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6年在大学深造的时候,我开始学习系统论。系统的整体性、有序性、层次性,实现系统各要素的最佳配合和对其进行好整体控制就会产生1 1>2的效应……这些概念和原理深深吸引了我。我一直喜欢学哲学,并因此而受益匪浅。现在一明白系统思想、系统科学是一座联系一般科学与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桥梁,就想把它运用于训练、比赛的实践。经过数年的实践摸索,在这方面我已开始尝到一些甜头,积累了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2.
《收藏界》2011,(9):134-137
傅抱石1904年10月5日生于江西南昌的一个修扇匠的人家。1921年他以第一名免试升入省立第一师范。其时他在治印之余就开始读一些古代画史画论,尤其是看到石涛的"我用我法’茅塞顿开,他更欣赏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的思想。1933年3月,  相似文献   

3.
二十一年前,也就是1981年的春天,那时我正在读师范学校体育班。一次偶然的机会使我初识了《学校体育》这本杂志。杂志中许多体育理论知识都是教科书中不曾有的。她深深地吸引了我,使我爱不释手。一年后,从师范学校毕业的我开始自费订阅《学校体育》,并向杂志社邮购了前几期,至今120期《中国学校体育》装订整齐,摆放在书橱中。二十年来家中许多书刊都被淘汰出去,唯有《中国学校体育》,我视如珍宝,不管谁借阅,我都再三叮嘱不可遗失,因为,在我成长的每个阶段,《中国学校体育》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和鼓励。1982年毕业后,…  相似文献   

4.
2012年春节前后,由于我的身体有些不适,家人不准我去冬钓。闲来无事,总得找点事儿做做,结果我翻箱倒柜,把历年来装订成册的《中国钓鱼》杂志搬了出来,按年陈列,每册都翻翻,名日“回顾读”。翻着读着,就萌发要给编辑部写篇稿的念头。于是罗列提纲,搜集资料,就写成了如下的稿件。  相似文献   

5.
季文镭 《乒乓世界》2010,(5):144-144
《乒乓世界》:您从什么时候开始打球? 魏一明:1965年,在我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打了一年以后文化大革命就开始了。当时我读的小学不是体校,但乒乓球是学校的传统项目。我后来从郑州去了洛阳,1969年又开始打了,当时的学校是洛阳师范第一附小,那个学校曾经出过很多知名的运动员,比如黄亮,还有他弟弟黄金健。  相似文献   

6.
我自读小学开始集邮时就顺便收藏邮政用品,其中各种购买邮票凭证为集邮增添了不少乐趣。这些凭证大概可以分为三大类:  相似文献   

7.
我自幼爱好武术,在加拿大读中学时,我就开始学习日本的柔道和空手道。当时,柔道和空手道刚刚传到英、美等国,在那里中国武术则很少见。上大学后,我认识了一位练太极拳的老师,开始跟他学习太极拳。在这之前,我对太极拳了解甚少,书本上那些传说中的太极大师们出神入化的功夫,令我心向神往。可是,当时我所接触的太极拳师们的功夫,与我想象中的相去甚远,这让我很失望。  相似文献   

8.
创作心得     
周一新 《收藏》2007,(7):43-43
作画之余,我喜欢读些古典诗词,并常常为此达到痴迷的状态,觉得生为中国人,有这些好诗可读,真是莫大的快慰。做中国人真好!从幼时父亲教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开始,喜欢读诗的习惯一直延续至今。我最喜欢的诗人是阮籍与王维,每每被他们诗中营造的隐而不显、外静内动的意境所打动。  相似文献   

9.
昭和二十五年(1940年)五月,日本棋院在轰炸中被烧毁,大手合比赛被迫中止,先生去从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耕作生活,是吧!大手合比赛再度开始是的,过着耕作牛活。那是一段晴耕雨读的日子。最近,我经常写“耕云”这两个字,当然,你不可能在云间去耕作,我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要写这两个字,在我记忆中还残留着当时如何去模仿乡人去耕作的印象。前几天,我读了宫城谷昌光的《大公望》,发现里边有关于“在白云间耕种”的说法,我想这是一种很相似的表达方式。在翌年的四月份,大手合比赛又重新开始了。没有进行比赛的场地,我们不得…  相似文献   

