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挖掘他们内在潜能,促进自主学习方法的形成. 在教<草船借箭>一课时,我就向预习完课文的学生提出这么一个问题:"诸葛亮明明是用计谋从曹操手中骗来弓箭,题目中的‘借'换成‘骗'不是更好吗?"学生的思维一下子活跃起来,有的说:"周瑜让三天造十万支箭,而诸葛亮却骗来了,但谁说自己是骗子呀,因此用借".有的说:"骗比借更直白",有的说:"既是借,肯定要还,只不过还的方式很特别,是在下次交战还给曹兵,所以‘借'字没有用错,而且还是点睛之笔".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起来,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  相似文献   

2.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爱旅行的"主"字先生出发了.   他来到松软的草地上,遇到了"王"字先生."咦!你怎么是光头呀?""王"字先生听了捧腹大笑,说:"'主'字先生,我和您可不一样,您是'主'字先生,可我是'王'字先生.""主"字先生恍然大悟.……  相似文献   

3.
"莫须有"是使用频率比较高的词语.<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意思是‘也许有'.后来用来表示凭空捏造.""百度百科"的解释则是:"(我)寻思着有、(我)认为有,相当于‘说你有你就有'.还可以解释为‘不需要有'."  相似文献   

4.
课堂上,我给同学们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位老师,布置学生回家预习有关公民权利的课文内容.第二天,他让一位同学说出十项公民权利.那学生没有回应,老师说:‘那就列举五项好了.'学生仍不出声.老师只好无奈地说:‘你只要讲出一项权利就好了.'学生回答道:‘公民有权保持沉默.'"接着,我又具体介绍了我国公民"沉默权"的法律依据(宪法关于公民言论自由的规定)和我国司法界对公民"沉默权"目前还存在的不同观点.  相似文献   

5.
李群 《教育艺术》2007,(12):8-8
最近读到一个小故事,题目是《我在等你说谢谢》.讲述的是一个有钱人的高档轿车漏油了,他希望有人帮他爬到车底及时拧紧油箱的螺丝,并允诺以百元大钞为酬谢.可是当一个稚气未脱的小孩帮助他拧紧螺丝之后,有钱人却改变了主意,只拿出"5元零钱"给小孩,因为他觉得这点小事只需5元就可以打发了.哪知道小孩直摇头,有钱人又加了5元,小孩还是摇头,当有钱人说出"你再嫌少就不给了"时,小孩的话却让所有的人惊讶而感动.他说:"我不是嫌少,帮人是不要报酬的,我在等你跟我说'谢谢'."  相似文献   

6.
一天,我和妈妈去乘822路公交车.刚到车站,我看见站牌上写着:开往"晋元路".我大声说道:"妈妈,我们要去普元路吗?" 妈妈听了笑呵呵地对我说:"看清楚了,是晋元路,不是普元路.‘晋'字上面没有两点."  相似文献   

7.
星期六,我去表哥家里玩儿.一进门,表哥就对我说:"表妹.快来!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哦?什么实验?"我疑惑地问道."这个实验叫做‘一指劈砖'!怎么样?想看看吗?""就你?还‘一指劈砖'?你能行吗?"我有点儿不相信.  相似文献   

8.
一位曾经采访过爱斯基摩人的作家,向人们讲述了他在那里的见闻:"永远不要问爱斯基摩人的年龄多大.如果问的话,他会对你说:‘我不知道,也不在乎.'再追问,他们就会说‘不到一天大!'爱斯基摩人相信,晚上入睡时,他们就死了,第二天清晨醒来时,他们就又复活了,获得了新生.因此,没有一个爱斯基摩人能活过‘一天'!"  相似文献   

9.
刘宁 《教育艺术》2009,(12):6-7
晚饭后,女儿要吃苹果.我从水果箱里拿出一个苹果洗了洗,问女儿:"切开吃还是自己啃?"女儿说:"妈妈,我要吃带星星的苹果.""这个苹果上贴着‘福'字,没有贴星星的."我漫不经心地说. "妈妈,你知道吗?苹果里就有一颗星星."  相似文献   

10.
我在工作中,接触的家长多,发现了这样的情况:父母越是能干,孩子反而越平常;父母表现一般,孩子却十分优秀.比如以下几个例子. 例1:孩子A,高二,初中学习一直很优秀,但现在坚决不愿意上学了.与其沟通的时候,孩子说:"我爸爸太聪明了,每当我遇到问题的时候,我爸爸总能知道答案,他总是说'这道题这么简单你都不会做,简直笨死了!'" 例2:孩子B,遇到不会念的字,问妈妈这个字怎么念.这位妈妈没有像例1中的爸爸那样说:"你怎么这么笨,连这个字都不会念?"而是换了一种说法:"这个字还不简单,来,妈妈告诉你."现在,孩子的妈妈发愁的是孩子遇到问题总是先问别人,自己从来不先思考一下.  相似文献   

