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通过对"百姓"一词在历史文献和在目前生活中使用现象的举例陈述,说明"百姓"一词存在的封建性;而在现行社会制度下,"百姓"则是完全没有权利意识的被管理层,揭示了"百姓"一词在现行制度下存在的不合理性;然后从文化词汇差异方面入手引出"公民"一词,最后利用"公民"和"百姓"二词的"等同"关系得出"百姓"一词存在的悖论,从而得出"公民"替代"百姓"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公民们都应从自我做起,尽量少用或不用"百姓"这一称谓,努力唤醒自己的权利意识。  相似文献   

2.
王小刚对他同学说:“我的姓可以倒着写。”他的同学想想对呀,王字倒过来还是王字呀。接着另有四位同学也说,他们的姓也可以倒着写。亲爱的读者朋友,您知道这四位同学姓什么吗?  相似文献   

3.
"百姓日用是道"是王艮整个思想体系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关于其思想内容及其价值,学界论述较多,说法不一。文章认为,对王艮的"百姓日用是道"应该深刻分析、客观把握。事实上,"百姓日用是道"指明了"求道"的方向,但并不是说学道就是学习百姓的日常活动;"百姓日用是道"体现了圣愚平等的思想,但并非百姓为上的主体观;"百姓日用是道"阐述了人性天生良知的完美性,却不否认"知"及"知"的差别。王艮的"百姓日用是道"与传统的"日用"理论不同,是一种理论创新,很有思想价值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4.
"百姓日用是道"是王艮整个思想体系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关于其思想内容及其价值,学界论述较多,说法不一。对王艮的"百姓日用是道"应该深刻分析、客观把握。事实上,"百姓日用是道"指明了"求道"的方向,但并不是说学道就是学习百姓的日常活动;"百姓日用是道"体现了圣愚平等的思想,但并非百姓为上的主体观;"百姓日用是道"阐述了人性天生良知的完美性,却不否认"知"及"知"的差别。王艮的"百姓日用是道"与传统的"日用"理论不同,是一种理论创新,很有思想价值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5.
<正>"百姓"古今谈"百姓"是古今常用的词,但是古、今的"百姓"含义是有区别的。下面就谈谈古、今"百姓"的区别。古今的"百姓",有一个相同的义项:民众,人民,是名词。例如:①《史记·陈涉世家》:"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扶苏因为多次劝诫秦始皇,皇帝派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进程中,有一个独特的现象便是卖身现象.在经济落后的时期,百姓靠卖身以维持生计;然而在经济发展的时期,百姓依然处于水深火热当中,仍需卖自己或亲人才得以生存,即便在贞观之治、康乾盛世等时期,也不乏这种现象的出现.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同时,中下层劳动人民的生活却充斥着困苦,一张张卖身契便是鲜明的例证,百姓为了生计不得以自卖、卖妻及自己的子女.  相似文献   

7.
<正>古诗、对联、元曲中有不少"半"字用得十分巧妙。这些"半"字往往非实指数量,而是借其没有确定范围的特点,营造含蓄优美的艺术氛围。"百姓"原来指王侯在周代之前,只有贵族才有姓,普通老百姓是没有姓的,因此那时的"百姓"是指贵族和王侯,"百"是概数,言其多,所以众多的贵族和王侯合称为"百姓"。《尚书·尧典》中说:"九族既睦,平章百姓。""平章"是"辨别""彰明"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九族既然已经和睦了,接下来就该辨别诸侯百官,  相似文献   

8.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配套成龙,俗称"三百千",经历宋元明清以至中华民国,始终是城乡蒙馆的缺一不可的通用课本,千年不废,影响深远.在"三百千"中,惟独<百家姓>的写作时间和著者不明,本文在宋朝王明清、明朝李诩、清朝王相等人详考的基础上,经过一番考证、推理,指出:在当时,编著一本<百家姓>,对于两浙钱氏来说,其功效不亚于修建一座"保傲塔";<百家姓>的编著者,似是"老儒"钱俨;<百家姓>的编著时间,似是开宝四年(971)至太平兴国二年(977)之间.  相似文献   

