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1年日本人小林一博推出<出版大崩坏>,预言日本出版衰退.此书跨海来台,同样引起台湾出版界的关切.数年来,台湾仿佛中了魔咒,也走上出版大崩坏之路,而且越演越烈,到今年上半年,新书销售量比去年减少了五成,退书率节节上升,出版上游苦不堪言.  相似文献   

2.
出版业告别幸福时代——《出版大崩溃》读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日本小林一博的这本书,上海三联版书名为《出版大崩溃》,此前台湾尖端版书名为《日本出版大崩坏!?》。台湾版的书名似乎更贴切一点儿,事实上日本出版远未崩溃,单从《日本出版大崩坏!?》这本严肃而忠言逆耳的专业读物能卖一百万本这一点,也不能下这样的结论。重读此书,我的思绪不再停留在日本,有点浮想联翩。放在一个更大的背景纵深  相似文献   

3.
2001年,台湾总体经济一蹶不振,随之而来的高失业率、负经济增长率,使出版业受到波及,退书率居高不下,获利率大幅下降,有业者以“四季如冬”来形容不景气的环境。去年10月日本小林一博的《出版大崩坏?!》推出后,也令先天体质欠佳的台湾出版界反思:台湾出版界的风暴是否正在形成?应该如何调应?  相似文献   

4.
《出版大崩坏》一书深入探讨了日本泡沫经济后出版产业行之有年的运作模式所暴露的问题。这本书已成为海峡两岸出版人热烈讨论的行业专书,尤其发展模式与日本近似的台湾出版业,在景气的低潮形势下,相继爆发新学友书局、锦绣文化企业、光复书局等知名出版业者受到财务危机的重创,东方出版社和  相似文献   

5.
在日本,不论从规模还是品种来看都以大众出版为主导,著名的讲谈社、角川书店和小学馆都是大众出版社。因此,日本出版业的“大崩坏”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大众出版业的“大崩坏”。在连续负增长的日本出版业中,仅有杂志一枝独秀,仍然维持着壮大的规模,日本几乎所有的大出版社都是以杂志为基础、以杂志为主要创收来源的。过分娱乐化的出版结构,使得大众娱乐出版极度发达。出版娱乐化导致了漫画泛滥,但漫画这种边缘形式很容易被其他娱乐形式取代。  相似文献   

6.
黄荣华 《出版参考》2015,(20):24-26
2004年,台湾业者争论出版进入完全大崩坏;2006年,台湾出版产值为580多亿元台币;2014年,台湾出版产值只剩下280多亿元台币,但这还不是最惨的;2015年1-3月,台湾出版产值比去年同期衰退了30%以上.这些数字令台湾出版业者惊心动魄.从各地的数据来看,大都没有像台湾衰退得如此严重,而台湾出版业者原以为数字出版能够填补失去的业绩,却与世界其他地区相去甚远.根据笔者的调查,台湾数字出版繁体字书的产值,大约在5亿元台币以下,占出版产值不到2%,同欧美动辄40%产值的状况还有很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7.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出版业受经济不景气的影响,一直处于低迷之中,从1997年起更是连续4年负增长,每年约1000家书店停业倒闭,90年代以来约有1万多家中小出版企业从市场上消失。日本出版评论家小林一博惊呼:出版大崩溃的迹像已经呈现!在最近出版的小林一博的《出版大崩坏》中,列举了大量触目惊心的事实。  相似文献   

8.
《日军对华作战纪要》中文版在台问世解路英今年是我国对日抗战胜利50周年纪念,目前在台湾以中文出版了,由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编撰的《日军对华作战纪要》。该书由日本朝云社于1979年出版,原书全名叫《大本营海军部大东亚战争开战经纬》。台湾在19...  相似文献   

9.
1990年,由日本东贩与台湾当地法人共同融资在台湾创建台湾东贩出版社。10年后,台湾东贩出版社又变更为东贩100%独资经营。 台湾东贩出版社创业10年来,以翻译出版日本漫画出版物、传播日本漫画  相似文献   

10.
根据统计,大陆一年出版的书种有16万,台湾则有4万之多,分占华文书籍世界繁简体字两种出版品的主导位置。在两岸交流越趋频繁的今日,台湾出版界的信息动态也可说与大陆的出版事业发展息息相关,在这新旧年交替之际,且让我们来回顾台湾2002年一年来与出版相关的大事。  相似文献   

11.
丁园园 《出版参考》2016,(10):31-34
2016年2月台湾图书馆发布了《“滑世代”后的新书出版样貌——2015年台湾图书出版现况及其趋势分析》,数据显示2015年台湾图书出版10年来首度跌破4万种,创下10年来最低;电子书出版虽增长31%,但在整个图书出版业中的比重非常低,“滑世代”的来临并未让电子书出版成为主流.调查显示,中国台湾地区每人每年平均阅读2本书,远低于韩国10.8本、法国10本、日本8.4本.  相似文献   