10.
昌沧 《武当》2005,(10):37-37
上了年纪的人,喜欢忆旧。读了老友冯大彪先生主编的《体坛烟云》,令我想起了金色的童年。我从五岁半起,就开始读私塾、上启蒙馆。可算是一个乖巧的孩子,挺喜欢念书的。  相似文献   

11.
《杂技与魔术》2009,(2):8-8
党和人民的事业就是我奋斗的目标!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杂协主席 夏菊花 1964年,夏菊花主席作为人大代表第一次出席人大会议,从当年选举三届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朱德,聆听周恩来总理的报告到今天,夏菊花的人大代表一直做了45年。”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我夏菊花的今天。”在六岁就开始学艺的夏菊花心中,对党有着无以言表的深情。  相似文献   

12.
读了几篇序     
邵林 《上海集邮》2005,(8):40-41
幼时看书,从不读序,阅章回小说,连目录也略过,一直要到上了大学,在图书馆的开架书库里邀游,没有人为我推荐该读什么的时候,方才开始懂得序的好处.  相似文献   

13.
本人是名教师,又是一个铁杆钓鱼迷,和《中国钓鱼》结缘是从1994年开始的。那一年,学校接到上级下达的任务,要求每个教职员工必须订份刊物。我想,若是有本关于钓鱼方面的刊物就好了,就把当年的《报刊目录》翻了个遍,终于找到了刊号为82-688的《中国钓鱼》。从此,《中国钓鱼》就成了我的老师和朋友。  相似文献   

14.
“505”美哉     
(一)1992年上半年某一天,我在《中国人口报》上读到一篇长篇报告文学《来辉武大写意》,顿时吸引了我。我一口气读了两遍,又把该文推荐给我的妻子、女儿及同事、朋友、学生们读。这篇文章向磁铁一样,吸引了我和我的亲人友人,来辉武教授的事迹尤其是他研制成功的“505”神功元气袋,深深地打动了我们,于是我和家人从此与“505”结了缘。我是干新闻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宣传干部,我深信科学,更深信  相似文献   

15.
启事     
吕游 《围棋天地》2006,(18):74-74
我第一次接触围棋是从与我老公谈恋爱时开始的,现在算来已经有十六年了。十六年来,打谱声、棋子碰撞声成了我们家业余生活的主旋律。读《围棋天地》上的棋闻棋事,也成了我每月的必修课。在我们家,围棋就是一瓶酿造发酵多年的美酒,猛喝一口还有一些辛辣,细细品尝却回味悠长。  相似文献   

16.
大约从2004年前后,我开始采访和介绍在日本的中国乒乓球选手,以及日本本土优秀选手,而平野早矢香在那个时候,小小的年纪(18岁)就已经拿了全日本冠军。这4年,她一直打来,我也一直写来,为颇多的选手留下了些许记录和赞美;而平野,居然也扎扎实实地拿了4次全日本单打冠军(2006年,从中国过去的满丽在日本夺魁,  相似文献   

17.
常增书 《中国集邮》2001,(12):43-43
我是《中国集邮》的忠实读和作,在《中国集邮》结刊前,我想谈谈我心目中的《中国集邮》。  相似文献   

18.
马广彦 《收藏》2009,(8):173-173
1994年,距退休还有4年我就未雨绸缪,打起了退休后度时光的主意。也正好此时我见到一本《收藏》杂志,读之引人,趣味无穷,遂决定加入收藏行列,而且选择了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古瓷器和古瓷标本收藏。  相似文献   

19.
我出生在太极拳的发源地河南温县,哥哥从小就在陈家沟学拳,所以我耳濡目染,对太极拳也很感兴趣。我从初中开始正式学习太极拳,而真正感受到太极拳的魅力,是读大学的时候。当我对太极拳的拳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以后。  相似文献   

20.
对于星际1,我有一份非常复杂的记忆。最早接触星际1应该是在2000年,我在武汉大学读大一,那时候网络还没有普及,学校外面没有网吧,只有电脑室。由于不能上网,一旦来到电脑室,玩游戏就成了唯一的娱乐手段。最开始我一般玩单机游戏,包括仙剑奇侠传、金庸群侠传、三国群英传2、大富翁4等等。后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