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政府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加入WTO后,技术性贸易壁垒已经取代反倾销措施,成为我国外贸企业面临的第一大非关税壁垒。由此,本从分析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的负面影响入手,阐述了政府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理由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
反倾销制裁是WTO成员国采用最多的一种非关税壁垒措施,中国已成为其最严重的受害国,给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消极的影响。为此,国内企业在中国加入WTO之际,应学会逐步运用WTO规则中的反倾销协议,维护企业自身的权益,分析WTO的反倾销规则,比较主要成员国的反倾销法律制度,可以为我国企业应对国际反倾销制裁提供一些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面对国外对我国出口产品日益频繁的反倾销起诉,我国企业应根据WTO的有关规则积极应对。努力消除对外贸易的障碍。章重点分析了WTO反倾销协定的有关条款和我国屡遭反倾销起诉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预防和应对反倾销起诉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4.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的同时,出口产品遭遇反倾销指控越来越多,情况也变得更加复杂,其将进一步制约中国国内相关产业的升级和发展。应对这种形势,政府、行业及企业应协调合作,借助WTO争端解决机制采取相关对策,拓展自身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5.
反倾销制裁是WTO成员国采用最多的一种非关税壁垒措施,中国已成为其最严重的受害国,给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消极的影响。为此,国内企业在中国加入WTO之际,应学会逐步运用WTO规则中的反倾销协议,维护企业自身的权益。分析WTO的反倾销规则,比较主要成员国的反倾销法律制度,可以为我国企业应对国际反倾销制裁提供一些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在世界反倾销行动中,中国首当其冲,成为最主要的反倾销对象。如何在WTO游戏规则中充分施展自己的智慧,在保持外贸出口大幅增长的同时,抑制住他国贸易保护主义行为激增的态势,对于中国的政府和企业来说,是一个难题,更是一次磨练。中国应当展现自身优势,合理利用贸易政策,充分利用规则空间,建立政府、企业和行业协会共同参与的反倾销应对机制。  相似文献   

7.
反倾销是GATT和WTO的重要制度,如何使《反倾销协议》的条款在国内法中得以贯彻是WTO成员方履行WTO相关协议义务的关键性步骤。WTO体制下反倾销争端的解决,除了受WTO争端解决规则的约束之外,还须遵守《反倾销协议》中的相关的争端解决条款。《反倾销协议》第17条“协商与解决争端”中所规定的一套规则,尤其是专家组的权限范围、审查标准问题以及反倾销委员会的设立,在WTO各涵盖协议中是别具一格、独一无二的,历来受到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8.
中国加入WTO以来,外国对我国反倾销调查数量并未像入世前有人期待的那样减少,相反,反倾销正成为我国产品出口的主要障碍之一而影响着我国经济健康发展。文章在对反倾销的内涵、我国入世后国外对华反倾销表现出的特点及原因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以消除其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
完善我国反倾销法律制度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鉴发达国家反倾销法律的成功经验,与WTO反倾销规则相衔接,应对我国反倾销法律进一步完善。应制定专门的《反倾销法》,提升立法档次。在反倾销法中,应明确对新建产业或未建立起来的产业“实质阻碍”的标准,明确“相似产品”的内涵,进一步完善反规避措施,区分实质损害与实质损害威胁的审查标准,引进并强化“公共利益”条款,对反倾销司法审查制度作出明确详细的规定。同时反倾销法要密切关注实践的变化,增强预防性功能。  相似文献   

10.
反倾销是WTO框架下新贸易壁垒的主要形式之一。从WTO成立的1995年开始,中国一方面连续12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指控最多的国家,另一方面运用反倾销保护国内幼稚产业又明显不足。为此,应当加强对反倾销的研究。文章对反倾销的历史演变作了粗线条的勾勒,并对反倾销的经济效应进行了分析,以期人们客观地认识反倾销的性质和作用,科学地应对这种新贸易壁垒形成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反倾销立法始于20世纪90年代,在此之前,中国遭遇国外产品倾销时没有相应的法律,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随着我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的活动越来越频繁,某些国外产品以倾销方式进入中国市场的现象愈来愈严重,反倾销立法工作逐步提上日程。目前,中国作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现行的反倾销法还很不成熟,同世界贸易组织《反倾销协议》还有相当的差距。同时现有的立法体例、实体性规则和程序性规则等方面存在许多缺陷,亟待根据世贸组织的反倾销规则进行修改和完善。  相似文献   

12.
反倾销作为一种贸易保护手段,越来越多地被一些国家采用以抵制他国的产品,本文从苹果汁反倾销这一成功案件入手,试图分析我国农产品在面对国外反倾销调查时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从而提出我国农产品在应对国外反倾销时所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美国、欧盟反倾销法差异的几点探讨与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替代国选择标准上,美国强调替代国经济发展水平要与出口国具有可比性,欧盟强调市场竞争性;美国很少基于公共利益考虑放弃征收反倾销税或降低征税幅度,欧盟则一定程度体现了公共利益原则;对出口商替进口商交纳反倾销税的作弊行为,欧盟规定了“反吸收条款”予以制裁,而美国是将其补偿额从产品的出口价格中扣除;欧盟倾向采用“承诺”方式中止反倾销调查,美国则较少采用。这些差异对我国反倾销立法及实践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面对国内产业所遭受到的倾销危害,加强对反倾销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的研究,已是在国际贸易中维护我国国家利益的当务之急。对于公共利益的衡平问题,我国不必照搬欧美国家的内涵,而应给予其符合我国国情的定义。对于反倾销中的规避问题,应通过完善、细化相关的立法加以应对,而贸易转移问题的解决,则要靠反倾销预警机制的作用再向前延伸。国家应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培养急需的反倾销人才。  相似文献   

15.
近二十年来,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我国的经济和出口贸易获得了飞速的增长,在国际贸易舞台上的地位日益上升,但同时国际上一些国家也把我国的出口产品作为反倾销的主要目标。因此,研究分析国外对华反倾销的现状及原因,对于消除对外贸易障碍、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是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打破了依靠贸易保护谋求发展的传统模式.但是,贸易救济措施的矛头也纷纷指向我国,在贸易额迅速增长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是大量针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反倾销起诉.因此,如何帮助企业在反倾销诉讼中取得优势地位尤为重要.简述我国近十年来遭受反倾销诉讼的情况,考察分析出口企业在反倾销应诉中举证难的原因,从会计支持的角度有钎对性地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7.
从反倾销法的观念基础,一些基本的法律概念和法律效僧这三方面反倾销法本身提出了质疑,并且就反倾销法的现状和未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 ,我国经贸领域所涉及的反倾销案件日益增多 ,中国在某种意义上已成为反倾销措施的受害国。如何应对这一现实 ,应该从法律层面上对这一问题做必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倾销会对一国经济造成重大影响,因而反倾销措施的存在与实施是必要的。但对其过度青睐以至于滥用,则阻碍了贸易的自由发展,违反了竞争的本意。反倾销法的这种反竞争性主要体现在它与竞争法的冲突上。如何协调这种冲突是值得起我们深入思考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