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生命的流     
我生命的流是海洋上的云波永远地照见了海天的蔚蓝无尽我生命的流是小河上的微波永远地映着了两岸的青山碧树我生命的流是琴弦上的音波永远地绕住了松间的秋星明月我生命的流是她心泉上的情波永远地萦住了她胸中的昼夜思潮(选自《流云小诗》)生命的流@宗白华  相似文献   

2.
《命若琴弦》取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传说盲琴师只要弹断多少根琴弦就可以重见光明。由此,史铁生讲述的是弹断了八百根琴弦的师爷、弹断了一千根琴弦的师傅以及将要弹断一千二百根琴弦的徒弟这三代人的故事。传说本身是宿命的,但是它能够作为希亡星一代又一代地传下去,正是人对宿命的抗争。从八百到一千到一千二,这不只是宿命也有“生命的递增”。  相似文献   

3.
你的生命里有过我,我的生命中不曾缺少你,在那一刻,我们没有错过,这是几千年的轮回才能修来的缘分。  相似文献   

4.
朱莉 《成才之路》2013,(27):50-50
当我们处于厄运的时候,当我们败下阵的时候,当我们面临一场巨大灾难的时候,我们都应该将人生寄托于希望。希望会使我们忘记眼下的失败和痛苦,给自己的人生重新插上飞翔的翅膀。给生命注满希望,朝着这个亮点迈起你的步伐,不要注重你的结果和开始,只求过程之美。而史铁生先生的《命若琴弦》不就蕴含了这个道理吗?给生命注满希望,才有了动力,才能铺就成才之路。三弦琴,弦在琴上,拨动的是生命的脉搏。丝丝音符演  相似文献   

5.
一个老瞎子、一个小瞎子,一老、一少,"无所谓从哪儿来、到哪儿去,也无所谓谁是谁……",仿佛一个是起点,一个是终点,又仿佛起点就是终点,终点也就是起点,而中间是漫长的人生……《命若琴弦》仿佛一个生命的注解:老瞎子的师傅在临终前告诉他有一张复明药方,但非要弹断一千根琴弦不可。在这张药方的支撑下,老瞎子弹断了一千根琴弦,也走过了七  相似文献   

6.
一、自然的治疗:地坛———人生的导师《我与地坛》是一篇感悟生命的诗歌。文章以“我”与地坛的“缘分”起笔,表达了“我”与这荒园的某种命运联系。作者说“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这里的“等”“等待”颇值得我们来推敲。我不禁要问:它(地坛)为什么要等待呢?而且还是“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让我残废了双腿”?其目的究竟何在?我们还可以就此不断地发问下去。但问题显然在本段内难以找到颇具说服力的答案。只是到了第5段时,我们才渐渐理出文章的一些眉目来。于是作者的内心…  相似文献   

7.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明月你,什么时候开始才有?我高举着酒杯仰面询问青天。不知天上明月居住的宫阙今,天夜里翻看日历是哪一年?我很想驾着长风飞到天宫去,又恐怕在琼楼玉宇难以久居因,为离地太高经受不住风寒。莫如跟月下的影子翩翩起舞天,宫的生活怎能比得在人间!皎洁明月又转向朱红的楼阁月,光低低地射进了美丽窗扇照,射着失眠的人儿难合双眼。月亮啊你,对人不应有啥恨怨可,是你不知道人的悲欢合散—…  相似文献   

8.
史铁生的小说《命若琴弦》把我们从人生的困境推向幸福的彼岸,就像他本人那样,以温和坚忍的姿态拨动着生命的琴弦,满怀希望的去穿越苦难。希望之路就成了史铁生彻悟后的救赎之路。他借助一个寓言故事用象征的手法展示给我们,在平静的叙述下蕴含深沉的人生感悟,具有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9.
“明月何时照我还”是北宋王安石《泊船瓜洲》里的最后一句,全诗如下: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教师教学用书》是这样解释“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呢?”我认为这样解释非常勉强。因为作者当时身在瓜洲(今江苏镇江对岸),与其家乡江西临川远隔千里,不可能月夜赶到家。再说,作者当时已官至宰相,按常情,他回家时即使不大讲排场,也不至于趁月色不声不响地回家吧!那么,我们该如何来理解这句诗呢我们知道,王安石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更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被列宁誉…  相似文献   

