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认为,劳动力商品化是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以往人们都是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探讨这一问题,很少有人把它同生产力发展联系起来考察。劳动力商品化是特定历史时期劳动力同生产资料两大生产要素结合的社会方式,是各经济主体实现其经济利益的具体形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劳动力商品化的深厚基础,反过来劳动力商品化又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有力杠杆  相似文献   

2.
市场经济中劳动力商品化与按劳分配的矛盾引起人们对按劳分配前途的担忧。用“按劳动力价值分配与按劳分配相互转化”来论证市场经济中劳动力商品化与按劳分配的统一性并不能令人信服。市场经济中按劳分配的前途在于:通过市场化按劳分配模式,实现劳动力商品化与按劳分配的统一,在实践中创造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率。但不能把效率作为按劳分配的唯一功能,而应当用效率和公平的双重标准全面评价按劳分配。  相似文献   

3.
市场经济中劳动力商品化与按劳分配的矛盾引起人们对按劳分配前途的担忧。用“按劳动力价值分配与按劳分配相互转化”来论证市场经济中劳动力商品化与按劳分配的统一性并不能令人信服。市场经济中按劳分配的前途在于:通过市场化按劳分配模式,实现劳动力商品化与按劳分配的统一,在实践中创造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率。但不能把效率作为按劳分配的唯一功能,而应当用效率和公平的双重标准全面评价按劳分配。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体系初步建立,还不很完善。产品市场相对成熟,劳动力市场的发育严重滞后,因此,建立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是培育市场体系的重点之一。劳动力市场的形成是以劳动力成为商品为前提的,没有劳动力的商品化也就不可能有劳动力市场。但不管怎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成为商品,教育向社会提供的毕业生,将通过劳动力市场就业已是不争的事实,问题是教育如何进行相应的调整,改变与劳动力商品化不适应的一系列观念、体制与政策,以及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 人们讨论劳动力商品化问题时,常常把毕业生要通过劳…  相似文献   

5.
劳动力商品化与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李顺荣,张文俊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劳动力商品化的问题又被某些学者重新提了出来,并已成为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的一个焦点。劳动力具有两重性: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从自然属性来说,劳动力只不过是在生产使用价值时所表现...  相似文献   

6.
试析劳动交换与劳动力商品化初成君社会主义劳动力市场是市场体系建立和完善重要的一环,其前提条件是以社会主义劳动力是否具有商品属性。劳动力商品化是商品经济长期发展的产物,并不是在资本主义社会才开始产生的,只不过在资本主义社会具备客观发展的充分条件,成为资...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成为商品是历史的必然,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为此作者指出,劳动者应将劳动力看作自己的个人财富,劳动力商品化也是一种有力的激励机制,对劳动者本身能够形成一定的压力与动力。文章同时区别了劳动力与劳动者两个概念的异同,并指出,劳动力商品化不会影响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经济中劳动力性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经济中劳动力性质的问题,即劳动力是不是商品,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关系改革和建设的重大实践问题。本文试图说明社会主义经济中劳动力不是商品,与主张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力必然商品化的同志交流和探讨。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是生产资料的主人而不是一无所有主张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力是商品的同志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劳动力必然商品化的经济条件,即在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劳动者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但劳动者个人不能  相似文献   

9.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条件:一是劳动一无所有;二是劳动具有人身自由,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成为商品不仅必要,而且可能,具有现实必然性。劳动力商品化,劳动真正体验到主人的滋味,有利于开发劳动个人潜能;有利于调动劳动参政议政参与企业管理的积极性;有利于促进劳动全面发展,为在更高层次发挥主人翁作用提供智力支持和能力保证。所以劳动力商品化、不仅不会动摇反而更有利于确立劳动的主人翁地位。  相似文献   

10.
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就是在劳动力商品化条件下,个人收入的分配以劳动力价值为尺度,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通过市场交换获取劳动报酬的分配方式。劳动力价值的构成要素不仅包括生活资料、教育培训消耗等部分,还要包括学习性劳动的消耗。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如市场经济是社会(包括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必经阶段一样,劳动力商品化也是社会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社会主义中国也不例外.它给中国带来一些新问题,最突出的是职工下岗问题.劳动力商品化是社会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当人类社会由自给自足经济阶段发展到商品经济阶段时,  相似文献   

