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分析了绿化设计在室内空间中的作用,并对室内绿化设计原则、布局、植物选择、植物配置及布置方式进行了的研究和探讨,籍此希望室内绿化设计能够得到更为广泛深入的推广和应用,以丰富人们的生活空间,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  相似文献   

2.
住宅室内装饰设计包含室内色彩设计、室内照明设计、室内陈设品设计和室内绿化设计。而在进行住宅室内装饰设计的时候,一定要从其实用性、个性化及环保功能的特点出发,使室内色彩设计、室内照明设计、室内陈设品设计和室内绿化设计有机配合,共同营造出适合人类生存及自然和谐发展的生存环境和生活空间。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们对生活居家环境的要求的提高,绿化自然景观设计在室内设计中应运而生,它是将自然界中的景观和元素引入室内,通过合理的设计及艺术布局,使室内景观成为室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室内环境更加舒适优美。笔者主要浅析了室内景观设计的理念,绿化自然景观设计在室内设计中依据空间形态的应用方法,以及绿化自然景观设计对人们生活带来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从餐厅绿化的发展入手,分析室内绿化功能,在同一餐厅不同空间的转换中,对不同风格的各式餐厅依次进行分类,使每种风格都与某类室内绿化装饰的常规手法相互对应,进一步证明绿化设计在室内餐厅中的重要性,不断地创造出更为新颖的装饰手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室内不同功能居室内的空间绿化设计进行探讨,提出居室绿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人类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居民对住宅空间的要求也从室内扩展到室外整体环境,而绿化设计又是室内外空间环境设计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本文从住宅室内和室外小区空间两个角度着手,通过对绿化植物的选择、配置方式以及设计的具体要求三个方面的阐述,来研究绿化设计如何满足居民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建设速度的加快,房地产飞速升温。老百姓越来越关心我们周边的设计,尤其是室内设计。随着人们对室内绿化的重视,室内绿化观念的上升,更多的室内绿色植物、绿色建材被引入,以求达到他们理想中的健康生活。然而,所谓的绿色建材并非就是人们理想中的健康的建材,作为未来的设计师带给人们健康的室内设计环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义务。  相似文献   

8.
葛璇 《文教资料》2008,(4):57-58
室内绿化是室内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协调人-建筑-环境之间的关系.本文从利用绿化美化室内环境、利用绿化改善环境质量、利用绿化组织室内空间形式等四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室内绿化在室内设计中的功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9.
文华容 《双语学习》2007,(5M):35-35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建设速度的加快,房地产飞速升温。老百姓越来越关心我们周边的设计,尤其是室内设计。随着人们对室内绿化的重视,室内绿化观念的上升,更多的室内绿色植物、绿色建材被引入,以求达到他们理想中的健康生活。然而,所谓的绿色建材并非就是人们理想中的健康的建材,作为未来的设计师带给人们健康的室内设计环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义务。  相似文献   

10.
从高品质的室内环境谈起,首先强调室内绿化装饰的作用,然后从科学性和艺术性两方面阐述了室内绿化装饰的要点,其次简要介绍了室内植物的设置方式,最后总结了室内绿化装饰在室内设计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周振坤 《科教导刊》2020,(2):168-169
能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严重已经威胁到了人类的生活和身体健康,成为世界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建筑室内设计行业中,绿色设计理念遵循的是降低能耗、循环再利用的原则,强调以人为本,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环保健康是室内设计追求的目标,绿色环保设计理念在当前已经被广泛应用,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趋势和诉求,在现代室内设计中,也应贯彻绿色设计理念,充分运用环保材料,发挥出自然资源的循环利用功能,以及绿色植物的益人作用。本文对绿色设计原则及绿色设计理念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归纳阐述,希望为广大设计师今后应用绿色设计理念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2.
绿色是室内设计发展趋势。在绿色室内设计中 ,应贯彻可持续发展、整体环境的思想观 ;遵循减少、回收、再生三原则  相似文献   

13.
提出"绿色设计创意",即以室内设计生命周期观点,将室内设计流程分为设计沟通、装修施工、使用维护与室内拆除四个阶段,对各阶段所面临之绿色课题进行分析,将3R绿色观念融入于各阶段中,提出因应的绿色策略为:减量计划、节能设计及再生设计(设计沟通阶段);减量施工、回收再生及建材选用(装修施工阶段);降低耗能、资源利用及低碳生活(使用维护阶段);垃圾分类、材料分离及回收利用(室内拆除阶段)。在室内设计流程中,经由落实研究提出的"绿色设计创意",得以让业主、设计师及工程承包商重视永续的议题,期望达到人与环境共生共荣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漆艺是传统与现代、审美与实用的完美结合。绿色环保、经久耐用的特质,独特的审美与文化传承效应,使漆艺在现代室内环境装饰中具有无可取代的优势。漆艺在现代室内装饰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作为环保装饰材料直接髹饰"和"漆艺作品陈设"两种途径来实现的,能起到平衡、点睛室内环境,隔断、装饰室内空间,烘托、调节室内氛围等效用。  相似文献   

15.
室内设计已逐渐成为建筑以外的单独学科。其发展的趋势要求室内设计师以人为本,坚持崇尚自然、绿色装修的设计理念,走向规范化、工厂化、科技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社会的不断进步,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绿色环保设计与室内已经成为一个交汇融合不可分隔的整体,在经过不断的反思、探索和发展后,绿色环保设计基于人类在工业进程中对生态破坏反思的基础上,又赋予了其新的内涵。本文将从不同的几个方面分别予以阐述。  相似文献   

17.
从建筑室内空间应满足人们使用功能和精神功能的要求,符合审美及技术经济等原则的角度考察室内设计,分析设计的本质与目标,针对人居环境应符合“安全、健康、舒适、美观”的原则和“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符合建筑结构技术与建筑材料的发展趋势,提出建立室内空间设计评价体系的基本原则,对引导室内空间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室内设计图形语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室内设计图形语言是体现设计意图和使其得以实施的重要手段。专业性绘画作为室内设计的基本语言和基本表现技能,能够快速表达设计师的构思,掌握了设计的表现技能,在设计过程中就有了主权。规范的技术性制图,通过准确的数据限定,对空间功能的描绘,将设计师的思纺充分地记录下来,随着室内设计业的现代化,制图标准、技术、及其实际作用在当代室内设计工作中已经逐步趋于一致,是最终实施设计构思的表现方式。室内设计的空间功能体现的是实用价值,室内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使用,空间功能在设计过程中是研究的第一课题。设计风格表现的是鲜明的空间个性,是精神需求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9.
模块化系统设计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室内设计的模块化应用研究最早诞生在家具中,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还比较新颖.模块化设计伴随着智能化广泛应用于家居设计中,将影响未来人们的生活方式,对其进行探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The profit‐driven tendency of interior design trends and styles today has developed in line with the decrease of social awareness in design. The majority of interior design students also decide to pursue interior design education for its marketable and profitable purposes rather than seeing interior design as a field of opportunity to contribute to the social welfare of their communities. Hence, the objectiv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implement community service through co‐design in interior design pedagogy. The article describes the learning and design methods used based on human‐centred design approaches of co‐design and analyses the resulting benefits from this approach. Findings reveal that the process of collective creativity and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with the community enables a direct experience of learning and fosters a deeper connection and understanding of users. They also promote novel multidisciplinary design innovations, accommodate the community's potentials in the society and stimulate a reflexive impact, allowing students to reflect on their future role as interior designers in bringing positive changes to their community against the profit‐driven tendency of contemporary designers toda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