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0 毫秒
1.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是高中生物必做的分组实验。在实践中我对教科书中的实验方法进行了如下改进。 1.色素的提取 将5g丁香树叶(或绿叶)去梗剪碎放在研钵中加少许二氧化硅和碳酸钙,然后加入2mL丙酮进行研磨,研磨至接近匀浆时,再加入2mL丙酮,快速研磨至匀浆。这时将研磨液倒入小玻璃漏斗中进行过滤,漏斗里放一块脱脂棉纱布,漏斗基部塞少许脱脂棉,用纱布包着研磨液,用手挤压(最好戴上薄塑手套),滤液很快流出来,用小试管收集滤液,塞上棉塞备用。  相似文献   

2.
在“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要想获得满意的效果,关键在实验操作的第一步“提取绿色叶片中的色素”。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叶绿体色素提取应注意以下几点:(1)叶片。①菠菜叶较好,不仅易于获得,而且色素含量高;②下午的叶片研磨后滤液浓于上午鲜绿的叶片,实验效果较好;③将叶片在室内预先晾半天,取得的滤液更浓,效果更好。分析其原因,可能是鲜绿的叶片体内水分过多,影响了色素在丙酮中的溶解,使色素吸附在滤渣中的缘故。(2)丙酮。在研钵中加入少许 SiO_2·CaCO_3·2mL 丙酮迅速而充分地研磨,研成墨绿色匀浆后,再加入5 mL 丙  相似文献   

3.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是高中学生必做实验。教材中列出了具体的实验步骤。但笔者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发现有以下几点需要改进。a.提取绿色叶片中的色素。教材认为在研钵中,加入少许二氧化硅和碳酸钙白色粉末,再加入2mL丙酮,进行迅速充分的研磨。笔者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发现加入2mL乙醇(分析纯)比加入丙酮要好。一是乙醇比丙酮挥发慢些,二是乙醇的毒性比丙酮的毒性小得多。此时注意研磨一定要充分,色素才到滤液里。过滤提取滤液,注意滤液呈墨绿色。b.制备滤纸条与划滤液线。教材中规定用定性滤纸剪成长10cm、宽1cm的滤纸条且将一端…  相似文献   

4.
1 菠菜叶片用量减少 50 %提取绿色叶片中的色素是本实验成功的前提条件 ,通常用 5g菠菜叶片、5mL丙酮只能得到几滴淡黄绿色的滤液。实验即告失败。多次实验证明 :菠菜叶片 (其它绿色叶片未试验 )用量减少 50 % ,即只用 2 5g ,丙酮用量不变 ,仍用 5mL ,就能得到颜色深绿的透明滤液。2 加入丙酮前开始研磨在研钵中放入剪碎的绿色叶片 ,加入少许二氧化硅和碳酸钙后 ,就开始研磨 ,直至全部叶片研磨成匀浆后才加入丙酮 ,然后用力快速研磨 80转 (约 2 0秒钟 )。如此调整研磨从容 ,无论叶片是否剪碎都能研磨充分。由于加入丙酮后研磨时间…  相似文献   

5.
高中生物实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中要求在研磨绿叶时加入少许碳酸钙.我们以菠菜叶作为绿叶材料对加入碳酸钙的作用进行了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6.
1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是高中生物的重要实验之一。笔者认为,实验中保证色素提取液的浓度和纯度是使实验成功的前提。课本上介绍用研磨过滤的方法提取色素,滤液中往往混有细小的叶渣和石英颗粒,从而堵塞毛细玻璃管;又因学生使用研钵不够熟练,丙酮挥发却较快,故往往所得的滤液浓度小,实验结果不够理想。  相似文献   

7.
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中的实验八“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实验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方法,探索叶绿体中有几种色素。它是高中必做实验中难度较大的一个探究性实验,实验结果往往不令人满意。笔者在教学中对实验材料的选择、药品的用法、如何画滤液细线等都进行了改进,得出一个较简便可行的操作方法。1叶片的选择和处理a.教材建议:选用新鲜菠菜叶。b.不足之处:菠菜叶含水分较多,研磨时碎叶粘滑,充分研磨难度大;另一方面,水分多降低了丙酮的浓度,低浓度丙酮只能溶解少量色素。c.…  相似文献   

8.
在全国统编教材高中生物课本中,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与教材中其他几个实验相比是比较复杂的。多年来,在指导学生对此分组实验的过程中,学生们提出了很多为什么。现对学生询问比较多的问题整理出来与同志们进行交流。 1.研磨叶片时为什么动作要迅速? 答:这有两个原因:一是加入的少许丙酮挥发性强,时间长了就挥发完了;二是研磨时间长了,有部分叶绿素会变为叶绿酸,影响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9.
朱静 《生物学教学》2003,28(9):21-22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是高中生物学必做的实验。该实验利用叶绿体色素的某些物理性质将菠菜绿叶中的叶绿体色素提取出来 ,然后用纸层析法将其一一分离。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存在以下问题影响实验效果 :①菠菜存放时间稍长 ,叶子就会泛黄、影响叶绿体色素的提取效果。②实验中加入Ca CO3和SiO2 的量 ,学生难以掌握 ,使收集得到的滤液混浊。③学生用毛细吸管划出的滤液细线比较粗或细线很淡 ,而且不均匀 ,以致造成层析效果不明显。这些问题的存在 ,激发了学生对此实验进行改进的强烈愿望 ,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们通过自主研究…  相似文献   

