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作文阅卷细则1.关于整体要求有字即不给0分;无标题扣2分;每缺50字(3行)扣1分;错别字每3个扣1分。2.关于审题偏离题意的,如果能判断是完全离题的作文,给20分以下;如文章前后有适当点题的文字,在30分上下酌情给分,但不能超过36分。  相似文献   

2.
1998年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作文试题是命题作文《妈妈,我长大了》。要求:1.用书信体写一篇记叙文。2.不少于600字。在命题的时候我们是这样考虑的: 1.命题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能触发情感,能扣及学生写作的兴奋点和动情点。 2.命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和思想,让学生有话可说。 3.命题渗透了素质教育。作文题目中坦露着德育信息,作文的过程实  相似文献   

3.
“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生识字、写字的要求。近几年来的语文中考试题,作文评分标准中要求“每写错3个字扣1分,最多扣2分”:诗词默写题中“只要出现了错别字,该题(句)就不能得分”;在选择题中,要求“从几组词语中选出有错别字的一项”,难度则更大。因此,准确辨析字形、正确书写汉字,就成了每位考生必须具备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课堂实录 :师 :上一节课我们引导大家学习了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课后要求同学们做一次高考作文评卷老师 ,给张旭的作文《给平凡以关怀》评分。现在交流一下评分情况。生1:我给这篇作文评 4 0分 ,基础等级 35分 ,发展等级 5分。我认为张旭作文的观点不是很切合材料 ,只能算基本符  相似文献   

5.
今年高考,作文题“一料三作”。读写结合,切合实际;坡度朗然,有叙有议。既扣了大纲,又别有风致。作文部分第三作为议论文。与往年比较,今年作文能否按要求立意,有其特殊的意义。这主要体现在评分标准上。今年作文评分分五等,满分40,最低0分。《标准》指出:“不合题意或文理不通”为第五等,即0至5分。笔者就评阅的两袋试卷  相似文献   

6.
2003年高考俄语试题的作文题目是《》。题目非常接近学生的生活,提纲包括“出生的时间、地点;家庭成员及生活状况;何时开始上学及学校的情况;童年的学习生活;童年时的爱好和理想”。作文的命题难度与去年基本持平。评分标准对写  相似文献   

7.
学生的想象是丰富的。我们必须抓住这一有利因素去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想象作文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一种措施。最近我设计了一堂题为《我想……》的想象作文课。我命题的指导思想是要学生想。想什么?想现代化,想世界,想未来,想为人类造福。想的必须经过学生自己的努力投身于创造的。在具体指导作文时,我分了以下几个步骤:  相似文献   

8.
2007年是江苏省新课改前的最后一次高考,据江苏省高考《考试说明》,今年高考语文命题总体上保持平稳,但也有一些变化。其中作文要求方面最大的变化是对错别字的扣分力度加大,即由原来的错3个字扣1分,变成现在的错1个字扣1分,重复不计,扣满5分止。这一点在作文基础等级最后一条,谈到书写时给了明确规定。可以说,今年对学生写字的要求提高了,每个考生写作时一定要细心,不得马虎。  相似文献   

9.
从文学中获取作文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 ,写作资源的匮乏 ,一直困扰着中小学生运笔的酣畅 ,同时也成为我国中学作文教学的一个难点。面对命题的或话题的作文 ,学生最苦恼的莫过于“写什么”了 ;而有些老师在教学中虽再三叮咛学生一定要言之有物 ,但这“物”从何来 ,自己也仿佛一头雾水。读 2 0 0 2年高考作文中的优秀篇章 ,我们得到了一个明明白白的启示 :何不从文学 (历史 )作品中获取作文材料 ?手头有一份《高考满分作文选刊》(《新安晚报》2 0 0 2年 8月 1 1日第 1 1版 ) ,按版面位置依序载文如下 :1 .《宋资政殿学士文天祥致书太史公》 ;2 .《项羽的剑和勾践的腰》 ;3 …  相似文献   

10.
20 0 3年《考试说明》关于作文发展等级的标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这样两点 :1.思想深刻 ;2 .语言要有文采。比之于 2 0 0 1年 ,对文章思想的要求删去了“透彻” ,“有文采”这一要求中新增了“善于运用修辞手法”这一细点。那么 ,怎么理解和应对这样一种变化呢 ?新的《考试说明》颁布后 ,我看了一些反应作文考点变化的论文。有些文章认为删去“透彻”二字意味着降低了审题立意的难度 ,我不太赞成这种看法。我认为 ,开放性的话题作文确实拓展了学生的写作空间 ,但学生作文表现出的思想之于材料必须是正确的、准确的乃至于深刻的 ,“深刻”是审…  相似文献   

11.
[作文范围] 写一个熟悉的人 [作文要求] 通过一件事表现一个人 [参考题目] 这次作文,要求同学们自己拟出一个具体的题目,命题方式,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以人名命题; 2.以人物的身份命题,如《一个普通的少先队员》《我们的好“后勤”》; 3.以人物和“我”的关系命题,如《童年时的伙伴》《我的邻居》; 4.以人物的品质和性格命题,如《助人为乐的×××》《闲不住的人》;  相似文献   

