式;集体运动队形绘图法、集体配合动作编织法、集体板块运动合奏法是其三大表现手法。团体操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有别于文艺表演的独特风格。发展团体操既是对我国体育文化财富的珍视、继承和发展,也是保持运动盛会特色,突出体育主题,促进运动会开幕式表演发展提高的一项重要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正>动作技术是团体操表演的三大要素之一,它与队形的关系是互相依赖、缺一不可的。团体操动作的编排首先离不开素材,可供校园团体操表演的动作素材首先是以大众普及类动作为主,其次就是合理运用集体配合动作、造型动作。结合以上两点在遵循动作创编原则的基础上广泛吸收、借鉴各种艺术和体育运动项目的动作(点缀提高类动作),使其融为一体,共同服务于团体操主题与内容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等对团体操作为一种表演形式和一种专业课程所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总结与审视,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我国团体操存在的当代意义.团体操运动赋予体育更多艺术色彩,可以促进全民健身运动开展,使体育专业学生具备更加全面的专业素质,并有助于培养当代社会所需的集体配合精神.我国团体操是一种优秀的集体体育表演形式,是一种值得保护与发展的体育审美文化.  相似文献   

20.
如何组织团体操训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团体操是体育与艺术高度结合的群众性的体育运动表演项目,它被广泛地运用于体育运动大会及盛大节日的庆祝活动中。学生通过团体操的严格训练和表演,可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身体姿态,进行美育教育,陶冶情操,加强集体主义观念和组织纪律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