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根据小班幼儿品德教育的要求,我们编写了26首儿歌,包括友爱同伴、爱长辈、爱劳动、有礼貌等四个方面的内容,并为每首儿歌配上一幅插图,每幅插图下面画一朵花、一颗五角星、一个三角形。然后,把26首儿歌及插图装订成册,每个幼儿一本。在运用“儿歌画册”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时,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的几种形式: 1.运用集体教学活动的形式。如在语言课上教幼儿学儿歌《幼儿园里真快乐》。教师首先用提问的方法,问幼儿画面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引导幼儿看画面,初步感知儿歌内容,然后教师再教幼儿朗诵儿歌,幼儿边看画册边朗诵,容易记忆,学得也快。有时学完了一首儿歌,我们还让幼儿给画面上小朋友穿的  相似文献   

2.
秋姑姑     
教学要求:在理解儿歌内容的基础上初步学会朗诵儿歌;知道秋天是粮、棉丰收的季节,教育幼儿热爱劳动、热爱农民;学习词:金灿灿、羞答答、描。教学准备:①事先带幼儿到附近农村参观农民收割稻子或摘棉花的劳动。②图片一张,光荣花一朵。教学过程: 一、告诉幼儿儿歌的题目。教师有表情地朗诵  相似文献   

3.
在儿歌配乐朗诵活动中,教师利用音乐配上朗朗上口的儿歌或诗歌,再借助相应的儿歌(诗歌)图谱,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帮助幼儿自主欣赏、感知儿歌本身所富有的音乐性节奏特点,激发幼儿用肢体动作自由表现儿歌内容,提升幼儿的有节奏地朗诵儿歌的能力和表现力。  相似文献   

4.
儿歌是以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为基础的,为幼儿创作的适合幼儿唱与记的一种诗歌形式。本文主要就儿歌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从而了解儿歌的精彩之处。  相似文献   

5.
儿歌教学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占重要地位。《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中,要求幼儿园各年龄班都要学习一定数量的儿歌,要能够朗诵和理解,并要求在完成这些具体任务的过程中进行词汇和语言的教学,促进幼儿想象和思维能力的发展。但目前儿歌教学中却存在着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那就是只重视机械背诵而忽略对儿歌内容的理解,不注意通过诗歌教学来启迪幼儿的智力。怎样通过儿歌教学启迪幼儿的智力呢?概括地讲,就是使幼儿在理解儿歌内容的基础上,促进其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具体地讲,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兴趣是英语学习的先导,而英语儿歌则是兴趣的灵魂附着物。在幼儿园进行英语儿歌教学,能让幼儿通过聆听、唱诵儿歌的形式兴趣盎然地学习英语,从而促进幼儿英语听说能力的发展。同时,通过综合运用活动性、直观性、讲授性的教学方法达到其独有的学习效果。因此,如何让学前教师掌握儿歌童谣的演唱技巧就成为我们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英语教师的一个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7.
<正>幼儿园开展儿歌教学活动,是实践《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需要,是丰富幼儿生活、满足幼儿身心发展的的需要,是培养幼儿运用语言、发展幼儿语言能力的重要环节。笔者结合多年的儿歌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经验,与幼儿老师们交流。一、配合表演,挖掘儿歌中礼仪教育资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育幼儿使用礼貌语言与人交往,养成文明交往的习惯"、"应充分尊重幼儿作为学习主体的经验和体验"。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应将儿歌中的道理直接告诉给幼儿,应在儿歌教学过程中逐步引导幼儿"潜移默化"地学习礼仪。  相似文献   

8.
儿歌,就是儿童喜欢说唱的歌谣。这种歌谣大都是语句简短,形象生动,有自然的音韵,合乎幼年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因而能受到儿童的喜爱。指导幼儿准确地富于表情地说唱儿歌,是幼儿园老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托儿所里,在幼儿园里,孩子们因年龄不同,对儿歌的兴趣以及说唱儿歌的方法也各有不同。有的幼儿说唱儿歌时能读音正确清楚,也能富有表情;有的就只能急急忙忙地念,小声小气地念,念得很单调,一点都没有表情。老师必须指导每个幼儿都能把儿歌念得清楚明  相似文献   

9.
提高幼儿的发音能力,使幼儿能正确掌握汉语中的全部语音,是幼儿园的重要教学任务之一,怎样完成这一教学任务呢?我在教学工作中,做了一些初步的尝试: 1、运用儿歌进行教学。把要教授的语音编入儿歌之中,增强韵律感和节奏感,便于幼儿记忆。例如:在教幼儿发“e”音时,可编一首这样的儿歌:我是鹅大哥,扁扁的嘴巴会唱歌。(?)、(?)、(?)、(?)、(?)、(?),妈妈听了笑呵呵……2、在游戏中进行发音练习。游戏是幼儿喜爱的一种活动形式,寓发音练习于游戏之中,能充分  相似文献   

10.
教学要求:根据儿歌内容,画出白天睡觉的猫和夜里抓鼠的猫的基本形象和主要特征,培养幼儿想象力和初步的描绘能力。教学准备:教学范例画(见图一、二),供幼儿作画用的画纸、画笔若干。教学过程: 一、引起兴趣: 教师朗诵并教会幼儿学会“小花猫”的儿歌,激发幼儿作画的兴趣,领会儿歌的内容、情节,唤  相似文献   

