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诗》是礼乐文化的载体,隐含着潜在的教化功能。儒家以孔子肇始,至汉代《毛诗序》形成了系统的《诗》教理论体系。《孔子诗论》是目前已知的第一部《诗》论专著,"以色喻礼"是其提出的重要《诗》教观点,它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诗》教理论,并且与子思学派的"性"、"情"思想有直接的关系,成为连接孔子"礼乐"教化与汉代《诗》教理论的中间环节。通过系统梳理汉以前儒家对《关雎》题旨的解读,可以反推儒家《诗》教思想的发展和演进。  相似文献   

2.
荀子在先秦诸子中最注重乐教问题,其<乐论>篇对孔子以来的儒家乐教思想进行了系统化总结和深刻的理论概括.他继承了孔子以"礼"约"仁"的思想,立足于"性恶论",强调礼乐对人的性情的规范、塑造和陶冶、净化作用,对于乐教与个体人格修养的关系作了更为突出的强调和更为具体深入的论述.荀子的乐教思想主旨是通过礼乐教化来达到"化性起伪"、"积善成德"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诗教是中国上古时代礼乐制度的产物,最初它包含在乐教之中.自春秋战国之际礼乐崩坏之后,诗教才因其具有<诗三百>文本载体而获得比乐教更为突出的地位.诗教在西周春秋时期本为全社会的文化共识,进入战国以后才变为儒家的专利.诗教在发展过程中不仅从<书>、<礼>、<易>、<春秋>之学中受益,而且从诸子百家之学吸取了丰富的学术营养.先秦两汉儒家诗教观的生成,可以从<诗三百>文本解释和诗教思想理论建设两个层次去探讨.  相似文献   

4.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第二册中的<民之父母>是一篇孔子论学的记录,简文完整流畅,孔子以礼乐之原为核心,向他的弟子描述了名为"五至"的思想,这是孔子"修身正己"理论的一个完整的表述.对<民之父母>篇的解读印证了儒家的"君子"学说.  相似文献   

5.
<礼记>是我国战国至秦汉之际儒家学者解释经书<仪礼>的文章辑录,其广博的内容集中体现了儒家政治、哲学、伦理、教育等思想,是古代儒家文化典籍中的精品.<礼记>的美育思想的表现也是多方面的,深入挖掘<礼记>美育思想遗产,去芜取精,为当代美育实践提供借鉴,推动当前以美育人,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教育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一般认为,<礼记>的美育思想主要表现为:一、以伦理美为系统的美育架构.将人伦关系从日常生活泛化到国家的政治治理中,主张在政治统治中充分发挥伦理道德善化民心、防患于未然的作用.二、以和谐美为核心的美育理念.追求人与社会乃至自然天地的和谐,表达了儒家天人合一、顺应自然,按照天地运行的法则行事的传统理念,体现了儒家仁者爱人、以和谐为美的育人理念.三、以礼乐美为手段的美育途径.通过美的礼乐教化万民,引导人们向善,让人们在艺术的审美过程中认同礼义的合理性,使治理国家变得审美化,达到和谐的"大同".  相似文献   

6.
孔子与儒学     
<正>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立者,孔子的儒学思想可以从如下一些方面简要概括。一、儒学的产生1.礼乐文明先秦时期,是先有了儒这个职业,后才由职业转化为儒家学派。儒是司礼的职业,掌管着礼,是一种重要的职业。周代是礼乐文明,用礼和乐教化人民,以礼治天下。孔子说,殷因于夏礼,周因于殷礼。刘歆《七略》说:"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孔子曰:"不教而诛谓之虐。"《说文解字》讲:"儒,柔也,术  相似文献   

7.
以礼乐教化治国平天下是先秦儒家的核心思想,董仲舒继承这一传统。在汉代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宜于世”的新主张,从“性待教而为善”、“人成之以礼乐”、“乐为应人制之”等方面重申儒家礼乐教化的相关见解,显示出汉代新儒家的理论特色。  相似文献   

8.
史料证明孔子删诗说难以成立,孔子与<诗>的关系是编辑关系而非著作关系.孔子编辑<诗>的标准除了思想内容之外,还有美学标准,并注重知识性.其编辑思想自然脱离不开他一生所极力倡导的"仁",并体现出中华一统的思想.孔子对<诗>的编辑工作主要是"去其重"和"正乐".  相似文献   

9.
<周易>以<说卦传>为理论纲领,<说卦传>的思想理路是使<周易>"经传统一"的逻辑始点.<说卦传>承诺了孔子的"吾道一以贯之".其以"中和贯通"的思想理路和"说卦和中"的理论架构,使<周易>的历史与逻辑、形式与内容、思维方式与概念范畴实现了理论统一性.  相似文献   

10.
儒家的审美教育思想主要表现在礼乐之教、诗教及审美人格的培养等方面。礼乐的审美教育作用主要体现在个人的修养方面,诗教是独立于礼乐教化的另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而人格塑造则是儒家审美教育的焦点所在。  相似文献   

11.
兴复盛世的别样尝试——论孔子诗学研究的礼用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在研究<诗经>时,将诗与礼密切相连.孔子认为,诗是"礼"的展示,而"礼"则是诗的规范.孔子对<诗>的礼用功能极为重视,期望以此恢复传统的礼乐之制.  相似文献   

