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宣扬了马克思主义的伦理道德观,指出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是无产阶级道德的基础。无产阶级道德原则跟资产阶级利己主义、拜金主义道德原则是截然不同的。只有真正将《共产党宣言》中的道德价值追求合理把握,才能详细解读马克思主义理想,明确《共产党宣言》的本质内涵,推进共产党人的道德价值培育。基于此,本文对《共产党宣言》中的道德价值诉求进行探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明确地阐述了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革命理论和革命实践的准则。它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是共产党的第一个党纲,是完整地、系统地、透彻地阐明了科学的共产主义学说,是马克思主义“开宗明义”的经典著作。它为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作出了典范。这样,它就为国际无产阶级的团结奠定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3.
《共产党宣言》是1848年2月第一次出版的,距今已有116周年了。《宣言》所提出的无产阶级在共产党领导下,打倒资产阶级的统治,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思想,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第一次掌握社会发展的规律,宣告一个旧社会必然灭亡,一个新社会必然诞生的科学预见。说马克思和恩格斯用自己的《宣言》制造了一个时代,就是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时代,从阶级社会到无阶级社会的时代。这个时代,就无产阶级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是真理和价值的统一。《共产党宣言》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文献,其真理性在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其价值性在于为谋求人类解放的道德性。所以,《共产党宣言》内含着深厚的道德意蕴:从现实的人和人的现实活动来把握无产阶级的道德立场,是其道德基点;立足资本主义现实,用无情的批判手段来揭露资产阶级伪善的面目,是其道德实践;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追求个人与集体的共同解放,是其道德旨归。在研读《共产党宣言》基本原理的同时,品味其道德意蕴,对于应对当下的现实问题,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共产党宣言》的当代视角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产党宣言》是具有划时代历史意义的第一个无产阶级战斗纲领,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但《共产党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并不是死的教条,而是科学的方法和行动的指南。只有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把《共产党宣言》所阐述的一般原理与我国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才能使《共产党宣言》真正的体现出时代的精神,在今天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党红 《高中生》2011,(9):61-62
可以这么说,对中国近百年社会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无疑是《共产党宣言》。经专家统计,自1920年8月陈望道译本《共产党宣言》在上海出版以来,各种中文译本超过20种。90年来,《共产党宣言》是我国印数最多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文单行本,有“红色中华第一书”之称。《共产党宣言》的各种早期中文版本均是文献价值和文物价值很高的革命文献,其中尤以陈望道的《共产党宣言》首版中译本最为珍贵.具有特殊的时代价值与纪念意义。  相似文献   

7.
《共产党宣言》即是政治纲领,又是一篇逻辑严谨的论文,也是20世纪许多国家政治实验的基因.它的产生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也有特定时代的思想渊源;有作者本人与时俱进的修正,也有十分诡谲的异化历史.不能忽视马克思、恩格斯关子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梳理历史的《共产党宣言》和《共产党宣言》的历史,无疑有助于实现《共产党宣言》教育...  相似文献   

8.
《共产党宣言》由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写于1847年12月到1848年1月,1848年2月在伦敦公开发表。自它发表以来被译为200多种文字传遍全球,改变了整个世界。一、《共产党宣言》的诞生《共产党宣言》是在资本主义大工业时代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建无产阶级政党的实践中产生的,是在马克思、恩格斯进行理论研究和理论斗争取得巨大成就的条件下产生的。  相似文献   

9.
《共产党宣言》由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写于1847年12月到1848年1月,1848年2月在伦敦公开发表。自它发表以来被译为200多种文字传遍全球,改变了整个世界。一、《共产党宣言》的诞生《共产党宣言》是在资本主义大工业时代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建无产阶级政党的实践中产生的,是在马克思、恩格斯进行理论研究和理论斗争取得巨大成就的条件下产生的。  相似文献   

10.
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是屹立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历程上的里程碑,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共产党宣言》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和阶级关系的深刻剖析,论证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胜利”的两个必然性。本认为《宣言》诞生以来的历史发展并没有证明“两个必然性”的失败和过时,它们所改变的只是“两个必然性”的实现方式,本通过《宣言》发表后的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矛盾运动的梳理,更清楚地表明了“两个必然性”的真理性。  相似文献   

11.
《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这一伟大的科学共产主义纲领性文献,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进行战斗的强大思想武器.中国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就是在《宣言》的思想指导下进行的。自一九二○年《宣言》在中国出版以来,已经六十周年了.六十年来,《宣言》的出版史从一个重要的侧面,记录了中国人民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伟大胜利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2.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全面、系统而又完整阐述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伟大纲领性文献。它的问世不仅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诞生,更为无产阶级政党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进行理论武装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指南。系统总结《宣言》所阐发的理论教育思想,弘扬《宣言》所体现的科学精神,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伟大责任。  相似文献   

13.
发表于1848的《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宣言》至今依然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其核心思想依然揭示着当代世界的基本矛盾。新世纪以来世界范围的"马克思热"重证着《宣言》的真理性,特别是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后,有识之士认为《宣言》依然揭示着世界金融经济危机的实质。只要世界上还存在着两大对立的阶级和社会制度,人类还没有获得彻底解放,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使命就没有完成,《宣言》所揭示的基本原理就仍然具有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是世界无产阶级政党的第一个周详而完备的纲领。它第一次揭示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目标、宗旨和任务等一系列无产阶级政党的建党学说,成为指导各国共产党建设的一面旗帜。中国共产党在《共产党宣言》的指导下,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内容的各方面全面创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学说,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是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伟大创举。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理论与《共产党宣言》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本文认为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发到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从揭示资本主义社会辩证发展规律到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辩证发展规律,从无产阶级通过阶级斗争破除旧世界到无产阶级通过发展生产力建设新社会,证明邓小平理论既继承又发展了《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对党的性质作了详尽的论述,这一论述为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无产阶级政党指明了方向。在当代对保持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仍有重要意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时期的《共产党宣言》。它既是《共产党宣言》与当代中国实践完美结合的产物,又是《共产党宣言》在当代的价值彰显。  相似文献   

17.
《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伟大纲领,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带国际性的著作。这部伟大著作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揭示了资产阶级必然灭亡和无产阶级革命必然胜利的历史规律,指出共产党是无产阶级中最坚决、最先进的组织,它要领导无产阶级用强力推翻资产阶级而建立起自己的统治,宣布了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的十大政纲,也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观,提出了社会主义教育的基本原则。它是共产党的第一个“周详的理论和实践的党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28页),也是无产阶级的第一个教育纲领。认真学习《宣言》中的教育思想,对于贯彻党的十二大精神,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自发表以来,《宣言》历经国际工人运动的高潮与低潮,影响日益扩大,成为全球公认的“使用最广的社会政治文献”.《宣言》无论就其传播的范围,还是对国际国 际工人运动及其无产阶级领袖的影响而言,都称得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经典的著作.其所具有的思想的深刻性、语言的感染力以及理论的鉴别力,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可或缺的思想元素.  相似文献   

19.
论《共产党宣言》的当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恩格斯在150多年前合著的《共产党宣言》,不仅是世界无产阶级和劳苦大众争取自由解放的战斗檄文,同时也是取得政权的各国无产阶级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的纲领性文件。它犹如一座跨越世纪的路标,把人类社会引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美好境地。  相似文献   

20.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运用批判性思维方式发现无产阶级胜利道路并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毛泽东继承和运用批判性思维方式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邓小平继承和运用批判性思维方式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需要继续继承和发扬《共产党宣言》中的批判性思维方式,继续批判各种错误思想和行为,进而夺取各项事业的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