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生态危机与21世纪的资本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危机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就是生态危机。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主张和分析方法,对于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扩展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现实矛盾和问题的解释力,对于分析资本主义在现实中的演化趋势,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生态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经济危机没有导致资本主义的灭亡、生态危机则可能导致资本主义灭亡的结论,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结论的。生态资本主义、绿色凯恩斯主义没有改变资本主义本质,因而是有局限性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过于受技术驱动的绿色投资措施,不能成为摆脱金融危机和生态危机的核心政策。"生态革命"从而"社会革命"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2.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60—70年代在西方国家出现的试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生态危机,探讨解决生态危机的途径,并用生态学观点对马克思主义进行补充、重建、超越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无疑感受到了当代社会发展的脉搏,抓住了因科技革命而日益摆上突出位置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及生态危机问题,但因其不恰当地夸大了生态问题的重要性,用生态危机理论取代经济危机理论,故局限性十分明显。然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一些观点对我们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周期性激化的结果,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与生俱来的,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它的周期性经济危机将不可避免,并且资本主义在其自身范围内是无法克服危机的.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资本主义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即“大萧条”发生后,财政政策应实际需要走上历史舞台,并成为应对经济危机的重要手段.从美国的财政政策实践来看,财政政策对经济危机具有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4.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阿格尔从马克思自然观、异化劳动理论和危机理论出发,提出了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态危机理论"。按照他的看法,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生态危机已取代经济危机占主导地位成为主要的危机类型;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过度生产和过度消费所导致的"异化消费";解决生态危机的出路在于"期望破灭了的辩证法"。文章意在对阿格尔"生态危机理论"进行全面阐述并作出简要的评述。  相似文献   

5.
刘波  刘丽萍 《新高考》2007,(5):57-60
【考点指津】 1.分析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 (1)经济条件——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马克思主义不可能产生在经济十分落后的封建社会,必须在资本主义社会经济飞速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日益暴露的情况下产生。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导致了经济危机的爆发。正是基于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和破坏陛的深刻分析和认识,马克思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丰义所代替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吉喆 《华章》2012,(10)
本文考察了次贷危机这一典型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经过和结果,并层层分析出它的根源.本文认为,尽管次贷危机体现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新特点,但它爆发的根本原因仍然是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也即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相似文献   

7.
当前,一场新的经济危机,如暴风骤雨,正在猛烈地冲击着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帝国主义者惊呼“寒潮”已到,资本主义已面临历史上“最可怕的”危机。新的经济危机迅猛发展,表明帝国主义已处于“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境地。在国内外一片大好形势下,我们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揭露帝国主义的腐朽本质,这对于我们进一步认清和发展大好形势,激发热爱社会主义的革命感情,对于促进批林批孔运动普及、深入、持久地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痼疾。为什么经济危机会成为资本主义的不治顽症呢?这是由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和它固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造成的。所谓“社会化”,是与封建社会以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相对而言。资本主义使生产资料的使用,生产过程和产品的消费都与整个社会的供求关系密切联系在一起。它大规模地、集中地使用生产资料,使个体小生产变成  相似文献   

8.
詹姆斯·奥康纳以"自然"和"文化"回归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起点,系统阐述了颇具特色的资本主义"第二重矛盾",并以"双重矛盾"及其导致的"双重危机"为理论武器对资本主义现实展开了全方位的生态批判,在解决生态危机的道路上以生产性正义为导向构建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社会主义。其独具特色的开创性研究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当前的生态危机面前,美共通过深入挖掘生态危机的根源、提供消解生态危机的路径来积极开展生态批判和斗争。美共认为资本主义的趋利体制、资本对环保战略的侵蚀、美国模式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公司帝国主义等是当代生态危机的根源。在此基础上,美共提出了许多消解环境危机的具体对策,号召人们积极从事生态斗争,并最终推翻资本主义。关共的生态批判与斗争既与当代方兴未艾的生态理论具有相当的一致性,又表现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实践性和革命性的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10.
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根源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私人占有形式的矛盾,这一点在我国学术界是没有什么疑问的。但是对于经济危机发生的具体原因则有不同的看法,归纳起来大致有三种观点:一是吴大琨同志强调个别企业的有组织性和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的矛盾是危机发生的主要原因;二是陈其人同志强调生产无限扩大和工人消费相对落后的矛盾是危机发生的主要原因;三是宋则行同志认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两种表现都是危机发生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几乎所有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都是把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两种表现平行看待来说明危机的发生的。对此,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该问题论述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我的理解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两种表现对危机的关系不是平行的,而是不同层次的关系,资本主义矛盾在不同层次上的表现共同构成了经济危机发生的内在机制要素。  相似文献   