12.
最近有同学问我,有什么技巧能使我考场作文分数提高吗?我想,作文成绩好,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作为考场作文,都是命题作文。不论哪种命题方式(直接命题、半命题、话题作文、给材料——文字材料或图表材料),都要求:1.切题;2.内容充实,言之有物,感情健康;3.结构合理,层次分明;4.语言通顺,生动,有文采更好。要做到这四条,首先要在平时积累作文材料,注重实践认真观察,广泛阅读。第二,  相似文献   

13.
每次高段接班,我都会让孩子写第一篇作文《我》,引导学生描写语文学习中最怕的故事?很多学生会写自己写作文时想美词的痛苦,凑字数的悲哀。我发现学生怕写作文是"动听"在作怪,"动人"在作秀,"动情"在作对。学生没有看重"平常"生活,而在刻意追求"优美"的写作素材无从下手。通过调查,我也看到作文课堂教学三大现状:1.作文教学如同"缝扣",希望一次成品;2.作文教学如同"挖地",希望层层好泥;3.作文教学如"割草",希望永久巩固。  相似文献   

14.
十年来 ,高考作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过去给材料命题并严格规定文体 ,现在不断降低学生审题难度 ,不对文体加以限制 ,让学生的自由空间越来越大 ,不断体现素质教育这一思想。从 1 999年的《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和 2 0 0 0年的《事物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能够发现 :高考作文越来越重视考生的创造力和个性 ,越来越有利于选拔优秀学生 ,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观察、思考、总结的能力。因此高考作文方式的变革不仅对中学语文作文的教学影响巨大 ,而且对小学生语文作文教学也有积极的导向作用。笔者认为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就应打破…  相似文献   

15.
熊炯 《考试》2008,(2):12-14
一、回顾中见高考作文的走势纵观近几年全国卷及各省市试卷:1、"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三分天下。重庆市05、06是命题作文与话题作文结合(05年《筷子》命题作文,是说明文;《自嘲》命题作文,给提示语;06年《车站一瞥》命题作文,200字描述性文字,  相似文献   

16.
赵坚 《物理教师》2002,23(4):20-21
为搞好复习备考工作、正确把握高考命题的思路和方向 ,现结合对本年度《2 0 0 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说明》(以下简称《考试说明》)的分析研究 ,就 2 0 0 2年理综命题提出初步看法 .1  2 0 0 2年理综《考试说明》要点简析2 0 0 2年理综《考试说明》仍分四大部分 ,即Ⅰ .考试性质 ;Ⅱ .考试内容 ;Ⅲ .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Ⅳ .题型示例 .其中除“考试性质”部分无变化外 ,其余部分的内容均有所变化 .1 .1 “考试内容”部分2 0 0 2年“考试内容”与 2 0 0 1年对照仍分三个目标 :考试目标、考试范围和命题指导思想 .考试目标从 4点…  相似文献   

17.
南京《现代快报》记者谢静娴从2007年江苏省高考语文命题研讨会上获悉,2007年江苏高考作文中,考生写1个错字扣1分,最高可以扣到5分。2007年山东《考试说明》规定:每一个错别字  相似文献   

18.
话题作文是以某个话题为谈话中心的自拟题目作文。其特点不仅是题目自拟 ,而且选材宽泛 ,写法灵活 ,因此 ,备受命题者的青睐。综观 2 0 0 2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 ,话题作文已形成中考作文命题的一股强大趋势 ,不仅数量大 ,而且创新题型越来越多。  一、限制文体的话题作文示例 :请你以“我和体育”或“我和艺术”为话题 ,写一篇记叙文 ,题目自拟 ,把自拟的题目写在作文纸第一行的恰当位置 ,字数6 0 0以上。( 2 0 0 2 ,北京市中考题 )注 :北京市中考作文题是选题作文 ,另一个是供材料作文 ,要求结合现代文阅读试题的文段 ,写《〈我和鸟儿…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高考作文命题的特点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首 1 995年以来的高考作文命题 ,我们可以用“两个转变、三个贴近、四个淡化、五个强化”来概括近几年高考作文命题的特点和趋势。1 两个转变由一小一大的复合性作文向单篇作文转变。从 1 995年开始 ,一直到 1 998年 ,连续四年都是采用一小一大的组合作文形式 ,小作文多为或说明、或描写的片断作文 ,突出对想象能力、观察能力和描写能力的考查 ;大作文多为议论文 ,突出对理性和思辩能力的考查。1 999年和 2 0 0 0年将二者合二为一 ,一篇作文就占了 60分。由限制严格的材料作文向限制宽泛的话题作文转变。进入九十年代 ,给材料作文几乎一…  相似文献   

20.
笔者对2011年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题进行了统计分析,从形式看,命题作文约占70%,话题作文约占7.5%,材料作文约占7.%,半命题作文约占15%。2011年中考作文,除了少数地区考话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外,绝大部分地区考的是命题作文。由此可见,话题作文正在逐渐淡出中考平台,命题作文回归了传统。例如:2011年江苏省苏州市的命题是《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杭州市的命题是《为了自己的梦想》;长春市的命题是《学中好景常追忆》;陕西省的命题是《想看见你的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