11.
郑也夫 《科技文萃》2004,(3):108-109
下面的这个"脏段子"见诸不止一篇文章:"两个企业家走在路上,他们看见地上有一堆狗屎.一个企业家对另一个企业家说:‘你把它吃了我给你100万.'那个企业家吃了,他真的照付100万.吃了狗屎的企业家心里不那么舒服,回过头来说:‘你吃狗屎,我也给你100万.'那个企业家吃了,也拿回100万.这时候来了两个经济学家,明白了事情的经过,就说:‘很好,你们创造了200万GDP.'"我是引自于光远老先生的文章,他所以引用这个段子,这段子所以不胫而走,在于其"话臭理不臭".它道破了被经济学家奉为圭臬的GDP中的黑洞,说明了GDP未必是快乐的来源.  相似文献   

12.
你可别小看我弟弟,他虽然才三岁,但聪明伶俐,"诡计多端". 就说上次吧.那天,我在家里和弟弟玩捉迷藏.我躲在写字台下面,弟弟找来找去找不到我.我得意地想:就是你怎么骗我,我也不出来,看你怎么办!没想到弟弟嚷道:"姐姐,我要大便!"我连忙从写字台下"钻"出来,对弟弟喊道:"快,我抱你去!"弟弟却得意洋洋地说:"咦!大便没了!"我听了真是又好气又好笑.  相似文献   

13.
启发讨论--奏响师生平等交往的和谐乐章 [案例] 老师正在教学<草船借箭>.一个学生质疑:"我觉得课文题目上的‘借'字用得不恰当,因为‘借要在征得别人同意的情况下,用别人的物品或金钱,用后再归还.'可是课文中的箭既没有征得曹操的同意,也不说归还.所以不是‘借箭'是‘骗箭'".  相似文献   

14.
一个多月前的一天,孩子放学归来,一进门就兴奋地说"我们班主任今天实行一项‘新政',改站着发言为坐着发言.老师说今后只要他上语文课,他点着谁发言,谁坐着发言就是了."好!好!好!我一连说了几个"好",心想这个"改良",也许在全国都是值得推广的.以后一连几天,我总是问孩子,你们班主任坐着发言的"新政"怎么样了?孩子总说:"我们老师总是一点哪个同学发言,那个同学就情不自禁地站了起来,老师也总是说,请坐下,请坐下发言."后来,我也懒得问了.近日,我又想起那个"坐着发言"的"新政"来,于是问:"怎么样,你们那个坐着发言的‘新政'养成习惯了吗?"孩子说:"还养成习惯了呢,又回到原来那个样子了,同学们已经习惯了站着发言,老师也不再对站着的同学喊'请坐下发言'了."  相似文献   

15.
作家萧乾因在一篇文章中使用"残废"一词称呼残疾人,一位残疾人读了文章后,给萧乾来信说:"你在文章中用‘残废'一词刺痛了我.我是一个失去左臂左腿的人,但我并不是废人.我还开着书店,并且卖着你写的书.我有残疾是事实,可我是否就废了呢?中国成立了残疾人福利基金会,难道你没有看报?没有注意到‘残疾人'三个字?"萧乾意识到自己的文章用词不妥,也被这位残疾人的信深深打动了.于是,他在<人民日报>上写了一篇短文,向这位残疾人公开道歉.  相似文献   

16.
聪明兔回到教室,找出纸和笔,飞 快地在纸上写下"家庭卫生,大人有责" 几个字。他对笨狼说:"你快回去,在前 面那个'人'字上加一横不就变成'大 人有责'了吗?打扫卫生就跟你没关系 了!"  相似文献   

17.
我是你转般就忘的路人甲 "赖小川,你跑什么跑啊!都说你是我徒弟了,你还嘴硬!"趁着上体育课,戴小蕾在学校的塑胶跑道上气喘吁吁地追问我.我看着脸红脖子粗的戴小蕾,气愤地回应道:"我只是你转身就忘的路人甲,凭什么陪你‘蹉跎年华'到天涯?"戴小蕾张开嘴想要说些什么,最终还是什么都没有说,头也不回地走了.  相似文献   

18.
写字课上,我在田字格里为孩子们示范写"找"字:"左边是提手旁,右边和‘我'字的写法相似.注意,第五笔是斜钩……"我一边在田字格中范写,一边讲解要领.写完一看,我纳闷了:明明是一笔一画写出来的,怎么看起来不太像呢?还没等我反应过来.下面的学生看出问题了,来不及举手就唧唧喳喳地说起来:"老师.您那个提手旁写高了!"……  相似文献   

19.
那天,课代表气呼呼地告诉我,涛又没有交作业.我问涛问什么,他理直气壮地说:"我写那么认真,您就写一个‘优'字,那‘阅'字我都看烦了.您给好学生的批语那么多,就因为我们平时不认真,您就不拿我们的作业当回事,所以还不如不交这作业的好!"看着他咄咄逼人的眼神,我有些无地自容.  相似文献   

20.
爸爸一遇到不顺心的事,就会皱眉头.妈妈常对我说:"你爸爸生气的时候,脑门上的那朵'花'就会开放,你千万别惹他,最好躲得远远的."妈妈说的"花",是指爸爸脑门儿上的皱纹,爸爸生气皱眉头,额头上就好像开了一朵"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