11.
马恩列斯认为经济危机根源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即生产的社会性和生产成果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现象 ,要消灭危机就必须消灭资本主义制度。正确的理解应该是生产的社会性和生产成果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及其表现 ,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矛盾及其表现。经济危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着现实性 ,经济危机是市场经济的正常“生理现象”。  相似文献   

12.
经典作家关于经济危机根源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进行新的阐释.经济危机在当代不再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专属物,它本质上是市场经济的固有现象.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的认识,对我们在新时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在考察资本主义私有制和社会化大生产尖锐矛盾的过程中,深入论述了货币危机形成的原因、基本条件和传导机制,这对揭示国际金融危机和主权债务危机的实质,仍有很强的解释力。我们深入研究马克思货币危机理论,借鉴西方货币危机理论的合理成分,从中可以得到以下重要启示:资本主义私有制同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突出矛盾是造成货币危机的根源,只有消除私有制,才能避免货币危机。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以充分利用有效的宏观调控政策,预防和化解社会总资本运行过程中累积的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4.
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角度看,当下的世界经济危机并没有超出马克思主义的解释逻辑。因为,资本的掠夺本性和整体无理性仍是危机的客观根源,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想及其在经济、政治领域的变种仍是危机的精神根源。但与马克思、列宁时代不同的是,这次危机爆发的经济形态已由资本帝国主义发展为金融资本主义。我们必须在充分认识时代发展的基础上,重申马克思主义的整体主义和历史主义原则。  相似文献   

15.
大卫·哈维是美国当代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学者,他继承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对当今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是深刻而具有启发意义的。哈维的资本批判理论,分析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面临的各种危机,以及解决危机的具体方式。对资本主义国家解决危机方式不良后果的深入探讨,揭露了欧美等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新帝国主义”和“新自由主义”转移危机的虚伪本质。哈维资本批判理论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能对中国的市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高兹在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和劳动分工理论的基础上,论证了当代资本主义危机本质上是生态危机,指出当代资本主义对人的生活的全面控制既包括对作为生活本质的劳动的控制,也包含对人们日常生活的控制。高兹从劳动异化、社会分工和科技发展的角度剖析人的生活本质的异化,论述了资本对个人生活领域的入侵和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的殖民化。  相似文献   

17.
经济危机学说,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就马克思《资本论》中关于经济危机的三种不同表现形式的论述作一粗略的分析,以求指正。经济危机的第一种表现形式马克思在《资本论》第四卷,即《剩余价值理论》第二册第十七章中,通过批判李嘉图否认在资本主义社会存在普遍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的错误理论,阐明了经济危机的第一种表现形式,即由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同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狭小的矛盾所引起的普遍生产过剩的危机。李嘉图的危机理论,是以“产品只是用产品购买”这一庸俗的“萨伊公式”为基础的。李嘉图断言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和消费之间、供给和需求之间、卖者和买者之间会经常地保持平衡,因而不可能出现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相似文献   

18.
2013年度纽约全球左翼论坛主题为"为生态转型和经济转型而努力",将近1 500人次在370个专题研讨会上作主旨演讲,主要议题包括反映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等方面的议题,反映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等方面的议题,反映资本主义工人运动、国家社会运动等方面的议题,反映霸权主义、帝国主义及资本主义未来走向的议题等四个方面。从左翼论坛的主要议题可以看出,垄断资本金融化加剧了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导致生态危机的罪魁祸首,资本主义国家抗议运动愈演愈烈使资本主义制度面临全面的危机,资本主义制度终将走向没落。对于我国来说,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国避免危机的法宝。  相似文献   

19.
作为当前西方学术舞台上最具影响力的思潮之一,后马克思主义在生态问题上的反思为我们提供了独特的理论视角。在生态危机总根源的诊断上,受后主义影响的后马克思主义将生态危机产生的意识形态根源直指现代性,认为现代性意识形态所蕴含的对自然祛魅化的机械论世界观及其将事物进行"脱域"处理的内在机制,必然会走向破化生态环境这一结果。在对当代社会生态危机加剧的制度性根源的剖析上,后马克思主义将原因归结为资本逻辑自身,认为生态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内生性现象。在生态危机的出路上,后马克思主义持异质性的方案,这些方案与其他生态主义运动纠结在一起。尤其重要的是,后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方案让我们重新看到了马克思的生态思想对于摆脱当前生态危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当前世界经济危机的根源仍然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矛盾.资本主义当代危机与古典危机本质相同,都是生产过剩危机.当代危机的特点是生产过剩不再直接表现为有效需求不足,而表现为有效需求旺盛的"透支消费",只不过是把危机的爆发从当下推到未来.这次世界经济危机的成因,可分为体制运行层面和基于基本经济制度层面这二重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