10.
魏凯  熊亚君 《科学教育》2007,13(3):57-57
1实验点拨1.1实验中几种化学试剂的作用①无水乙醇、丙酮均可做提取液,溶解叶绿体中的色素(一般不选用丙酮,因为有毒且易挥发。)。②SiO2可破坏细胞结构,使研磨充分。③CaCO3:细胞研磨破碎后,会溢出有机酸,为防止叶绿素中的镁被氢取代,破坏叶绿素,研磨时需要加入少量CaCO3,中和有机酸。2实验成功的关键2.1叶片要新鲜,颜色要深绿,应去除叶柄、大的叶脉。2.2研磨要迅速、充分。叶绿素不稳定,易被活细胞内的叶绿素酶水解。充分研磨使叶绿体完全破裂,提取较多的色素。2.3滤液细线要细、齐、直,防止色素带重叠,而且要求含有较多的色素,所以要…  相似文献   

11.
提取色素(1)将CaCO3、SiO2量定为1g,放入过多往往使滤液混浊。(2)丙酮量改为4ml,因加2ml丙酮研磨时,最终会因干燥而得不到滤液,在研磨过程中不断添加,又往往因为丙酮过量而使滤液稀释,影响效果。(3)将过滤时漏斗基部塞有少许脱脂棉改为:...  相似文献   

12.
滤液提取困难、色素含量低造成分离色带清晰度差,以及色带不整齐是困扰“叶绿体中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取得良好效果的三个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在几年的学生实验中,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改进,取得了理想的实验效果,同时也澄清了一些模糊认识。以下是我们的几点做法: 1、恰当选择叶片并做适当干燥处理是获得高浓度滤液的保障。从色素种类和含量看,各种高等植物基本一样,选取什么样的叶片做研磨材料不影响实验结果。但从研磨角度考虑,选材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实验成败。实验证明,那些叶表蜡质厚或辅导组织发达的叶片难以研磨,  相似文献   

13.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一直是新旧高中生物教材设定的学生分组实验,由于教材设定使用有“臭味”和“有毒”的丙酮作提取叶绿体色素的溶剂,这不仅有损人体健康,且所需药品多,步骤繁琐;加上学生研磨技能差,用药量把握不准,大部分学生不能提取出合格的色素滤液,从而使实验失败。现将笔者在近年使用的“用混合酒精代替丙酮溶解叶绿体色素”这一做法介绍给大家,意在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4.
高中《生物》(1985年版本)新增试验之一《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对学生深入理解教材有很大帮助,但尚有几处值得商榷。1.课本中提到:将5克的绿色叶片剪碎,放在研钵中,加入少许二氧化硅和碳酸钙,再加入2ml 丙酮,迅速进行充分的研磨,然后将研磨液倒入小玻璃漏斗进行过滤……。然而,由于叶片在研磨后存有间隙,丙酮量过少,以致没有研磨液的出现,无法过滤。  相似文献   

15.
学生在做“绿叶中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时,经常失败,本文分析了学生失败的原因,并提出从提取色素、画滤液细线、分离色素三个方面进行改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叶绿体中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的一点改进在做“叶绿体中色素提取和分离”时,要求学生重复划滤液细线2~3次,每次均需干燥,目的是增加滤液细线处色素含量,层析后色素带颜色深,分层效果好。干燥后再层析是本实验成功的关键。由于滤纸条在实验前已经过干燥处理,所...  相似文献   

17.
对"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提出改进建议:使用研磨过滤器及圆形滤纸,用钢笔帽画滤液细线,实验现象明显。  相似文献   

18.
蚕沙 ,即家蚕的粪便 ,可作为提取和分离叶绿素的好原料 ,具体做法如下 :用烧杯盛装约10g蚕沙 (最好是新鲜的 ,因为蚕沙越新鲜 ,含有未被破坏的叶绿素就越多 ) ,加入约 2 0mL的酒精或丙酮等有机溶剂浸泡 ,可稍稍搅拌直到全部溶化 ,再用滤纸滤出绿色的滤液 ,叶绿素的溶解性说明滤液是叶绿素的提取液。用这种提取液做叶绿素的分离实验得到的结果 ,与用新鲜桑叶研磨再过滤的提取液做分离实验的结果没有多大区别 :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以及类胡萝卜素的色带排列位置相同 ;相邻色带间的距离相差无几 ;色素的荧光反应及皂化反应都很明显 ;…  相似文献   

19.
一、实验步骤 1.提取绿叶中的色素,制取叶泥. (1)称取5 g绿叶,除去粗的叶脉,剪碎,放入研钵中. (2)向研钵中放人少许二氧化硅和碳酸钙,再加入5mL无水乙醇,进行快速、充分的研磨以形成叶泥.  相似文献   

20.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第一步就是提取色素。操作中依次加入二氧化硅,碳酸钙和2mL丙酮迅速研磨。添加二氧化硅目的是为了增加研磨面积,使色素充分溶解于丙酮之中。可采用细砂代替二氧化硅,添加碳酸钙是为了保护叶绿体色素不被破坏,因为色素存在于叶绿体基粒片层结构中,叶绿体环境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