12.
针对学术界关于劳动力商品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劳动力不是商品的观点,论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劳动力商品化的客观必然性,阐明劳动力商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必然产物,是社会主义经济中合理配置、利用和开发劳动力资源的需要,是实现按劳分配的前提。  相似文献   

13.
针对学术界关于劳动力商品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劳动力尔是商品的观点,论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劳动力商品化的客观必然性,阐明劳动力商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必然产物,是社会主义经济中合理配置、利用和开发劳动力资源的需要,是实现按劳分配的前提.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卫兴华教授撰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的劳动力不是商品》一文中关于“社会主义劳动力商品论”的辩析之辩析和关于“社会主义劳动力商品论”意义的否定之否定,进一步论证了社会主义劳动力商品化的客观必然性及其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15.
理论界从劳动者对于全民生产资料所有权关系的不同理解出发,对于全民企业就业劳动力商品化问题作出了片面肯定或否定的结论,对此,本文不能苟同。就业性质如何,是自主生产经营或受雇于人,本质上不过是劳动者对于欲与结合的生产资料有无使用权的体现。劳动力商品化并不直接、必然与劳动者有无生产资料所有权相联系。在我国,随着经济改革深入,在全民企业生产资料使用权归属趋于复杂化的条件下,劳动者就业客观上必然呈现为一种自主生产经营和劳动力买卖并存的多样化格局。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教育理论界一度讨论教育与商品经济的关系问题,焦点集中在教育能否商品化上。《江西教育科研》1992年第3期又刊出张武升等同志的《深化教育改革与教育商品化问题》一文(以下简称《深化》),重新提出社会主义教育要商品化的观点,并认为这是深化教育改革的突破口。笔者认为,对此有再商讨之必要,故写此文与张武升等同志商榷。一、“市场调节”的教育、教育“商品化”与“教育产品的商品化”在本质上不能视为一致,三个概念的内涵不同,不能互相代替《深化》提出:“在计划经济基础上必然是计划性教育,在商品经济基础上必然是市场调节或商品化的教育(在这里,市场调节与商品化在本质上被视为一致的)。”①又提到“教育商品化,关键问题在于建立相应的劳动力供求市场和科技供求市场,形成国家引导劳动力供求市场  相似文献   

17.
论雇佣劳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商品化的条件分析余传贵在理论界,人们在考察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时,总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劳动力供给和生产关系方面,完全忽略了劳动力成为商品的需求条件和生产力原因的分析。下面,本文拟从供给与需求、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  相似文献   

18.
把资本、劳动力商品和剩余价值确立为市场经济的一般范畴 ,关键在于论证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中 ,劳动力是商品。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还存在着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劳动力成为商品并没有改变劳动者在生产中的主人地位 ,也不能否定按劳分配原则 ,但可使按劳分配的表层具有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某些特点。劳动力商品化 ,劳动者的剩余劳动物化为剩余价值 ,一切生产要素也取得了资本的形式  相似文献   

19.
资源的商品化是市场调节资源的条件,劳动力只有成为商品.才能通过市场调节。劳动力市场的客体既不是劳动.也不是劳务.只能是劳动力商品。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是按劳分配的基本实现形式.不应用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和按劳分配的对立来否认劳动力商品。劳动者是主人.但劳动者作为主人具有不完全性、不同等性、整体不可分性和间接性等特点.这就使劳动者能与企业同为劳动力市场的主体.成为劳动力商品的让渡者。  相似文献   

20.
把资本、劳动力商品和剩余价值确立为市场经济的一般范畴,关键在于率证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中,劳动力是商品。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还存在着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劳动力成为商品并没有改变劳动在生产中的主人地位,也不能否定按劳分配原则,但可使按劳分配的表层具有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某些特点。劳动力商品化,劳动的剩余劳动物化剩余价值,一切生产要素也取得了资本的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