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钱钟书先生是中国文学界的长城,他在《围城》中成功创造了方鸿渐这样一个落魄文人形象,可以说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一个缩影.他处境艰难,时运不济,即使是爱情这令人充满幻想的美好事物也让他连连“碰壁“.他总是踏不出自己的情感“围城“,最终注定了自己情感悲剧的发生.一段段情感经历让方鸿渐走出一座“围城“又陷入另一座“围城“,而情感悲剧的发生正是由于他不适应生存环境造成的.  相似文献   

2.
20世纪初,中国现代悲剧意识开始觉醒,在学人自觉地向西方寻找范型的过程中,以莎士比亚为代表的西方戏剧家唤醒并培育了一些在中国传统戏剧中没有或者很薄弱的艺术素质.其中,莎士比亚悲剧的崇高感给中国现代悲剧注入了震撼人心的生命力与充满反叛抗争的人性精神.从总体上说,莎剧的营养提升了中国现代悲剧观念及创作的人文意蕴与艺术高度.  相似文献   

3.
在报纸、杂志上和我自己身边发生了好多学生跳楼、自杀的校园悲剧,它们让人触目惊心.追究悲剧原因,很多很多.  相似文献   

4.
屈原的悲剧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以至文化史上占据重要位置的一位人物,同时也是上演"人生悲剧"的典型角色.基于这一认识,作者综合屈原所处时代、社会和他的人格、思想、精神以及相关论述资料,试对其悲剧作简要分析,并期待今人能从中得到一点有益的人生启示.  相似文献   

5.
悲剧的诞生     
1 陈小龙走在回家的路上,他没上晚自习,不是逃课,而是课把他给逃了.上网被抓,班主任要他回家反省,而让陈小龙苦恼的是,他家就在网吧上面,也就是说,他的家就是网吧.陈小龙不是一个不听老师教导的学生,可悲的是已经决定义无反顾去聆听老师教诲的他,结果却还是得去网吧才能反省不应该去网吧这个问题,想着想着,陈小龙觉得人生开始晃荡起来.  相似文献   

6.
在报纸、杂志上和我自己身边发生了好多学生跳楼、自杀的校园悲剧,它们让人触目惊心.追究悲剧原因,很多很多.……  相似文献   

7.
2012年的“钓鱼岛事件”,让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国人的愤怒。大陆保钓人士冯锦华说:“如果一个国家的青年不会愤怒,国家就没希望了。”是的,在面对不公不义的时候,我们需要用愤怒来表达态度和立场。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悲剧与反悲剧意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古代悲剧没有发展为巍峨的艺术殿堂,根源在于传统精神文化中存在着一种强大的反悲剧意识;儒、道、佛及天命观等共同铸造了这种意识,不断冲淡着悲剧意识.中国古代悲剧诞生于悲剧意识与反悲剧意识的交接面,是这两种意识由对立走向调和统一所形成的文化内隐模式的外显形态,因而既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又表现出明显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9.
冯雪峰是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做出卓越贡献的文艺理论家,又是诗人、作家及翻译家.其悲剧的成因主要是气质与角色的错位,历史与现实交织的尴尬等.  相似文献   

10.
佚名 《语文新圃》2008,(10):40-41
中国缺乏希腊、日耳曼国家那样的伟大的史诗,可是我国却并不缺乏伟大史诗的题材,这是什么原因呢?中国缺乏谱写和创造伟大史诗的诗才.……  相似文献   

11.
悲剧观包括两方面的基本涵义:一是对待悲剧的心理意识和审美意识;二是对悲剧作品创作方法和技巧的看法.本文就是从这两方面出发进行论述.悲剧是鲁迅走上文学道路的契机.鲁迅悲剧观的形成是基于;①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的认识及对人民不觉悟悲剧情绪的痛心.②家庭的衰败这一社会衰败的宿影.③对中国社会历史的深刻认识.十月革命后,鲁迅的悲剧观逐渐上升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  相似文献   