11.
蔡文娟 《海南教育》2014,(12):60-60
诗歌,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形式较为多样化,可以吟咏、朗诵。它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原始宗教等而产生的一种有韵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形式。而幼儿诗歌是以幼儿为欣赏对象的诗歌,包括儿歌、儿童诗、谜语、绕口令、散文诗等。它由于主题单纯,语言简洁,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韵律美而被幼儿所喜爱,是幼儿园教学中很重要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幼儿园诗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诗歌活动在幼儿园教学中占的比重较小。从幼儿方面来说,诗歌活动所呈现的内容,是用简单的几个字来表现。  相似文献   

12.
儿歌教学不能只满足于幼儿会背诵,而应当追求多元化的、综合性的教育目标。要让幼儿理解儿歌本身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要让幼儿正确发音,特别是那些方言和普通话差异较大的字和词,能够念得规范;在教幼儿理解儿歌意义的过程中,还要调动幼儿自身的生活经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对他们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儿歌本身所具备的语言美、节奏美、形象美,也要通过教学使幼儿获得精神的享受。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对儿歌教学进行精心设计。  相似文献   

13.
教幼儿有表情地朗诵儿歌,要比教幼儿有表情地讲述故事更难。这是因为儿歌较故事的语言更为精炼,表现手法也更多样化。而所表达的思想内涵却不比故事逊色。因此,我们在教幼儿表情朗诵时,要注意朗诵出这几行、十几行文字所包含的思想和感情。这里,我着重谈两点想法。第一,要吃透教材。教师在教学前,首先要在吃透教材上下功夫,认真分析和钻研每一首儿歌,是喻  相似文献   

14.
在摸索如何提高儿歌教学效果的过程中,我感到,巧妙地再现儿歌的语言形象是提高儿歌教学效果的关键。因为幼儿思维的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只有在幼儿面前展现鲜明的形象,才能给幼儿思维提供依据,鼓起幼儿想象的风帆,激发幼儿内心情感。也只有这样,幼儿才能真正理解儿歌,记住儿歌,有感情地朗诵以至表演儿歌。先谈谈通过情境表演教幼儿学习儿歌的方法。有些儿歌是叙事性的,如《原来是你》、《小兔过桥》、《客人来了》等。这些儿歌不仅有情节,而且有人物对话、心理活动。在教学时,我们就采用情境表演的形式再现儿歌的语言形象。对一些对话较多的儿歌,我先告诉幼儿儿歌的内容梗概,引起他们的有意注意。如把儿歌《客人来了》编成小故事讲给幼儿听,让他们对儿歌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然后再表演小话剧。客人问:“你妈妈呢?”我回答:“妈妈不  相似文献   

15.
活动目的:学习自然地,大方地朗诵儿歌:进行安全教育;体验改编儿歌的乐趣。教材介绍:1.作品:附后。2.简析:这首儿歌简单易诵,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穿穿、走走的活动中学儿歌,可以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来参与语言学习,还可以使安全教育生动有趣。活动过程:一、激发幼儿学习儿歌的愿望。1.让幼儿看看、说说自己脚上穿的是什么鞋。(皮  相似文献   

16.
王俊梅 《甘肃教育》2014,(22):91-91
正一、存在的问题1.目标含糊、笼统,缺乏可操作性。例如,在大班语言活动"小老鼠娶亲"中,教师制订的教学目标是:(1)引导幼儿理解儿歌内容,学习朗诵儿歌;(2)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3)培养幼儿热爱教师、同伴的美好感情。这种目标看似表达完整、连贯,但过于笼统、空泛,缺乏可操作性,它可套用到任何一个教学活动中,造成幼儿学习的无目的性与教师指导的盲目性和缺乏针对性。这样大而空的目标无法去  相似文献   

17.
儿歌是人生最早接触的一种文学形式。几个月的婴儿虽不能说话,但听觉逐渐发达,已能辨别声音,爱听优美的、有节奏的声音, 《摇篮曲》等便进入了婴儿的生活领域。他们到了牙牙学语时,就跟着成人吟唱句子简单的歌谣了。到了他们会玩游戏时,就边玩游戏边唱儿歌了。到了幼儿园,儿歌在他们的活动中处处伴随,成了教师教学与幼儿自娱的重要文学形式。由此可见,儿歌在幼稚教育阶段,是其他儿童文学形式无法取代的。  相似文献   

18.
儿歌是幼儿非常喜爱的一种儿童文学形式,在幼儿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在幼儿园的健康教育活动中,儿歌的运用还存在诸多问题。在分析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引起幼儿教师对儿歌教学的重视,积极开发和有效利用儿歌资源,充分发挥儿歌在幼儿健康教育活动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幼儿园文学作品学习活动中使用的“图标”是指能表现相关语言内容的图形标志符号,如图像和简单的文字符号。在对图标的实践研究中,我们发现图标有以下作用。●帮助幼儿记忆幼儿学习语言是一个储存、记忆语言信息的过程。将图标按文学作品的结构排列起来,能有效帮助幼儿记忆。如在小班儿歌《小柳树》中,我们将“小柳树”“小鸟”“小朋友”等图标按儿歌结构形式排列,幼儿虽然不认识文字,却从图标呈现的形式中了解了儿歌的结构,有助于他们记忆儿歌内容。●有利于幼儿主动学习图标不仅是教师的教具,更是幼儿的学具。幼儿人手一份图标,可以通过…  相似文献   

20.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显然,保护幼儿的安全和健康已成为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教师可以通过真实案例分析让幼儿感知安全的重要性、利用儿歌歌曲等活动形式梳理幼儿的安全知识、再利用幼儿角开展情境游戏,内化安全知识,通过在生活中培养安全常规习惯等方面探讨安全教育的有效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