10.
(一)一根琴弦 【俄】卡邱申科 我沉浸在我的小提琴的音乐声中。突然,一根琴弦断了。我觉得弓子握得很正确,压的力气也不大,但一根琴弦还是断了。我担心地想:一星期以后,我们要在幼儿园举行一个协作机关主办的音乐会,我叹了一口气:在工会的会议上又要挨骂了。  相似文献   

11.
《泊船瓜洲》是北宋伟大的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传世名篇。全诗共四句:“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文字浅显易晓,但诗中所深蕴的思想感情可能不易为人理解。比如诗的末一句,“明月何时照我还?”《教参》上这样写:“还,指的是回到紫金山下的家里。这句的意思是,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去呢?也就是说,我什么时候才能回到自己的家  相似文献   

12.
发现生命     
旷颖 《红领巾》2008,(5):44-44
不知是怎样的一种缘分,我特别喜爱绿色。每当看到那令人心醉的绿,我总是被某种荡人心魄的东西震惊。这,便是生命。  相似文献   

13.
在《湖北教育》2010年第3期,本刊组织了生命教育的专题,号召学校特别是班主任对学生开展生命教育,让学生懂得生命的宝贵,尊重生命、珍惜生命,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不受到伤害。但是,在生命教育呼声日渐高涨的同时,也有人提出了这样的疑问:在别人需要帮助的危难关头,是冒着生命危险见义勇为,还是为了自己的安全袖手旁观?那些搭人梯救落水儿童而牺牲自己宝贵生命的大学生,他们的行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赞誉,这是否又与当今大力倡导的生命教育相悖?我们的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时候也遭遇这样的质疑:老师,我看见小偷偷别人的东西,我是上前制止,还是视而不见呢?制止的话,很可能会遭到小偷的报复,说不定连生命都会受到威胁:当没看见,好像又与平时学校对我们的道德教育背道而驰。我该怎么办?此时,教师该如何回答?所以,生命教育并不是一个孤立的话题,它与见义勇为英雄主义等都密切相关,只有厘清了它们之间的关系,才能从另一个角度拓展、延伸这个话题,从而对生命教育有更深刻的理解。这一期,请关注当生命教育遭遇‘悖论'。  相似文献   

14.
真情贴吧     
定江初中06—1班滴各位同学:是缘分让我们相聚在一起,我们一起谱写青春,我们一起追逐梦想,我们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让生命发光!  相似文献   

15.
人生有无意义?既无意义,也有意义。这种悖论式的存在正是人生的实相。史铁生的小说《命若琴弦》深刻地演绎且解析了这个人生悖论,即以主人公"老瞎子"的人生遭遇象征人类的命运,他一生都在有意无意地反抗着生命的荒诞,并在反抗这种生命的荒诞的过程中绽放生命的崇高,并以这种心境达到与生命和解的审美境界,即对人生的觉解,而后继续活下去。  相似文献   

16.
生命的色彩     
不知是怎样的一种缘分,我特别地喜欢绿色。每当看到那令人心醉的绿,我总是被某种激动几心的东西震撼。这,便是生命。  相似文献   

17.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  相似文献   

18.
记忆之城     
新的一天开始了,威利在滴滴答答的雨声中醒来。请问明月巷在哪里?请问,这是向日葵大街吗?没错,这里就是向日葵大街。威利撑着雨伞,带上老太太给他的图纸,在小镇上调查着。我们这里没有明月巷。小镇上调查着。威利找到了地图上标的向日葵大街——一条又小又古旧的小巷。威利走得  相似文献   

19.
黑衣客     
正1.邂逅死后,当我们的灵魂拄着拐杖相遇在地狱一角或者天堂一隅这算是缘分呢还是例行公事?近旁就有茅屋酒家有另一朵灵魂在里面喊叫我们走进去和他招呼三个人共用同一盏酒盅五十年前打草鞋的皇叔操刀的燕人和推车的云长在酒店里密谋三十年后关公走了麦城其他两位该怎么办几分钟前还各不相干这算是缘分呢还是不朽的命运?死后,我们这些互不相识的灵魂  相似文献   

20.
生命的苦旅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顾城凛冽的冬风可以穿越冬季严寒的每一隅,我们生命的苦旅又何尝不可以顶住酷热的夏日? 浩瀚的海浪可以磨平沧海中的每一块礁石,我们生命的苦旅又何尝不可以挽住每个幸福的瞬间呢? 于是,我顿悟了,我的生命苦旅必须用我的热血来激荡,来唱奏,甚至是狂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