12.
《雷雨》中的四凤不仅具有中国传统女性的纯洁、质朴的美好特质.而且更具有新时代女性追求爱情的勇敢品格。这样一位中国传统意义上完美的女性形象,她的悲惨结局不禁让人扼腕叹息。  相似文献   

13.
春日之时,丈夫死亡;孟春之时,被卖改嫁;暮春之时,痛失爱子;迎春之时,一命归天。祥林嫂的每一次悲剧都发生在本该充满希望的春天里,作者如此巧妙地安排,可谓匠心独运。既让读者更加深刻地把握祥林嫂人生命运的悲剧性,又让读者明白在封建"四权"的统治下,像祥林嫂这样生活在旧中国农村的劳动妇女是没有"春天"可言的。  相似文献   

14.
张爱玲的悲剧意识通过她的小说作出了深刻的表达。她透过传奇性的故事让读者感受到了世态的炎凉,世界的无情,人生的悲凉和生命的苦难;让读者窥探到人性的自私、卑琐、冷漠、虚伪、变态;让读者对她笔下那个灰暗、肮脏、弥漫着窒息的腐烂的气味充斥着虚伪和欺骗的世界有了鲜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5.
孙创业 《华章》2007,(8):84
中西方悲剧,因其内在文化底蕴的不同而表现各异.西方的悲剧表现为"悲壮",中国的悲剧表现为"悲苦".西方的悲剧人物更具个人主体性意志与思辨色彩,而中国的悲剧人物则更多地不自觉地去实践仁义道德,维护现有秩序.  相似文献   

16.
“悲剧”概念,在古希腊产生于戏剧批评.它作为一个重要的美学范畴,最早是由亚理士多德建立起来的,并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亚氏之后,经过中世纪直到近代,西方美学史上继续发挥、建树这一理论的美学家、文艺批评家不胜枚举,使悲剧理论不断地充实、丰富与发展,并且在文学艺术上形成了一种不同于东方的主要风格.悲剧理论在中国的产生、发展情形如何呢?笔者认为,中国的悲剧理论是近代历史的产物,是对西方悲剧观念的“引进”与运用,即以西方的悲剧观念观察(批评)中国的文艺实践的产物,也许正是因为它不是土生土长的,总是没有在中国的社会心理中牢固地树立起来,直到今天人们仍然经受不了悲剧的刺激,而习惯于皆大欢喜的“大团圆”.  相似文献   

17.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具悲剧价值的人物之一.他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美好政治理想被现实击毁,最终选择了自沉汨罗.他的悲剧,是一个政治家的悲剧,是一个伟大灵魂的悲剧.屈原及其作品具有突出的悲剧美学特征,其悲剧性表现在政治理想和人生命运两个方面.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是屈原悲剧的根本原因,性格和对完美人格的追求是屈原悲剧的重要心理原因.屈原以其进步的思想、高洁的人格、不朽的作品和九死不悔的精神让后世哀思和仰慕.  相似文献   

18.
老舍通过对北京裕泰茶馆兴衰、人物命运的描写,反映出清末民初到抗战胜利后.半个世纪内中国腐朽和黑暗的历史。全剧以“三组风俗画”的创新形式,一幕一个时代背景.通过情节设置、人物遭遇、横面对比,形成强烈的垂直反差,产生了独特的悲剧效果.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认识真理。  相似文献   

19.
曹禺在《雷雨》中精心塑造了一个受五四个性解放思想影响并在灵魂深处燃起反抗与追求自由的呼声、且最具有“雷雨”式性格特点的悲剧命运色彩的一个新时代女性形象.同样是悲剧性人物,老舍在《骆驼样子》中描绘的虎妞形象也让人深表同情,她是悲惨可怜的,她对爱情的执着追求让人在嬉笑中产生一种敬畏之情.  相似文献   

20.
雁的悲剧     
天要黑了,一群南飞的雁落在湖畔。饥饿、劳累和寒冷让它们非常难受。 雁儿们望着西沉的太阳,情绪低落,昏昏欲睡。这守夜的雁奴,便自然摊在最新丧偶的孀妇名下。为什么这样安排,不大清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