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98世界男子排球锦标赛总体进攻及发球效果分析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通过′98世界男子球锦标赛19场比赛的总队进攻及发球效果的统计分析,揭示了当今世界男排强队主要进攻特点,即进攻区域的分配前排以4、3号位为主,后排以1号位为主,前后排相结合立体进攻已融为一体;世界强队的进攻扣球得分率高,而失误率低,反击能力强;接应二传已成为主要进攻选手;跳发球已成为世界强队的主要发球手段;占发球总数50%以上,而且威力大、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我国男子排球联赛进攻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现场比赛统计分析表明,我国目前男子排球联赛中,男排的进攻现状为:强攻仍是各队采用的主要进攻和得分手段;后排进攻运用的比例增加;快攻失分率在一攻和防反中均低于强攻;跳发球已成为各队发球得分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我国男子排球联赛进攻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闫锋 《湖北体育科技》2005,24(1):76-78,81
通过现场比赛统计分析表明 ,我国目前男子排球联赛中 ,男排的进攻现状为 :强攻仍是各队采用的主要进攻和得分手段 ;后排进攻运用的比例增加 ;快攻失分率在一攻和防反中均低于强攻 ;跳发球已成为各队发球得分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对国家男排队员跳发球技术的运动学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跳发球是近年来国内外男排比赛中主要的发球得分手段。本文通过对5名,中国男排队员的跳发球技术及2号位扣球技术、正面上手发球技术的影片解析,获取了跳发球技术的特征;揭示了跳发球与2号位扣球及正面上手发球在技术上的不同点,从而为跳发球训练提供一些理论依据和运动学参数。  相似文献   

5.
发球在排球比赛中是重要的进攻手段之一。七十年代以来,国际上出现发球——接发球技术相对平衡的现象。为了打破这一平衡,推动排球运动向前发展,世界各队都在研究创造新技术。近年来首先出现了男子队员的跳发球。经过实践证明,这项技术具有旋转度大、力量大、速度快、弧度平和比较容易控制落点等特点,在比赛中具有较大的  相似文献   

6.
应发展单脚起跳发球技术孙东升跳发球以其强有力的攻击力,给对方造成强大的心理压力。它的出现突破了传统的发球技术动作结构模式,并成了排球比赛主要得分手段之一。当前,比赛中普遍运用的是双脚起跳跳发球技术,而单脚起跳跳发球技术在比赛中运用尚属少见.殊不知单脚...  相似文献   

7.
跳发球在女子排球比赛中的运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以参加 2 0 0 1年“步步高无绳电话杯”全国女子排球联赛中的 8支队伍为研究对象 ,从跳发球与站立发球运用数量的百分比、在比赛中的贡献率、2种技术的运用效果差异、个人跳发球效果差异等方面进行研究和讨论 ,建议女子排球运动员在比赛中使用跳发球技术应因人而异、注重实效、合理运用  相似文献   

8.
排球粮仓——接发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随着现代排球特别是跳发球技术的发展,接发球的作用愈加突出。由于一攻系统与接发球后的二传组织、进攻水平的高低直接相关,因此,接发球作为一攻系统的起始环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接发球与一攻体系接发球与一攻体系由于当前发球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最快的跳发球时速已高达120公里以上,在国际排球大赛中接发球成功率因而从以往的85%以上降到目前的70%左右。但由于发球水平并不相同,就造成了接发球效果在不同等级的比赛中存在着差异。就我国国内男排比赛与俄罗斯国内男排联赛相比,我国接胜队一方发球的成功率为77%左右,而俄罗斯仅…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发球技术在女排比赛中的运用情况,把握其发展趋势,通过对2003年世界杯和2004年奥运会的发球技术进行研究发现:目前世界女排强队发球方式主要有大力跳发球、跳发飘球和站发飘球3种,大力跳发球是利用最多的发球技术,并已成为发球得分的主要手段;今后的发展趋势应是以大力跳发球为主,跳飘球和站飘球兼有;中国女排在发球这一技术环节上走在了世界强队的前列,但对飘球的利用还不够全面.  相似文献   

10.
当前,发球技、战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已成为排球运动发展的特点,特别是跳发球技术使用以来,打破了传统形式下发球与接发球技术的相对平衡,发球效果的好与坏,已成为直接左右比赛胜负的重要因素。合理有效地运用发球技战术,不仅能直接得分,更重要的是能破坏对方一传,降低其进攻质量,为本队组  相似文献   

11.
辽宁女排队员不同扣球空中击球技术动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品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4,23(5):693-694,697
运用三维录像法,对辽宁女排运动员三种不同扣球技术的空中击球动作进行比较分析,揭示辽宁女排运动员三种不同扣球的空中击球姿态的技术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辽宁队女排运动员在三种不同扣球起跳腾空后首先表现为右膝向前屈膝,然后向后伸展摆动,而且后排扣球技术的屈膝幅度最大,髋关节角度的变化幅度也最大。  相似文献   

12.
中外优秀男子排球运动员跳发球负荷量与效果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第 1 4届世界男子排球锦标赛中外 8支参赛队运动员为研究对象 ,从跳发球运用的数量百分比、跳发球速度、发球区域、落点、路线 5个方面揭示中外运动员跳发球技术运用的负荷量与效果 ,以确定中国队与世界强球队比赛跳发球技术运用的差距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1996年全国青年排球赛(第二阶段)与全国女排乙级联赛(第二阶段),计10支女排后排攻的临场统计分析中得出,目前我国青年和乙级女排对后排攻的运用正处起步阶段,它显示出良好的攻击力,但也暴露出失误多运用少等不足现象。  相似文献   

14.
采用高速摄影的方法,拍摄了7名优秀女排运动员前攻和后攻的技术影片。经影片解析,得到了后攻与前攻技术等多项运动学参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成后攻的技术要领。  相似文献   

15.
肖建华、凯伦后排进攻技术的运动学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速摄影与解片解析的方法,对肖建华和凯化的后排进攻技术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肖建华后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助跑距离短,速度慢,冲跳技术也未很好掌握。  相似文献   

16.
大力跳发球是当今排坛主流的发球方式,通过对影响大力跳发球效果的技术、身体素质、心理等方面的分析,找出提高大力跳发球水平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7.
采用生物力学研究方法对30名跳高运动员进行等动测试,针对跳高运动员下肢力量发展的均衡性特征进行分析,得出了跳高运动员下肢肌三关节强弱侧力量发展的特征,并给出了一级和二级水平跳高运动员下肢三关节伸屈肌力量的合理比例。  相似文献   

18.
通过三维高速录像分析表明,中国选手陈方跳发球的起跳角度选择适当,起跳速度合理,起跳效应好。转体、伸肩、收腹幅度较大,肩、肘、腕的动量传递和积累效果好,使手在击球时产生最大的加速度,触球时间长,故而击球力量大,跳发球速快。  相似文献   

19.
通过专家、理论、实践三个方面的研究得出结论:“后排近体快攻”技术可行,并已达到前排近体快攻的进攻速度,可作为第一板技术。与后排强攻技术相比该技术具有:传扣时间短(0.33秒)、起跳速度快(0.36秒)、腾起角度小(46.67度)、腾起水平速度大(3.37米/秒)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女子排球比赛中的“立体进攻”新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调查访问及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女子排球比赛中的“立体进攻”所呈现出的新变化进行探讨。结果显示,二传手的传球线路由“传统式”,转向“立体式”;后排进攻亦由传统的“两翼”(2、4号位区域),转向“中央”(3号位区域),且攻击效果较佳;中国女排队员后攻能力薄弱,影响了该队“立体进攻”整体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