9.
一、教育“卖方市场”存在着假象1 百姓期望得到什么样的教育?我国的有计划教育使受教育者获益最大。表现为 :高成本低收费 ,高就业无风险。这就使百姓对受高等教育充满热忱。但是估算教育“卖方市场”者没有看到这种热忱背后的观念和目的。“并轨制”后 ,师范院校门庭若市 ,原因就在于这是最后一块包“销售”的教育 ,说明百姓的“热忱”仍来源于受教育的个人收益率可达到最大化的“计划”观念。而教育产业化后 ,这种收益率将大大降低 ,百姓有心理准备吗?受教育的热忱会不会减退?教育的“卖方市场”是否会受到影响?2 百姓到底有多高的…  相似文献   

10.
姓氏     
姓氏中国的姓氏有很多,其中,李、王、张、刘、陈姓人口总和达3.5亿,而李、王、张三大姓人口分别占汉族人口的7.9%、7.4%、7.1%,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现代的大姓。当然了,中国也存在只有几百人的小姓,在安徽省涡阳县和辽宁省彰武县,存在"山"(音"亚")姓,共2 000人左右,据说姓"山"的人都是岳飞的直系后代,因为遭到秦桧的迫害,才把"岳"这个字改成了这个新姓。据统计,人口数最少的姓是"贶"(kuang),据说贶姓人口在中国不过百人,真是小得不能再小的姓了!  相似文献   

11.
先进性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线.先进性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基础,是共产党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源泉,是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振兴中华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要由全体共产党员来体现.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执政党,执政党的合法性并不在于执政党的地位本身,而在于执政党广泛的、坚固的群众基础。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是血与肉、鱼与水的关系,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什么时候党群关系的状况良好,党的事业就兴旺发达,否则,党的事业就遭受挫折,甚至遭受失败。党群关系关乎中国共产党的兴衰。面对新世纪,党要把党群关系作为党的建设的晴雨表,按照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要求处理好党群关系,保证党的事业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3.
回顾中国共产党在80多年的历史中加强党性教育的历程,加强党性教育必须有正确的政治路线和指导思想为保证;加强党性教育必须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加强党性教育必须充分发动群众,接受批评与监督;加强党性教育必须树立全局观念。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入党必须写入党思想汇报,入党思想汇报是党员发展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大学生入党思想汇报存在一些问题,分析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大学生入党思想汇报的对策,有利于保证大学生党员的质量,对提高党员的纯洁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共产党成为我国的执政党,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执政党党员素质的提升,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要求。新世纪新时期,面对世界复杂局势,特别是和谐社会建设要求我们全体共产党员必须充分认识到提升其素质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其政治理论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知识能力与管理素质。  相似文献   

16.
赫鲁晓夫"全民党"思想的批判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60年代,赫鲁晓夫公开提出改变无产阶级性质的“全民党”思想,宣布用“全民党”代替无产阶级政党。中苏论战期间,中共对这一思想进行了猛烈批判,然而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赫鲁晓夫提出的“全民党”并不全错,而中共过去对“全民党”的批判也不全对。重新审视和评价特定历史条件下的这一思想,对于我们当前的政党建设具有某种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它领导中国人民从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则是历史的选择。在社会主义建设遭受严重挫折之后,中国共产党毅然率领人民迈开了改革开放的步伐。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革命胜利的法宝;毫不动摇地坚守党长期执政理念,坚决捍卫党长期执政地位,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顺利进行以及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人民幸福、民族复兴的保障。党长期执政理念经受了历史的考验,并仍将经受考验。在全党进行坚守党长期执政理念的教育应当成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群众路线是中共党执政兴国的组织路线和政治路线,也是非常重要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没有群众路线,党的各项工作就得不到人民的支持,失去了执政的根基。近些年来,高校十分重视党建工作。它是为高校培养优秀党员的基础,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这样的党建工作才是实至名归的。  相似文献   

20.
发展大学生党员工作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高校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认识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的重要意义.我们要认真做好教育培养工作,夯实学生党员发展的基础,严把发展质量关,努力做好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为党和国家培养更多的社会主义事业的高素质建设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