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李洪臣  韩毅 《冰雪运动》2009,31(1):39-43
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08年冰壶世锦赛男子冰壶的比赛成绩、技战术运用和备战情况与参赛收获进行分析,找出中国冰壶男队取得历史性突破的原动力。从比赛成绩看,世界冰壶强队排名格局并未被打破;从技战术方面看,进攻成功率普遍提高,各垒成功率的高低是各队取得好的成绩的关键因素;中国冰壶男队在世界冰壶锦标赛男子比赛中取得第4名的好成绩,其创新训练在备战世锦赛中的运用是中国男队取得冰壶比赛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2.
为了准确评定我国竞技冰壶运动项目发展水平,找出与世界冰壶强国竞技水平差距,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问等研究方法,对2016年全国第13届冬季运动会冰壶比赛哈尔滨成年组男队投壶技、战术水平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男子冰壶发展迅速,比赛中投壶技术成功率较稳定、战术选择合理性日趋完善.总结归纳出目前中国男子冰壶队的投壶技术特点以及战术运用情况,为今后的训练和比赛中的技战术选择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访谈、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优秀男子冰壶运动员的擦冰有效性进行研究.结果得出,我国优秀男子冰壶运动员通过大强度的擦冰能够使冰面温度提高1.5℃~2.4℃,产热1031-1821kj,擦冰对冰面升温及产热低于世界高水平男子冰壶运动员;我国优秀男子冰壶运动员营垒前擦冰能力强于营垒内擦冰能力;我国优秀男子冰壶运动员连续擦冰能力弱,连续擦冰有效性下降明显;且从整体情况上来看,长期的冰壶训练对我国优秀男子冰壶运动员迷走神经的影响更为显著.通过以上研究,希望找出我国优秀男子冰壶运动员擦冰的具体特征及提高其擦冰有效性的途径方法,进而提高我国男子冰壶运动员的擦冰能力.  相似文献   

4.
洪美玲 《冰雪运动》2011,33(4):36-40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象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对2011年男子冰壶各轮比赛进行统计和对中国男子冰壶队11场比赛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展望中国男子冰壶的发展:提高技战术水平是关键;比赛成功与心理素质是密不可分的;推进冰壶职业化发展是冰壶发展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5.
冰壶运动中扫冰技术是对比赛过程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利用文献资料、现场观察等研究方法,对2014男子冰壶世界锦标赛中国队与欧美强队扫冰技术能力进行对比分析,从中找出中国男子冰壶队与欧美强队在扫冰技术能力上的差别,提高中国男子冰壶队竞赛成绩。结果表明:扫冰技术在冰壶比赛中极为重要,对比赛的过程产生重要的影响;中国队与欧美强队相比扫冰技术能力相对较弱;在队投壶技术的稳定性方面中国队比欧美强要好。建议中国队在扫冰技术方面进行针对性训练,加强对冰壶运动轨迹产生影响因素的综合理解认识;增强扫冰技术团队配合能力;提高扫冰技术专项力量训练。  相似文献   