12.
王乾任 《出版参考》2011,(36):39-40
规模问题:大出版集团平衡大通路集团? 美国《出版商周刊》的《台湾2011年出版分析》,首先谈到台湾出版产业的规模问题。信谊基金会的主编张杏如表示,近十几年来,台湾出版业的规模虽然增长了50%,但零售通路的规模却增长了1000%。要想有所突破,台湾出版人得进军大陆市场。  相似文献   

13.
日本出版业的金色年华现在说起采已是昨日黄花,其实,屈指数来,也不过四五年时间.20世纪90年代中,是日本出版界发展的巅峰时代,那时,共有7000多家出版社,两万几千家书店,而像东贩、日贩这类负责书籍流通业务的大型中盘公司也有数十家,还有与出版相关的企业,如制稿公司、设计公司、核对公司等不下两千多家,印刷厂、制版厂、运输业、仓库业也跟进迅速发展,然而,在那个竞争和发展那么热闹的年代,谁会想到,形势会发生逆转,日本出版界突然进入了一场被小林一博称为"大崩坏"的风暴中,从1997年起,日本出版业界的营业额就连续四年大幅下降,大量的退书,每年约有一千家的书店停业倒闭,而发行商方面,许多大城市如东京、大阪的老店也都面临资金周转不灵的危机;大发行商日贩的营运出现严重的赤字.  相似文献   

14.
今年年初,日籍华裔作家黄文雄受日本出版社之托,去台访问柏杨,针对其作品《丑陋的中国人》提出了80个问题,请他就此书出版10年来对台湾政治社会的变迁提出更深入的看法。访谈将结集成《酱缸震荡》一书,于近期内在台湾、日本两地以中、日文同步发行。  相似文献   

15.
出版信息     
台湾角川店漫画部与日本同步推出《新世纪福音战士第七集》 台湾角川书店成立漫画部门不久即推出首部漫画《新世纪福音战士第七集》,而且是台湾首次与日本同步出版,创造了台湾和香港漫画史上的新纪录。 《新世纪福音战士》是日本角川店的畅销漫画,在台湾初期是由东贩发行的,其成绩极佳,发行至第6集后,台湾角川店决定收回,由自己来发行,并随  相似文献   

16.
台湾的有声出版业近10年有了很大发展。1976年台湾从事有声出版业者只有138家,而到1994年5月,有声出版业者已达1131家。台湾的有声出版业已成为出版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1993年台湾共出版各类有声出版品2439种,主要包括激光唱片、影碟、录音带和录像带等几大类。各类有声出版品每种平均售价为:激光唱片337元(新台币,下同),影碟1500元,录音带220元,录像带404元。 台湾有声出版品的主要出口国家或地区为:日本、香港、新加坡、澳洲、美国等。其中最大出口地为香港,1993年出口额为12440万元;以下依次为美国3380万元,新加坡2580万元,日本2220万  相似文献   

17.
十、漫画出版据日本清水勋所著《日本漫画事典》介绍,台湾在1905年前后,受《日本泼克》的影响,曾出版过一本《台湾泼克》(洪德麟语)。这大概是台湾最早的漫画出版记录。日据时期,日本漫画对台湾影响极大。台湾中国人出版的漫画书刊可谓凤毛麟角。当时的漫画主要刊登在一些日文报刊上,如《台湾新民报》、《同光》、《新竹州时报》等。许丙丁的《现代封神榜》是少数漫画单行本之一。  相似文献   

18.
《编辑之友》2011,(12):89
受美国亚马逊2007年推出电子书阅读器Kindle刺激,台湾的数字出版2008年至2010年迎来第一个数字出版产业的关键发展期。台湾各界更是看好数字出版的前景,无论是传统出版业、电信业、电子书阅读器制造商、数字出版平台等,均大幅投入有关数字出版相关活动,以期追赶国际化浪潮。但与美国、日本、韩国和中国内地相比,台湾的数字出版产业起步较晚,  相似文献   

19.
据台湾有关媒体报道,受国际纸张价格上扬影响,台湾包括卫生纸等民生用品已陆续涨价,其中包括了对台湾出版事业影响甚大的文化用纸也在涨价行列。台湾出版业者除了关心纸浆成本提高外,更关心的问题是台有关当局裁定“日本进口铜版纸反倾销税”一案是否成立。 由于该案的利害关系,包括台湾杂志、图书出版、印刷协会等单位在内,共同呼吁台湾有关当局审慎对待此案。因为一旦该案成立,势必带动出版品价格的大幅调涨,对台湾文化事业将造成极大的伤害,据悉,台湾当局已将“课(?)日本进口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个信息和出版大国,日本的出版业在二战前后有过辉煌的历史,其市场规模在20世纪90年代达到高峰,而在上世纪末涨幅下降,开始进入十年萧条期。日本出版评论家小林一博在《出版大崩溃》中,列举了大量触目惊心的出版"大崩溃"的事实。直至今日,日本的出版业虽有回暖,但仍然是在艰难中前行。据统计,近5年来,日本出版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