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决定课堂教学的效率。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提高教学语言技能,按照语言规律、教学规律和美的规律来运用语言,注意语言的韵律美、形象美、精准美和语态美,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沟通感情、传授知识、提高能力的桥梁,让学生喜欢语文、乐于学习语文。  相似文献   

2.
语文是一门充满美的元素的学科。但很多教师开展教学时所采用的教学语言却无法体现出语文的美,使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大下降。教师不仅要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还要追求教学语言的美。只有运用充满文学美、童趣美、情感美的语言展开教学,才能为学生打造一个美的语文课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3.
<正>语文教学需要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语言文字是一种美的艺术形式,语文教师就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借助文本诵读让学生发现音韵美,依托课堂让学生欣赏美,联系文本让学生创造美。语文课堂,要带领学生在与文本的接触与对话中感受文字语言背后的深层意蕴,进而感受到语言文字的内在美,从而逐步培养自己提炼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创造美的能力。语文与美相伴,课堂也就成为了学生追寻语言美的快乐天地。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  相似文献   

4.
<正>汉语是世界上最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之一,它具有思想美、意境美、节奏美、音韵美等特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  相似文献   

5.
在语文教学中,恰当运用多媒体课件,以其直观形象、动态性等特点,生动而充分地展现课文的思想意境美、艺术形象美、语言结构美,使学生为之动情、愉快、振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广阔的教学空间。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说到底,就是在言语训练中让学生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从而发展学生言语能力的活动。因此,在语文课上,学习、积累、运用语言就必然成为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就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而思想教育、思维训练、审美陶冶,则是派生的任务。语文老师们应该凭借自己一定的文化积淀,去体味、感悟作品,引导学生在充分的思维空间中,多角度、多层面去咀嚼文字,品味语言,从而产生对文本的情感美、文体美和语言美的认同与赞赏。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可以借助语言艺术的形象生动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课堂参与意识和学习情趣,进而优化语文教学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训练。我以为,语文教学语言应遵循“二美六化”的规范。二美:语文教学语言的趣味美妙趣横生;语文教学语言的音乐美——抑扬和谐。六化:语文教学语言的形象化——声萌而形色化;语文教学语言的情感化——言出  相似文献   

8.
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阅读教学中语音语调的和谐,引导学生感受美;品味文章的魅力,引导学生体会美;运用多媒体声情并茂地展示功能,引导学生鉴赏美;让语文课堂学习与课外实践相结合,从中体会美;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渗透对于语言美的教育。  相似文献   

9.
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而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主宰者,学生怎样学,是在教师的严格控制之下。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强调教学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体现学生主动参与,并运用语文学法指导,从而保证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语言兴趣,使学生在语言中积累、思考,发现并创造语言的美,在师生互动中享受学习语文的快乐。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语文写景散文的教学中运用赏析式教学策略,契合了写景散文的特点,通过创设情境、鉴赏散文语言、指导学生诵读、开展学习活动等教学手段,可以使学生在对散文的赏析过程中发现美、感受美、分享美,提升审美能力和语文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中学语文教材选文大多文质兼美,为学生学习语言提供了优秀范例,语文教师有责任让语文课上出语文味儿,有责任向学生传递语言深处的美。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品读语言,加强语言教学,培养学生语感,还原语文教学的本色呢?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功能教学”是指在语文教学中,强化语文基本功能,重视学生言语表达能力的培养,突出语感的训练,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语言环境中学习、积累、运用语言,掌握学法,提高语文素质的一种教学改革实验。一、设计训练序列,确定教育目标按照语文素质的基本要求,借鉴[美]B...  相似文献   

13.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美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而且能促进学生学习语言能力的发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本文论述了运用"美"的课堂教学用语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水平的必要性,并提出了一些塑造美的语文课堂方法。  相似文献   

14.
学习语文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能够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理解语言.就是掌握文中语句所蕴含的意义.体会语言的节奏美、音乐美和情感美;运用语言,就是在理解语言的基础上.把自己的观点、感受和感情,通过文字来抒发、表达。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普遍都认为真正读懂一篇文章,并非是那么容易。  相似文献   

15.
"学习语言"是语文教学的根本。这是因为中小学设置语文课程旨在通过大量的语文实践,让学生准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语言素养。语言运用是语文学习的主要对象。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把对语言文字的感知、理解、记忆和运用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才能实现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16.
教师的语言是联结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纽带,是沟通教师与学生感情的桥梁。恰当地运用教学语言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运用规范纯正的语言,唤起学生语文学习的崇高感;运用准确得体的语言,给予学生语文学习的舒适感;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引发学生语文学习的优美感;运用抑扬顿挫的语言,点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奋感;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新鲜感。  相似文献   

17.
如何凭借课文的例子,选找教学突破口,引导学生学习用语文,我觉得唯有从加强语言学习人手,回归语文教学的本体,还原语文教学的本色,让语文课上出语文味,朴素、自然地向学生传递语言深处的美,才能引导学生漫步于落英缤纷的语言丛林之中,感受博大精深的人文气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8.
正人们看待美、欣赏美、交流美的过程就是审美。在艺术创造中,人们把审美的过程用感受艺术作品、欣赏艺术作品、交流艺术作品的方式表达出来。语文教学中的审美过程,则是感受语言的艺术、欣赏语言的艺术、交流语言的艺术,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会使学生感受到语文的艺术魅力,从而变得更喜欢语文。一、小学语文教学上审美教育实践的流程新课改的精神要求学生自主地学习语文知识,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时,用审美的教育引导学生学习语文,学生可  相似文献   

19.
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教师如果想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优化课堂教学效率,增强语文教学的文学性,陶冶学生情操,就必须要追求教学语言的情感美和音韵美,用美的语言来塑造美的课堂,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20.
一语言的学习和运用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换言之语文教学的任务就在于让学生通过对语言的学习积累,从而运用语言来表情达意,进行思想交流和社会交际。因此语言学习的好坏关系到学生的语文素质,而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思想性的特点又决定了语文素质的高低对提高学生整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