6.
2011~2012年全国冰壶冠军赛采用国际经过国际冰壶联合会认证的冰壶规则,是对我国冰壶队伍的技战术水平、队伍建设后备和冰壶项目对推广情况的一次有效检验.参加本次比赛的运动员年轻化趋势明显,男子参赛队员中90年以后的年轻队员比例高达71%,女子参赛队员90年以后的年轻队员比例是68%,同时后备力量队伍呈现出逐步扩大的良好发展趋势;比赛结果表明,由于运动员比赛经验少、训练素质低,运动员难于有效控制和稳定发挥竞技水平;“顺时针”冰壶俱乐部取得的比赛成绩说明将体育俱乐部制度引进冰壶项目是可行的,过俱乐部的市场化运作模式推动冰壶运动的进一步普及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加强赛前心理准备训练,多参加比赛促进新组合的默契配合,同时要树立正确的比赛观,为在2014年俄罗斯索契冬奥会上再创佳绩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7.
大青少年冰壶队的培养对中国冰壶项目的跨越式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和数据分析等方法,对中国男子冰壶队在2014年世界青少年冰壶世锦赛中的技战术水平及表现进行分析,发现运动员心理素质不过硬,防守技术差,临场发挥经常失常,导致功亏一篑;进攻技术在各队之上,偷分技术比较成熟,与优秀强队不相上下。提出改进防守技术,提升比赛战术意识与战术实施能力,加强心理训练等措施,为提高中国男子青少年冰壶队的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徐杏玲  倪建清 《冰雪运动》2012,(5):74-77,88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对中国男子冰壶队在2012年冰壶世锦赛上的表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男子冰壶队在举国体制的支持下,取得了一系列的优异成绩,但它的发展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技战术水平落后;竞赛心理不成熟;后备人才匮乏、教练员水平不高等都是制约男子冰壶发展的重要因素。建议中国男子冰壶队要注重与世界强队的技战术交流;培养成熟的竞赛心理;进行科学选材和聘请高水平外籍专家进行系统指导训练。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针对中国冰壶队参加大冬会比赛情况分析,找出中国冰壶队在比赛中出现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找出解决方法。研究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比法、现场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我国冰壶男、女队参加第24届大学生冬季运动会冰壶项目的赛况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中国女队存在后备队员不足、应对突发事件心理调整不到位,中国男队全队和四垒的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等是中国冰壶队备战冬奥会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结论:加强后备队员储备、提高团队凝聚力,加强与世界高水平运动队比赛交流、加强平时训练等可有效提高中国冰壶队的训练与技术水平,达到增加中国冰壶队获得2010年加拿大温哥华比赛奖牌的可能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北京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会,为我国冬季竞技项目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作为东道主,我国必定力争扩大参与面、挖掘潜力、拓展新兴项目.已经积累了男、女各单项竞技实力的冰壶运动,必将成为国家体育总局冬奥会项目的战略重点.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对我国冰壶运动国际竞争力的现状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我国冰壶运动在发展中存在快而不稳,社会认知度低,项目发展不均衡,后备人才短缺等问题.为提升我国冰壶运动的国际竞争力,必须从全局出发,立足突出国际竞争实力、注重基础建设、完善发展体系.重点解决项目在后备人才、保障条件、社会基础等面临的制约瓶颈;同时合理配置资源,依据国际冰壶比赛的变化趋势,适时开展新兴项目;移植与借鉴冰壶强国的竞赛体制为我国冰壶运动步入世界强国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1.
研究以第15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为例,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中国队比赛的技术统计结果进行分析,找出了中国队与世界强队在比赛经验、战术运用、控制球权、得分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实力差距,并结合实际提出了赶超世界强队的若干对策,为备战2008年奥运会中国男篮成绩提升找到突破点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23届亚锦赛中外男篮技术统计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3届亚锦赛中国队与获得前四名球队的技术统计与比赛录像进行分析,并研究了中国男篮内部结构和外在表现,结果显示:中国男篮已经完成结构调整和新老队员的交替,成为亚洲超级强队。  相似文献   

13.
以冰壶投壶技术为切入点,采用文献资料法、咨询法、观察法和综合分析法,以当今世界女子冰壶强队瑞典、加拿大和中国3个国家的女子冰壶队为研究对象,借助录像并利用冰壶统计软件对2009年的女子冰壶世锦赛、泛太平洋冰壶锦标赛和欧洲锦标赛3支队伍的投壶技术运用情况和基本打法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队投壶技术扎实,加拿大队慢壶投进、保护突出,瑞典队经验丰富、配合默契。均衡的投壶技术,体现了现代冰壶运动高水平竞技的特点,了解各强队的投壶技术特点,为我国冰壶运动队战术战略的制订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4.
以39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运动员以及比赛成绩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法、观察法、数理统计和比较法对相关资料进行归纳、对比和分析,了解当今世界男子竞技体操发展状况,旨在为我国男子竞技体操保持优势地位,为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2006年度世界女子冰壶锦标赛评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谭伟东  洪麟 《冰雪运动》2007,29(2):38-42
通过对2006年度世界女子冰壶锦标赛的综合分析,指出国家女子冰壶队与世界强队相比在技、战术,比赛经验及竞赛心理等方面还存在的不足与差距。认真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为我国女子冰壶队取得更加优异的运动成绩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王珂  冯伟 《冰雪运动》2006,(5):29-31
通过对2006年在北京举行的太平洋青少年冰壶锦标赛的学习和实践,对冰壶裁判工作的一些组织和判罚细节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旨在提高我国冰壶裁判工作能力,进一步达到了与国际赛事接轨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对第 14届世界男篮锦标赛中国队与四强队以及中国进行的八场比赛的技术统计资料进行比较 ,分析中国队与四强队水平的差距 ,并对中国队的防守、得分后卫的培养、战术打法、加快进攻速度等方面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参加第15届男子篮球锦标赛的4强队及中国队的比赛进行统计分析,从中揭示当前世界强队男篮技战术运用的共性以及中国男篮与强队男篮在技战术运用方面的差距。  相似文献   

19.
刘颖  王旋 《冰雪运动》2009,31(3):40-42
2004年实行的新系统以来,花样滑冰的评价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变化。运用文献资料法对2004~2008年中国杯和世界锦标赛的成绩进行分析,发现新规则实行之后,中国男单运动员节目内容分依然低于技术分,并有很大的分差,影响了名次,认为基础滑行技术差限制了滑行技巧和过渡/连接步法的运用、节目编排架构不完整和表演能力欠缺是影响我国运动员节目内容分的主要原因。提出细化训练方法和手段提高滑行技巧;在编排时不能将节目视为技术动作的堆积,应将一套节目视为一套舞蹈小品,将技术动作视做完成舞蹈小品所必须的技巧,从节目的整体表达上考虑和衡量一套节目的架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