12.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竹简<孔子诗论>是迄今发现的最早评论<诗经>的专文,意义重大.其中第二十五简评论了<诗经>中<王风·君子阳阳>、<王风·有兔(兔爰)>、<小雅·大田>、<小雅·少(小)明>等四篇作品.孔子评"<[君子]阳阳>少(小)人",认为诗中写小人般的轻狂之态,有助于准确认识该诗本义;评论<兔爰>诗旨为"<有兔(兔爰)>不逢时",是传世和出土文献中论及<兔爰>的最早言论,认为表达了作者生不逢时的思想感情,汉代以后尤其现当代多数诗经研究专家对<兔爰>主旨的认识,都与孔子的观点不谋而合,孔子对<诗经>作品研究的贡献不可低估;论"<大田>之卒章,知言而有礼",抓住了<大田>末章的思想要害,透露出孔子说<诗>的礼学色彩.孔子评论<诗经>作品往往以礼学标准评判优劣,影响了其对文学作品评价的公正性.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古代的诗歌理论中,儒家的"诗教"说占有重要地位.汉代学者综合先秦儒家和当时经师有关诗乐的理论而写成的《毛诗大序》,可以看作是我国较早地系统地总结儒家"诗教"说的一篇带有纲领  相似文献   

14.
在春秋时期百家争鸣的各派中,儒家的"诗教"活动最有理论特色和实践价值。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早期儒家以诗为教的理论与实践,具有自身的鲜明特点:一是积极有为、重视实践的诗教精神。早期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是积极入世、奋发有为,当从事诗教时,他们也是立足于人生,立足于社会,扎根于实践。二是亲师重友、广取博收的诗教思路。早期儒家诗教思想的涵盖面很是广阔,它与其他各家在思想上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与孔子等大师善于学习并善于将学习成果转化为自己的思考有密切关系。三是有教无类、真诚民主的诗教态度。孔子开创儒家的私学,坚持"有教无类"的主张,以真诚坦白的态度和民主平等的作风教育弟子;孟子和荀子沿着孔子的教育态度在不同路线上发展。儒家诗教的理论和实践给后世以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15.
宋代"乡先生"的教学满足了平民阶层接受教育的客观需要,他们以传播儒家伦理道德为己任,维系着儒家典籍的传承.乡先生的<诗经>教学侧重于<毛诗序>等前代经典的传授,是平民阶层<诗>学观念形成的主要推动者.同时他们也是宋代<诗经>学话语重建的积极参与人,由于有了这一群体的加入,使得宋代<诗>学研究风格的转变不再仅仅局限于少量重要学者身上,而是在一个更为广阔的范围内推动了宋代<诗>学风格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诗经>在周代是入乐演唱的乐歌,从<风>、<雅>、<颂>的分类到<诗经>的存在形式都说明了这一点."诗"和"乐"相结合,成为周代礼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儒家用诗传统的影响,以及周代雅乐的消亡,<诗经>的音乐特色逐渐消失,歌词内容的政治道德伦理意义日渐突出,<诗经>成为了一部政治道德的寓言.  相似文献   

17.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孔子诗论>与<荀子>有一脉相承的联系.在对于"情"以及"情"与"乐"关系的认识层面上,关于<诗>与礼的论述中以及关于<诗>的艺术特征上,它们的"<诗>论"都具有一致性.<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孔子诗论>与<荀子>"<诗>论"的相似性、<荀子>与毛鲁韩三家<诗经>传授联系以及<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孔子诗论>与<毛诗序>的相似性,则非常有力地印证并丰富了孔子--七十子--一七十子后学--苟孟--汉儒这一条先秦儒学经籍传授以及思想延续的主线.  相似文献   

18.
孔子的诗论     
本文从四个方面概括了孔子对<诗>这部诗歌总集的评价,分析了孔子对<诗>的思想内涵的领悟和审美尺度的把握以及对诗的伦理教化的作用的强调,并论述了孔子的"兴"、"观"、"群"、"怨"说.  相似文献   

19.
先秦儒家以"人"的伦理教化为目的,初步构建了对中国文学产生深远影响的儒家诗教理论体系,其中的文艺思想和审美观念具有浓郁的和谐伦理意味。儒家和谐伦理是儒家诗教的理论基础,也是儒家文艺思想观念的审美呈现,其伦理内涵由五个方面的和谐关系构成:"畅神"、"比德"以求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温柔敦厚"、"知言养气"以求人与自身的和谐;"克己复礼"、"仁者爱人"以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礼乐教化"、"以礼别异"以求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文质彬彬"、"尽善尽美"以求文与质的和谐。  相似文献   

20.
“四始”是传统诗经学的重要概念,最早也最有代表性的“四始”论见于《史记·孔子世家》.《史记》“四始”论的渊源和根本依据当于周代礼典用诗和先秦儒家《诗》学中求索.从周代重要礼仪用诗所寄寓的政治内涵,到先秦儒家通过论述这些诗篇所阐发的政治思想,再到汉代经学以“四始”总结提升这些诗篇的政治义理,是一个连贯的过程.《史记》“四始”论作为汉代诗经学的纲领性理论,是对周代仪式乐歌政治用意和先秦儒家政教诗学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